首页期刊导航|医学研究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杂志

赵瑞芹

月刊

1673-548X

xyz85637883@126.com,jmr@imicams.ac.cn

010-52328677;52328678;52328679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3号

医学研究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紧跟医学发展趋势,对医学热点予以适时追踪,内容新颖、及时,信息量大,学术水平较高。以从事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医学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国家重点课题的医学进展、医疗新技术和诊疗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和实用性,促进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胶质瘤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邓李轶章宇顺王雷张桐...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胶质瘤患者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危险因素,并构建Nomogram模型.方法 收集2018年9月~2023年4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01例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胶质瘤发生VTE的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模型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检验模型的鉴别效能,Calibration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校准度,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模型的校准曲线,Bootstrap自抽样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价其临床获益性.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重指数、血小板、白细胞、D-二聚体、IDH表型为胶质瘤术后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Nomogram模型预测胶质瘤术后发生VT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8;校准曲线、C指数和外部验证提示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DCA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有效性.结论 本研究基于胶质瘤患者术后发生VTE的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经内、外部验证后,显示诊断效能良好,能够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胶质瘤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列线图

    基于细胞自噬探讨肝豆灵片对Wilson病的干预研究

    钱建华徐国存曾靖喻蒋媛媛...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肝豆灵片对Wilson病(Wilson disease,W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自噬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1年2月~2022年10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WD患者77例,将其分为治疗组(n=42)和对照组(n=35),其中治疗组予以肝豆灵片(gandouling tablets,GDLT)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选取患者健康同胞40例作为健康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Beclin-1、p62、LC3-Ⅱ水平的变化,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其基因表达水平;所有WD患者进行统一肝豆状核变性分级量表(unified Wilson disease rating scale,UWDRS)评分.分析UWDRS评分变化与自噬蛋白Beclin-1、LC3-Ⅱ、p62水平的相关性;分析GDLT对UWDRS评分及自噬蛋白Beclin-1、p62、LC3-Ⅱ的影响.结果 WD患者Beclin-1、LC3-Ⅱ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上升,p62显著下降.UWDRS评分与Beclin-1、LC3-Ⅱ呈正相关,与p62呈负相关.GDLT干预治疗后,UWDRS评分改善显著,Beclin-1、LC3-Ⅱ水平下降显著,p62上升明显(P<0.05).结论 Beclin-1、p62、LC3-Ⅱ与WD病情发展密切相关,对评估WD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GDLT干预治疗可抑制WD自噬的过度激活,逆转WD病情进展.

    Wilson病细胞自噬肝豆灵片UWDRS评分

    富马酸二甲酯对阿霉素诱导的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张小鹏张子龙郭睿青王震...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富马酸二甲酯(dimethyl fumarate,DMF)对阿霉素(doxorubicin,DOX)诱导的小鼠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C57BL/6J雄性小鼠18只,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只.模型组每3天腹腔注射1次DOX(2.5mg/kg),持续2周,总计15mg/kg;对照组给予等比例0.9%氯化钠溶液;治疗组同样DOX处理2周,并在第1周结束后连续7天DMF(25mg/kg)灌胃,每天1次.监测0、3、7、14天小鼠心功能.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心肌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和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和乳酸脱氢酶(lactic acid dehydrogenase,LDH)水平;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心肌结构;检测心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GSSG)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及铁死亡关键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小鼠心功能持续下降,14天时降到最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short-axis shortening rate,LVF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体质量及心脏重量与胫骨长度比均低于对照组,心脏ANP和BNP mRNA表达增高的同时血浆CK-MB和LDH增加,并伴心肌细胞水肿、肌纤维断裂和炎性细胞浸润.但治疗组小鼠心功能障碍有所改善,心肌损伤和结构破坏较轻.此外,模型组小鼠心脏MDA和GSSG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GSH水平和SOD活性则低于对照组,Nrf2、HO-1、GPX4表达均下降.而治疗组小鼠心脏氧化应激较模型组改善,Nrf2、HO-1和GPX4表达也上调.结论 DMF上调Nrf2/HO-1/GPx4抑制铁死亡,减轻DOX诱导的心脏氧化应激,改善心脏损伤.

