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半月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Journal Journal of Imaging Research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能CT利用虚拟去钙成像技术诊断四肢关节创伤性骨髓水肿的临床应用研究

    戴顺钦何晓清谭文婵梁汉欢...
    64-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双能CT利用虚拟去钙成像技术诊断四肢关节创伤性骨髓水肿的临床应用.方法:择取 2022 年 8 月—2023 年 10 月高州市人民医院四肢关节创伤患者 60 例,均采用双能CT利用虚拟去钙成像技术诊断,以MRI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对照研究.分析阳性及阴性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MRI与双能CT利用虚拟去钙成像在显示骨髓水肿区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阳性及阴性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关节创伤患者采用双能CT利用虚拟去钙成像技术诊断,与MRI图像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相当,且能够直观呈现骨髓水肿情况,清晰显示骨髓水肿区域,诊断价值高.

    创伤性骨髓水肿双能CT利用虚拟去钙成像MRI

    MRI优化组合序列在肩袖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李新华张滨于明川尚存海...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肩袖损伤诊断中MRI优化组合序列的应用效果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来自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的37例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经临床关节镜检查确诊.对入组患者实施MRI优化组合序列检查,统计入组患者肩袖损伤类型,将MRI优化组合序列诊断结果与关节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计算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统计不同类型肩袖损伤的MRI优化组合序列阳性检出率.结果:经关节镜检查,37例患者中肩袖损伤涉及到不同类型,其中以冈上肌腱损伤(54.05%)和肩胛下肌腱损伤(21.62%)为主,还包含冈下肌腱损伤7例(18.92%)和小圆肌腱损伤2例(5.41%).将所得诊断结果与关节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92%、97.30%和100.00%.统计不同序列下的不同类型肩袖损伤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圆肌腱损伤阳性检出率方面,横轴位TlWI和横轴位T2WI-STIR的检出率均达到100.00%,其他序列则未能检出.在肩胛下肌腱损伤阳性检出率方面,采用横轴位TlWI序列和横轴位T2WI-STIR序列的检出结果均为62.50%,高于采用斜矢状T2WI-STIR序列和斜冠状位T2WI-STIR序列的12.50%.冈上肌腱损伤检出效果方面,斜冠状位T2WI-STIR的阳性检出率最高,为95.00%,高于其他序列.冈下肌腱损伤阳性检出率方面,斜冠状位T2WI-STIR与横轴位T2WI-STIR的检出率均达到100.00%,高于其他两种序列.结论:MRI优化组合序列是诊断肩袖损伤的有效方法,具有诊断准确率、特异度以及灵敏度高的特点.

    肩袖损伤诊断MRI优化组合序列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应用于乳腺癌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杨林巧
    70-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应用于乳腺癌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从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纳入乳腺癌组,另取同期收治的6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纳入良性病变组.对所有患者均行DCE-MRI检查,对比两组各项定量参数.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CE-MRI定量参数诊断乳腺癌的效能.此外,分析不同病理特征乳腺癌患者DCE-MRI定量参数的差异.结果:乳腺癌组各项DCE-MRI定量参数均高于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证实,DCE-MRI定量参数联合检测诊断乳腺癌的效能相较于单一参数诊断更佳.不同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各项DCE-MRI定量参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定量参数联合诊断乳腺癌的效能较佳,且能有效反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诊断病情评估

    CT灌注成像及CT血管成像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研究

    张红军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及CT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金川集团职工医院 2022 年 7 月—2023 年 7 月收治的 107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接受CT平扫、CTP检查及CTA检查,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 107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梗死区与对侧各参数比较、缺血半暗带区与对侧各参数比较、缺血半暗带区与梗死区各参数比较.分析典型病例及相关图片.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梗死区脑血流量(CBF)低于对侧,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长于对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区CBF低于对侧,MTT、TTP长于对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半暗带区CBF高于梗死区,MTT、TTP短于梗死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CTP虽均可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诊断,但CTP检查可更为有效、全面地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临床可将该检查方式作为辅助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手段,并根据以上所得内容及结果给予相关干预措施,以此达到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的目的.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诊断价值

    超声Graf法联合Terjesen法在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李媛媛施晓兰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0~6个月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早期筛查中采取超声Graf法联合Terjesen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6月南京江北新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所就诊的疑似DDH的婴幼儿100例.对所有疑似患儿均需采取超声Graf法测量α角、β角与Terjesen法测量股骨头覆盖率(FHC)联合判断,以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依据,分析不同超声技术多参数联合测量在DDH疾病早期筛查中的诊断效能,及Kappa值、约登指数,同时比较非DDH小儿与DDH患儿的超声指标(α角、β角、FHC).结果:临床诊断阳性 20 例,阴性 80 例;Graf法检出阳性 30 例,阴性 70 例;Terjesen法检出阳性 32 例,阴性 68 例;Graf法联合Terjesen法检出阳性 24 例,阴性 76 例;超声Graf法联合Terjesen法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Graf法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高于Terjesen法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H患儿的α角、FHC均低于非DDH小儿,β角高于非DDH小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Graf法与Terjesen法两种方法联合筛查婴幼儿DDH能够获得较高的诊断效能,减少漏诊率,提高DDH早期筛查的检出率,可为后续诊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诊断价值较高.

