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半月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Journal Journal of Imaging Research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颈部血管超声及CT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病变的临床价值

    李梅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颈动脉狭窄患者应用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检查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临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DUS、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DUS、CTA检查的图像质量评分、对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的检查情况、诊断效能及颈动脉斑块显示情况.结果:CDUS、CTA检查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US、CTA检查患者颈动脉不同狭窄程度的准确率分别为84.00%、96.00%(P<0.05);CTA检查对患者颈动脉狭窄检查的诊断效能各指标高于CDUS检查(P<0.05).100例患者经DSA检查,共有65例患者颈动脉狭窄≥70%,35例患者颈动脉狭窄<70%;CDUS、CTA对患者颈动脉狭窄检查诊断的一致性分别为0.648、0.912;CTA检查对患者颈动脉狭窄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DUS检查(P<0.05);CDUS、CTA对患者颈动脉斑块显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狭窄病变患者经CDUS、CTA在图像质量、斑块显示方面效果相当,而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CTA的应用价值更高,因此,临床可应用CTA检查的结果及其影像学特征进行评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病情,以提高诊断颈动脉狭窄病变的准确率.

    颈动脉狭窄血管造影超声诊断效能

    CTA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

    王珊珊
    135-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在黄骅神农居医院就诊的50例疑似脑梗死的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CT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CTA检查的诊断结果,计算诊断效果.结果:DSA检查显示确诊脑梗死47例,CTA检查共检出真阳性45例,诊断灵敏度为95.74%,特异度为66.67%,准确率为94.00%,阳性预测值为97.83%,阴性预测值为50.00%;CTA检查的脑血管狭窄位置总符合率以及脑血管狭窄直径均与DSA检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检查的脑血管狭窄程度总符合率(93.75%)低于DSA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检查具有较高的脑梗死诊断效能,可对脑血管狭窄位置、程度、直径进行准确判断.

    脑梗死CT诊断

    全面腹部超声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韩凤英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全面腹部超声检查与选择性腹部超声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疑似急腹症的90例患者,均行全面超声检查与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以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依据.比较全面超声检查与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90例疑似患者中,临床最终诊断阳性80例,阴性10例;选择性腹部超声检出阳性74例,阴性16例;全面腹部超声检出阳性78例,阴性12例.全面腹部超声诊断急腹症的灵敏度及准确率均高于选择性腹部超声(P<0.05);全面腹部超声不同急腹症分型总检出率高于选择性腹部超声(P<0.05);全面性腹部超声诊断时间较选择性腹部超声更短,超声检查时间更长,延迟诊断率更低(P<0.05).结论: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可提升诊断灵敏度及准确率,降低延迟诊断率,值得推广应用.

    全面腹部超声急腹症效果诊断效能

    三维超声对不同孕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参数分析

    张雪睿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三维超声对不同孕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诊断参数的差异.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0月在新疆军区总医院进行全程孕检的 100 名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使用三维超声进行检查,记录孕早期、孕晚期和产后 42d三维盆底超声的检查结果.分析对比不同孕期产妇的三维超声情况,并对比出现盆底功能障碍和未出现盆底障碍产妇的参数差异.结果:不同孕期孕妇在静息状态、收缩状态以及Valsalva动作下裂孔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孕期孕妇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和膀胱颈移动度及盆底三维超声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 42d时,孕妇各项超声参数指标均高于孕早期及孕晚期(P<0.05);出现PFD产妇在年龄、便秘史、产前尿失禁、疾病家族史比例均高于未出现PFD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随着产妇孕期时间的增长,产妇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等参数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存在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因此利用三维超声进行诊断是十分可靠且价值较高的,值得推广.

    三维超声孕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价值

    肝脏特异性对比剂磁共振增强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朱健唐亮
    144-146,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肝脏特异性对比剂磁共振(MRI)增强检查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2023 年 9 月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 80 例疑似肝脏疾病患者,均实施肝脏特异性对比剂MRI增强检查,以综合评估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以综合评估结果为金标准,MRI增强扫描诊断准确率、灵敏度高于MRI平扫(P<0.05);MRI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硬化、肝血管瘤、脂肪肝、肝脓肿、FNH、肝腺瘤等不同疾病类型检出准确率高于MRI平扫(P<0.05);Child-Pugh分级后A级、B级、C级对不同类型疾病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者与阴性者平扫期病灶相对增强值(HSIN)、HBP期病灶相对增强值(HSIB)、肝实质信号增强比(PSIR)、病灶信号增强比(HSIR)、病灶实质增强比(HPSIR)信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疑似肝脏疾病诊断中应用肝脏特异性对比剂MRI增强检查可帮助提高病灶检出率,明确病灶类型及分期情况,为临床医生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磁共振增强扫描肝脏特异性对比剂肝脏疾病Child-Pugh分级