    富马酸二甲酯阿霉素心肌病氧化应激铁死亡

    黄褐斑患者抑郁、焦虑状态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陈文静万月孙源管宁...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黄褐斑患者抑郁、焦虑状态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黄褐斑患者制定更精准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3年7~10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皮肤科的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收集黄褐斑患者的相关信息,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黄褐斑患者抑郁、焦虑状态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集黄褐斑患者145例,抑郁状态为40例,其中轻度抑郁状态26例,中度抑郁状态11例,重度抑郁状态3例;焦虑状态为25例,其中轻度焦虑状态18例,中度焦虑状态6例,重度焦虑状态1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月收入>3000元是黄褐斑患者抑郁状态的保护因素,生活质量>30分是黄褐斑患者抑郁状态的危险因素;活动期和生活质量>30分是黄褐斑患者焦虑状态的危险因素.结论 黄褐斑患者抑郁状态检出率为27.6%,焦虑状态检出率为17.2%,月收入和生活质量是黄褐斑患者抑郁状态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分期和生活质量是黄褐斑患者焦虑状态的独立影响因素.

    黄褐斑抑郁状态焦虑状态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UBE2C在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吴琼贾永峰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沉默泛素结合酶E2C(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2C,UBE2C)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小干扰RNA(si-RNA)沉默MCF-7细胞中UBE2C基因.利用CCK-8实验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Western blot法分别在mRNA、蛋白水平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激酶抑制蛋白p21以及细胞周期促进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cell cycle pro-tein D1,Cyclin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 4,CDK4)、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cyclin-depend-ent kinase 6,CDK6)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si-NC)组细胞比较,si-UBE2C组细胞UBE2C表达下调.CCK-8实验以及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si-UBE2C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与空白对照组及si-NC组细胞比较,si-UBE2C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激酶抑制蛋白p21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均上调,而细胞周期促进蛋白CyclinD1、CDK4、CDK6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均下调.结论 UBE2C可以通过介导CyclinD1/CDK4/CDK6复合物及p21的表达来调控MCF-7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乳腺癌的进展.

    泛素结合酶E2C乳腺癌CyclinD1增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与心脏左心室改变的关系

    王娟娟舍玲梁灿灿丁永年...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肝纤维化程度与心脏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2年6月~2023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NAFLD患者411例,将NAFLD患者通过FIB-4无创肝纤维化评分系统进行分层,分为进展期纤维化组(n=138)和非进展期纤维化组(n=273),选择同期就诊的腹部超声检查正常的151例患者为对照组,分析NAFLD患者肝纤维化严重程度与心脏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结果 NAFLD患者肝纤维化是心脏舒张功能受限的危险因素(P<0.05),且肝纤维化程度越重,心脏舒张功能受限越重.结论 NAFLD肝纤维化程度与心脏左心室舒张功能受限显著相关,与心脏左心室结构改变可能相关.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无创肝纤维化评分心脏结构与功能

    柯萨奇病毒B组5型TaqMan一步法RT-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刘煜菡张名郭伟许丹菡...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柯萨奇病毒B组5型(coxsackievirus B5,CV-B5)特异的TaqMan 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 CV-B5 的 VP1 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将目的基因插入pMD18TM载体,在DH5α感受态细胞中扩增,大肠杆菌体外转录后获得RNA标准品并建立标准曲线,最后对检测方法的重复性、敏感度和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 该方法在103~1011拷贝/微升的模板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扩增效率E=100.9%,敏感度达1 × 103拷贝/微升,只对CV-B5有特异性扩增曲线,且重复性较好.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TaqMan 一步法RT-qPCR检测方法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性和重复性,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可用于CV-B5的临床样本检测和绝对定量分析.

