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半月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Journal Journal of Imaging Research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患者CB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诊断埋伏牙的作用

    王悦
    157-159,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诊断口腔正畸患者埋伏牙的价值.方法:收集贵州省人民医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口腔正畸埋伏牙患者90例,同期抽取到本院健康体检者90例,均实施CRCT三维重建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经手术结果证实,90例确诊患者中共存在138颗埋伏牙,138颗埋伏牙中上颌前牙区分布最多,占比49.28%,下颌前牙区次之,占比15.22%,多生牙集中分布于上颌,占比14.49%,CBCT对埋伏牙分布的准确检出率为89.13%,其诊断埋伏牙分布位置的准确率较高;CRCT诊断埋伏牙的灵敏度为97.78%、特异度为94.44%、准确率为96.11%.结论:在口腔正畸埋伏牙患者中应用CBCT三维重建技术,可提高埋伏牙检出率,还分析其具体分布范围与位置,方便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口腔正畸埋伏牙CBCT三维重建技术常规口腔全景片准确率

    高频超声检查对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病变的诊断价值

    吴开明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病变应用高频超声(HFUS)检查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贵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可疑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病变患者98例,全部患者均行HFUS检查,并以手术结果及临床医生判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HFSU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98例可疑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病变患者,经手术结果及临床医生判断确诊阳性95例,阴性3例;经HFUS检查阳性94例,阴性4例,准确率为96.94%(95/98),特异度为66.67%(2/3),灵敏度为97.89%(93/95),具有中度一致性(Kappa值=0.555).与手术结果比较,HFSU检查中肩袖撕裂、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肌腱增厚、肩关节囊炎、钙化性肌腱炎、肌腱撕裂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US检查对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病变进行诊断,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可为该疾病患者的病情评估提供有效的依据.

    高频超声肩关节病变周围软组织病变

    超声心动图检测在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曹生莲汤浩国
    16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诊断中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实施价值及准确率.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4年1月张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肺动脉高压患者22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均实施超声心动图检测,评估两组右心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PCA)低于对照组,右心室收缩末期面积(RVESA)、右心输出量(RCO)、肺动脉收缩压(PASP)、右心室舒张期横径(RVDD)、右心室舒张末期面积(RVED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ei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与重度组各肺动脉高压RVESA、RVEDA、RVEDA、RCO、PASP、RVDD指标与轻度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各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指标与中度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实施价值高,对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评估有积极意义,可以帮助临床了解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对后续治疗的指导价值高,可加以推广.

    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超声心动图心肌做功指数

    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的价值及对诊断效能的影响

    姚爱玲
    16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甲状腺结节(TN)性病变诊断中应用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的价值及对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南京市红十字医院收治的80例TN性病变患者(102个病灶),均实施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检测,并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联合检测与病理检查诊断结果,以及TN性病变患者超声特征和各组诊断效能.结果:按照病理检查结果,80例TN性病变患者(102个病灶)中,恶性结节有22个,良性结节有80个,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检测和病理检查结果较为相似.恶性结节组回声欠均匀率、边缘成角率、形态欠规则率、后方回声衰减率、纵横比>1的比例和边界欠清晰率高于良性结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检测的特异度(96.25%)、灵敏度(95.45%)、准确率(96.08%)高于单一高频超声(85.00%、72.73%、81.37%)与彩色多普勒检测(83.75%、68.18%、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检测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检测诊断TN性病变较单一检测的准确率更高,能够帮助医师判断结节是否发生良恶性病变,有助于提高诊断效能.

    甲状腺结节性病变高频超声诊断效能彩色多普勒

    冠脉CTA在肥厚型心肌病并发心绞痛患者中的诊断作用

    张起双
    169-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成像(CTA)在肥厚型心肌病并发心绞痛患者中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4月呼伦贝尔仁爱康复医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100例,均实施冠脉CTA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分析冠脉CTA诊断效能、管腔狭窄情况以及斑块检出情况.结果:100例心绞痛患者通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肥厚型心肌病并发心绞痛患者47例,冠脉CTA检查准确检出45例,冠脉CTA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并发心绞痛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5.74%(45/47)、98.11%(52/53)、97.00%(97/100),Kappa值=0.940,一致性极好;在管腔狭窄检出情况方面,冠状动脉造影检出正常53例,轻度狭窄17例,中度狭窄15例,重度狭窄15.冠脉CTA准确诊断各狭窄程度的准确率95.74%(45/47),准确率较高;冠脉CTA检查准确检出非钙化斑块19例、混合斑块9例及钙化斑块17例.结论:冠脉CTA在肥厚型心肌病并发心绞痛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管腔狭窄情况及不同斑块检出准确率较高,但通过对冠状动脉的准确评估,可以更好地掌握患者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为治疗策略制定提供数据参考,提高患者的预后.