    多囊肾的临床及影像表现分析

    张树云马纯梅念聪田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多囊肾的临床及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3年1月在红河州泸西县人民医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多囊肾的18例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影像特点.结果:18例多囊肾中,双侧多囊肾3例(16.67%),双侧多囊肾并肝多发囊肿15例(83.33%),双侧多囊肾并结石、钙化7例(38.89%),2例(11.11%)肾功能较差.结论:多囊肾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肾脏疾病,其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多囊肾临床表现影像特征

    3.0T MRI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贺鑫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臂丛神经损伤中运用3.0T MRI检查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2年7月北京一脉阳光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收治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22例进行研究,术前均行臂丛神经常规序列和3D-SPACE-STIR增强扫描序列,并且对3D-SPACE-STIR原始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和多平面重建(MPR),然后以临床手术结果为依据,分析3.0T MRI的诊断价值.结果:在22例患者中,混合型损伤4例,占18.18%,8例节后损伤,占36.36%,10例节前损伤,占45.45%;3例为完全损伤,占13.64%;根据手术结果,患者有25根神经损伤,其中3根为混合型、9根为节后、13根为节前;3D-SPACE-STIR的CNR高于常规序列扫描(P<0.05);同时,两种不同序列扫描的背景抑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断中,通过运用3.0T MRI检查,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尤其是3D-SPACE-STIR序列,能够将椎管内外臂丛神经结构充分显示出来,从而对臂丛神经损伤诊断提供可靠且直观的影像学依据.

    臂丛神经损伤磁共振3D-STIR序列

    分析经腹部二维超声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息肉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周靖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子宫内膜息肉早期诊断中经腹部二维超声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使用价值.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2023年10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疑似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均接受经腹部二维超声(2D-TAS)、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检查,检查结果和宫腔镜检查(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效果.结果:与金标准相比,TVCDS检查的准确率高于2D-TAS,误诊率低于2D-TAS(P<0.05);同时两组对比,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声像图特点对比,CDFI分级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早期诊断中2D-TAS、TVCDS均可取得一定效果,但相对而言,TVCDS的诊断准确率更高,诊断效能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子宫内膜息肉经腹部二维超声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效能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对乳腺结节的筛查价值

    胡秋菊李旭曾钦静
    157-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结节患者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弹性成像检查方式的筛查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7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就诊的乳腺结节患者38例(44个结节)纳入研究,患者均接受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弹性成像进行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联合检查方式对乳腺结节的筛查情况.结果:病理结果显示,恶性12例,良性32例;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误诊2例,漏诊3例;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弹性成像联合检测误诊1例,无漏诊.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弹性成像联合检测灵敏度100.00%、特异度96.88%、准确率97.73%均高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单一诊断的75.00%、93.75%、88.6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相比,存在较为明显的钙化、边界不清特征(P<0.05).良性乳腺结节弹性图像区域主要为绿色,中间夹杂着蓝色;恶性乳腺结节弹性图像区域大部分为蓝色.恶性结节Adler血流分级主要为Ⅱ、Ⅲ级,良性结节Adler血流分级主要为0、Ⅰ级(P<0.05).结论:乳腺结节患者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弹性成像检查能初步筛查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恶性结节具有明显的钙化、边界不清晰、Adler血流分级高、弹性评价分数高等特点.

    乳腺结节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结节筛查

    胃肠充盈超声造影定性诊断十二指肠疾病的价值及漏误诊原因分析

    程荣昆朱慧钱英刘昆花...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胃肠充盈超声造影在十二指肠疾病定性诊断中的效能及其漏误诊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陆良县中医医院1992年12月—2023年1月收治的220例病理确诊的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胃肠超声造影及胃镜检查.分析不同检测方式诊断十二指肠疾病的符合率.结果:220例患者中,超声检查诊断出211例,漏诊9例,误诊1例.十二指肠溃疡的超声诊断与胃镜检查的符合率为95.15%,主要漏诊原因为小型或浅表溃疡.十二指肠炎症的符合率为94.12%,漏诊多因病变小,黏膜改变不显著.十二指肠梗阻诊断的符合率为100.00%.对于十二指肠恶性肿瘤,超声与胃镜的符合率为83.33%,1例误诊由良恶性特征相似和造影剂分布不均引起.整体而言,超声在诊断各类十二指肠疾病方面与胃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肠充盈超声造影是一种高效且安全的十二指肠疾病诊断工具.

    胃镜检查胃肠充盈超声造影十二指肠漏诊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