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半月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Journal Journal of Imaging Research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R动态增强成像和DWI对宫颈癌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卢绍路谢艺才黄月媚黄霞...
    130-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MR)动态增强成像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对宫颈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20年7月—2023年6月收治的50例疑似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MR动态增强成像联合DWI检查对宫颈癌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对比MR动态增强成像联合DWI检查良恶性患者的表观弥散系数(ADC)、速率常数(Kep)、转运系数(Ktrans).结果:MR动态增强成像联合DWI检查宫颈癌准确率为 96.00%(48/50)、灵敏度为 97.87%(46/47)、特异度为66.67%(2/3),Kappa值=0.645,一致性较强.MR动态增强成像联合DWI检查恶性患者的ADC低于良性,Kep、Ktrans高于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动态增强成像联合DWI对宫颈癌诊断的效能较高,可为宫颈癌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MR动态增强成像DWI宫颈癌诊断临床价值

    CT联合MRI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在肝脏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梁承友王姗姗姚德炯钟欣航...
    134-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CT联合MRI定位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长宁县人民医院经皮肝穿刺活检的43例患者,均行CT和MRI定位引导下的经皮肝占位穿刺活检.穿刺活检后经病理确诊,对比不同方法经皮肝穿刺在肝脏肿瘤中的诊断效能.结果:经病理学证实肝细胞肝癌19例(44.2%),胆管细胞癌9例(20.9%),转移癌6例(13.9%),肝血管瘤4例(9.3%),肝脓肿2例(4.6%),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3例(4.1%).CT引导下穿刺诊断肝脏肿瘤恶性29例、良性14例、误诊4例、漏诊9例;MRI引导下穿刺诊断肝脏肿瘤恶性31例、良性12例、误诊5例、漏诊8例,联合诊断恶性34例、良性9例、误诊2例、漏诊2例.二者联合诊断肝脏肿瘤良恶性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高于CT或MRI引导下单一穿刺,漏诊率、误诊率低于CT或MRI引导下单一穿刺,但在特异度和误诊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病理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一致性尚可(Kappa值=0.719).结论:采取CT联合MRI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术对诊断肝脏占位病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CT引导磁共振肝脏占位经皮穿刺

    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及高分辨率CT诊断效果分析

    何建平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及高分辨率CT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江油市第五人民医院接收的82例尘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高分辨率CT检查,依据痰结核菌培养、结核菌素及病理结果,评估高分辨率CT的诊断效能,分析不同分期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高分辨率CT影像学特征.结果:高分辨率CT诊断尘肺合并肺结核的灵敏度为95.31%,特异度为94.44%,准确率为95.12%,Kappa值=0.863,一致性极好.高分辨率CT诊断不同分期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斑叶状、条索状、胸腔积液、支气管扩张、干酪性肺炎、空洞单发、空洞多发、无壁及粟芽状结节、心包积液等影像学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辨率CT诊断Ⅲ期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大片状54.55%、厚壁50.0%、薄壁11.36%、胸膜增厚56.82%、纵隔淋巴结肿大86.36%、钙化54.55%检出率高于Ⅰ~Ⅱ期,薄壁检出率11.36%低于Ⅰ~Ⅱ期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率CT对尘肺合并肺结核的诊断效能较高,且可依据影像学特征进行尘肺分期的鉴别诊断,作为指导临床诊治的依据,研究价值较高.

    尘肺肺结核高分辨率CT影像学特征诊断效能

    乳腺超声及乳腺X线在诊断乳腺癌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翟艳伟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乳腺超声及乳腺X线摄影在诊断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4月淄博市淄川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98例乳腺结节患者,均行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检查,以细针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对其诊断效能.结果:经病理诊断,98例患者中,阳性27例、阴性71例.经乳腺超声诊断阳性25例,乳腺X线摄影诊断阳性23例,联合诊断阳性27例;乳腺超声准确率均高于乳腺X线摄影(P<0.05),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乳腺X线摄影(P<0.05),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准确率高于乳腺超声(P<0.05);乳腺超声对边缘模糊、淋巴结显示、分叶征、钙化诊断检出率均较乳腺X线摄影高(P<0.05).结论:在乳腺癌诊断中,与乳腺X线摄影相比,乳腺超声可提升乳腺癌影像学征象检出率,两者联合后可提升对该病诊断效能.