    冠脉CTA肥厚型心肌病心绞痛

    髓外造血的MRI诊断分析

    谭下锐王波
    172-176,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及分析髓外造血的MRI影像表现,提高对其MRI表现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选取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4年4月行MRI检查并经临床证实具有相应原发病的12例髓外造血患者,对其MRI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经临床随访证实为髓外造血.结果:髓外造血组织瘤样增生肿块在胸椎旁8例、骶前4例、胸壁1例、椎管内1例;肝脏、脾脏、胰腺、心肌异常改变为10例肝脏增大,12例肝脏信号减低,1例肝脏内见到局限性病灶,8例脾脏增大并信号减低,1例脾脏内见到局限性病灶,4例胰腺信号减低,2例心肌信号减低;骨质改变为9例脊柱信号减低,其中1例合并脊柱附件骨质膨大,5例肋骨信号减低,其中4例合并肋骨骨质膨大,4例胸廓其余诸骨骨质信号减低,5例骨盆、股骨上段信号减低,其中2例合并骨盆骨质膨大,1例颅骨板障增宽并骨质信号减低.结论:髓外造血在MRI上有一定特征性的影像表现,结合临床病史及相应的MRI表现,可对髓外造血做出正确的诊断.

    髓外造血影像诊断磁共振成像

    MRI与CT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及MRI评估半月板损伤的作用分析

    张慧娟
    17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MRI与CT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及MRI评估半月板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二医院收治的124例疑似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进行MRI及CT检查,以随访及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RI与CT两种影像学检查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价值.结果:MRI检查在骨折移位、骨缺损程度、骨折粉碎、骨折部位的显示度均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的准确率为92.74%,灵敏度为95.50%,特异度为69.23%,Kappa值=0.626;CT检查的准确率为88.71%,灵敏度为93.64%,特异度为50.00%,Kappa值=0.436.MRI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高于CT,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果显示110例确诊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半月板损伤,MRI检查对合并半月板Ⅰ度损伤的准确率为86.49%,Ⅱ度损伤的准确率为95.56%,Ⅲ度损伤的准确率为92.86%,Kappa值=0.819,与手术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MRI与CT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准确率均较高,对合并半月板损伤的患者进行MRI检查,能够在术前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资料,有助于后续诊疗计划的制定.

    MRICT胫骨平台骨折半月板损伤

    超声诊断肝脏多灶性结节性脂肪浸润1例报道

    满冬雪孙彦崔立刚
    180-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报道1例肝脏多灶性结节状脂肪浸润的影像学表现并复习文献,以提高临床对肝脏多灶性结节状脂肪浸润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23年4月临床确诊的1例肝脏多灶性结节状脂肪浸润患者的CT、增强MR、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资料,复习国内外关于肝脏多灶性结节状脂肪浸润的文献研究,初步总结肝脏多灶性结节状脂肪浸润的影像特征及诊断要点.结果:肝脏多灶性结节状脂肪浸润CT显示肝内多发稍低密度病变,性质待定;增强MR结果显示肝多发病变,性质待定;CDFI提示肝内病变于动脉期、延迟期同肝实质同步等增强,与周围肝组织保持一致,结合病理结果可明确诊断.结论:肝脏多灶性结节状脂肪浸润是临床少见疾病,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存在一定的特征,但仅依赖上述检查存在误诊概率.超声造影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超声结合病理学检查结果,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肝脏多灶性结节性脂肪浸润超声诊断病例报道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探讨

    杜学晴李煜汤浩国徐海森...
    182-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10月在张掖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抛球原则分为实验组37例与传统组36例.实验组给予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加浅静脉泡沫硬化治疗,传统组给予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治疗观察30 d,记录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的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30 d期间出现的皮肤灼伤、皮下瘀血、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创面红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41%,低于传统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30 d后的总有效率为97.30%,高于传统组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缓解患者的疼痛,也可提高对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

    微波消融泡沫硬化大隐静脉剥脱下肢静脉曲张并发症疼痛

    MRI与CT在介入治疗肝癌后癌肿残留及复发的早期诊断应用

    葛永亮
    185-187,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肝癌介入治疗后行MRI与CT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78例介入治疗后肝癌患者,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给予所有患者MRI和CT检查,对比其癌肿残留及复发的早期诊断率.结果:手术病理结果显示,78例介入术后肝癌患者共检出多发病灶73个,单发病灶69个,检出142个残留及复发病灶.MR对癌肿残留及复发的病灶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病理结果显示,142个残留及复发病灶共有包膜病灶44个,无包膜病灶98个.MRI对肿瘤包膜的诊断正确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癌介入治疗后的癌肿残留及复发的早期诊断中,行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及肿瘤包膜检出率相对高于CT检查,在癌肿残留及复发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MRICT介入治疗肝癌后癌肿残留及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