    柯萨奇病毒B组5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TaqMan探针法

    miR-223调控NLRP3抑制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机制

    晁鹏王勇陈晓洋杨毅宁...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miR-223调控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抑制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选取54只成年Wistar大鼠,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大鼠充血性HF动物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HF组、HF+miR-223过表达组,每组各18只.HF+miR-223过表达组尾静脉注射miR-223mimics,72h转染成功后,应用动物心脏彩超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相关指标,即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 at end-diastole,IVSd)、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 at end-diastolic,LVPW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D)和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fraction,LVEF).计算测定心/体比、肺/体比;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miR-223、NL-RP3、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ollagen-3、Collagen-1、Bax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 HF组心功能较对照组更差,NLRP3、IL-1β、TNF-α、Collagen-1、Collagen-3和Bax表达高于对照组,miR-223、Bcl-2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心肌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加重.HF+miR-223过表达组心功能较HF组好转,NLRP3、IL-1β、TNF-α、Collagen-1、Collagen-3、Bax 表达低于 HF 组,miR-223、Bcl-2 表达高于 HF 组,心肌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miR-223可通过作用于其靶标NLRP3抑制Collagen-1、Collagen-3的表达,在HE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miR-223NLRP3炎症小体心肌纤维化凋亡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蒲莹张志强段鹏陈俊文...
    94-99,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人群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以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28例OSA患者,按照有无合并MAFLD将其分为OSA+MAFLD组(n=94)和OSA组(n=134),按照肝/脾CT值之比将OSA+MAFLD组进一步分为OSA+轻度MAFLD组(n=56)和OSA+中重度MAFLD组(n=38),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血清学检查等相关指标及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OSA组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氧减指数(oxygen reduction index,OD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ongest apnea time,LAT)、鼾声次数、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saturation oxygen,LSpO2)、平均血氧饱和度(mean oxygen saturation,MSpO2)、SpO2<90%的时间(CT90%)、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transferase,GGT)与OSA+MAFL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轻度 MAFLD 组的年龄、高脂血症、BMI、AHI、ODI、LAT、鼾声次数、LSpO2、MSpO2、CT90%、ALT 与 OSA+中重度 MAFLD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AH1、鼾声次数是OSA合并MAF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BMI、AHI、ALT为OSA合并中重度MAF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Y1=-13.183+0.083年龄+0.205BMI+0.039AHI+0.002鼾声次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15,回归模型的敏感度为87.2%,特异性为82.8%;Y2=-44.956+0.146年龄+0.510BMI+0.056AHI+0.022ALT,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24,回归模型的敏感度为78.9%,特异性为91.1%.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对年龄越大、BMI越高、AHI越高、鼾声次数越多的OSA患者更应考虑MAFLD的发生,年龄越大、BMI越高、AHI越高、ALT越高的OSA合并MAFLD患者更严重,本研究构建的联合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早期诊断OSA合并MAFLD提供参考.

    睡眠呼吸暂停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风险因素预测模型

    矾冰纳米乳促巨噬细胞M2型极化及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

    刘清苏靖群曹海琳丁笑...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矾冰纳米乳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单核-吞噬细胞(RAW264.7)分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LPS诱导RAW264.7为M1表型,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噻唑蓝(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矾冰纳米乳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mRNA相对表达量,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M1/M2型极化的表面标志物CD68和CD206阳性表达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6、TNF-α和IL-10含量.结果 采用LPS和矾冰纳米乳对RAW264.7体外培养进行干预时,细胞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低、中、高浓度(8.15、16.30、32.60mg/ml)矾冰纳米乳对RAW264.7无毒性作用;与不加任何处理的空白组比较,LPS刺激生长良好的RAW264.7细胞24h后,模型组中CD68高表达(P<0.001)、CD206低表达(P>0.05),证明M1型巨噬细胞造模成功.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CD68膜表面分子表达量较前降低(P<0.001),CD206较前升高(P<0.001),证明矾冰纳米乳可以增加M2型巨噬细胞膜蛋白的表达量;与模型组(LPS组)比较,矾冰纳米乳可以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模型中TNF-α、1L-6分泌(P<0.01,P<0.05),而促进IL-10分泌(P<0.0001);与模型组(LPS组)比较,RT-qPCR检测结果显示,矾冰纳米乳对TNF-α、IL-6mRNA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P<0.05),而促进IL-10mRNA表达(P<0.01).结论 矾冰纳米乳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性反应有较好的抗炎活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及表达而实现的.

    矾冰纳米乳LPSRAW264.7巨噬细胞极化抗炎作用炎性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