    髋关节发育不良超声Graf法Terjesen法早期筛查

    CT虚拟平扫技术在肝脏检查中的应用

    王福坤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CT虚拟平扫技术在肝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宁阳县中医院收治的60例肝脏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完成常规CT平扫后,接受肝脏CT虚拟平扫,对比病灶检查结果、CT值和图像信噪比、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评分.结果:CT虚拟平扫与常规平扫病灶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平扫肝脏CT值和图像信噪比均低于虚拟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CT扫描方式的肌肉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虚拟平扫总辐射剂量低于常规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CT扫描方式单期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CT扫描方式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虚拟扫描技术在肝脏检查中展现出独特价值,它能够在保持图像质量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总辐射剂量,可作为肝脏疾病诊断中的有力工具.

    CT虚拟平扫技术肝脏检查应用价值

    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肋骨骨折影像诊断中的意义研究

    汪茂文刘霞
    83-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肋骨骨折影像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随机抽取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2022年11月—2023年11月疑似肋骨骨折患者50例,利用CT在常规剂量和低剂量下扫描各1次,对比两组诊断参数[平均管电流、CT容积剂量指数(CTpol)和有效剂量(ED)、胸锁乳突肌(ROI1)、左心室(ROI2)、右肺中叶血管稀少区(ROI3)]、诊断结果(I度、Ⅱ度、Ⅲ度)、诊断效能(灵敏度和准确率).结果:常规剂量扫描平均管电流(195.84±69.38)mAs、CTpol(13.87±5.16)mGy、ED(8.16±3.24)mSv高于低剂量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扫描客观图像噪声(ROI1、ROI2、ROI3)低于低剂量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Ⅱ度、Ⅲ度肋骨骨折诊断中低剂量扫描准确率为 100.00%,在Ⅰ度肋骨骨折诊断中低剂量扫描准确率低于常规剂量扫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常规剂量扫描诊断肋骨骨折准确率和灵敏度高于低剂量扫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特异度一致.结论:在对肋骨骨折患者诊断中使用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能满足临床需求.

    肋骨骨折多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常规扫描诊断参数诊断结果

    MRI动态增强成像TIC曲线流入型比率及ADC值在良恶性卵巢肿瘤中的差异性研究

    赵奎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成像中时间-强度曲线(TIC)的流入型比率以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在良恶性卵巢肿瘤中的差异性.方法:选取屏山县中医医院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卵巢肿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各22例、1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磁共振DWI-ADC值和DCE-TIC曲线检查,分析良恶性肿瘤的MRI特征.结果:恶性组的实质部分ADC值(b=1000 s/mm2)低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囊性部分的ADC值(b=1000 s/mm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IC曲线上,良性组流入型比率高于恶性组,流出型比率低于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和恶性组的强化模式、肿瘤组成、边界清晰度及形态等MRI特征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恶性卵巢肿瘤患者采用MRI动态增强成像的TIC曲线和ADC值有差异,两种方法同时运用到诊断中,具有较高的鉴别价值.

    MRI动态增强成像TIC曲线DWI-ADC值良恶性卵巢肿瘤差异性

    磁共振多参数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

    王金华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前列腺癌诊断中磁共振多参数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济南市章丘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前列腺病变患者50例,依据疾病类型分为前列腺癌组(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30例).以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磁共振双参数成像(MRI+DWI)与多参数成像(MRI+DWI+DCE)的诊断效能,比较两组病灶磁共振动态增强参数、曲线.结果:50例患者中,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恶性20例,感兴趣区(ROI)34个,其中低分化癌灶18个,中分化癌灶13个,高分化癌灶3个;良性30例,ROI 96个,其中以腺体增生为主的结节灶47个,以基质增生为主的结节灶49个.MRI+DWI+DCE检查前列腺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MRI+D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患者的病灶磁共振增强参数中达峰时间(Tmax)短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最快强化率(Ramx)、流出分数(Washout)均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最大强化程度(SImax)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患者的病灶磁共振增强曲线呈速升缓降型、速升平台型比例均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呈缓升平台型、持续缓升型比例均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癌诊断中磁共振多参数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的价值较高,其可获取SI-T曲线及半定量参数,提供血液灌注信息,从而对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组织特征进行进一步了解.

    前列腺癌磁共振多参数成像动态增强扫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诊断效能

    磁共振3D-ASL技术联合DWI在脑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

    张庆国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脑缺血性疾病诊断中采取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3D-ASL)技术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瓮安县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ICI)患者,采取磁共振3D-ASL技术联合DWI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40例AICI患者DWI特征为异常高信号.经3D-ASL脑血流(CBF)图像显示,梗死区血流灌注异常情况为,低血流灌注者 35例、高血流灌注者3例、无明显异常者2例,同时梗死高血流灌注者可见梗死区域大量缺血半暗带和合并对侧半球灌注减弱者 2 例;梗死区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低于对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区的CBF值低于梗死对侧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区的CBF值低于IP区对侧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区的CBF值低于IP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缺血性疾病采取磁共振3D-ASL技术联合DWI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从不同方面表达脑缺血性疾病的特征.

    磁共振3D-ASLDWI脑缺血性疾病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