    乳腺癌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

    冠脉CTA检查技术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杨卫王素娟杨立伟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冠脉CT血管成像(CTA)技术用于临床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11月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接诊的70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均接受冠脉CTA检查,以冠脉造影(CAG)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冠脉CTA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进一步结合血管病变位置、血管狭窄程度计算冠脉CTA检查的符合率.结果:7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通过CAG检查,64例确诊冠心病,占比91.43%.经计算,冠脉CTA检查的灵敏度为98.44%、特异度为100.00%,准确率为98.57%.冠脉CTA检查对血管的病变位置、血管狭窄程度的符合率与冠脉造影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诊断冠心病可首选冠脉CTA,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同时可鉴别血管病变位置,初步判断血管狭窄程度,值得借鉴.

    冠脉CTA检查冠心病冠脉造影

    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价值研究

    潘秋丽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S)对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 月—2024 年 1 月淄博市淄川区医院接诊的 160 例不孕症患者(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 140 例育龄期健康女性(健康组).两组均在月经结束后不同时间进行TVS检查,对比两组子宫内膜类型、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容积的情况以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值流速(PSV)与阻力指数(RI)].结果:观察组患者月经结束后 1、2、3 周的子宫内膜类型A型检出率低于健康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健康组,子宫内膜容积<2mL检出率高于健康组,血流动力学指标RI高于健康组,PSV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VS检查能有效评估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情况以及子宫动脉的血流情况,且具有准确性高、无创的优势.

    不孕症子宫内膜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彩色多普勒超声

    CT动态增强扫描在肺部孤立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辛全亮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CT动态增强扫描在肺部孤立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11月日照港口医院收治的70例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患者均进行CT检查,包括CT常规扫描及CT动态增强扫描,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在肺部孤立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病理结果证实,70例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中,47例(67.14%)为恶性,23例(32.86%)为良性.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肺部孤立性结节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极好,Kappa值=0.935;C T常规扫描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尚可,Kappa值=0.670.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肺部孤立性结节的灵敏度97.87%、准确率97.14%、阴性预测值95.65%均高于CT常规扫描的80.85%、84.29%、7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肺部孤立性结节不同时间点的动态增强CT值均高于良性肺部孤立性结节(P<0.05).结论:CT动态增强扫描在肺部孤立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可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肺部孤立性结节CT动态增强扫描鉴别诊断

    3.0T MRI联合成像技术在臂丛神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吴晓华陈灵芝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3.0T MRI联合成像技术在臂丛神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8月于庆阳市人民医院行臂丛神经损伤治疗的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MRI及超声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以及3.0T MRI联合成像技术检查臂丛神经损伤的影像学特征.结果:手术结果显示48例患者中臂丛神经节前损伤20例,节后损伤36例.MRI诊断节前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准确率高于超声诊断,MRI诊断节后神经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高于超声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超声检查结果相比较,3.0T MRI联合成像技术在臂丛神经检查中更具有优势,能够提高神经损伤的诊断效能以及神经损伤的具体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臂丛神经损伤MRI超声

    多层螺旋CT在食管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马丽孙维利
    15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在食管癌术前分期诊断中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方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4年2月泰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64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术前T分期与N分期的准确率,采用Kappa检验对比多层螺旋CT和手术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结果:金标准诊断食管癌患者T分期结果显示,≤T2期61例,T3期73例,T4期30例,N0期87例,N1期62例,N2期15例.经多层螺旋CT诊断,≤T2期50例,T3期59例,T4期27例,总准确率为 89.02%,和金标准相比一致性良好,Kappa值=0.867(P<0.05),表示一致性良好;经多层螺旋CT诊断,N0 期 78 例,N1期57例,N2期14例,总准确率为90.85%,和金标准相比一致性良好,Kappa值=0.873(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方式,术前分期的准确率较高,可以提供参考数据于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工作中,值得在临床诊断方案中推广和实施.

    多层螺旋CT食管癌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

    磁共振技术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郁晶晶高莹
    15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技术检查的价值.方法:选择 2022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第一医院收治的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均实施磁共振技术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磁共振技术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率;并探讨磁共振技术检查的影像特征及其对不同类型肝癌(肝细胞癌、混合细胞癌、转移性肝癌、胆管细胞癌)的检出情况.结果:磁共振技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率分别为 91.43%、92.00%、91.67%,Kappa值=0.830,与金标准一致性极好;60例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经病理诊断确诊35例,患者经肿瘤病灶T1WI扫描检查之后表现为低、中、高3种不同类型,分别为11例、12 例、12 例.从影像学表现上分析,肿瘤周围通常有一个或多个结节,T1WI信号低,T2WI信号高;磁共振技术对不同类型肝癌检出率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技术有助于提升诊断准确率,应用价值高,值得借鉴.

    磁共振技术原发性肝癌诊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