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与哲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与哲学
医学与哲学

杜治政;胡大一

半月刊

1002-0772

yizhe@yizhe.org

0411-86110142

116044

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

医学与哲学/Journal Medicine & Philosoph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以医学整体研究、医学热点讨论、医学未来预测、医学进展纵评、医学方法剖析、医学决策探新等为选题目标。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提供方法、促进发展。本刊以医学界各方面专家、卫生行政领导、医学院校的教师、研究生、大学生为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诊断技术增强与癌症恐慌考量

    张锦英张洪江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癌症危及生命,人们寄希望于"三早"战略能带来福音.随着诊断技术增强,癌症发病率急剧飙升,但人群中癌症死亡率却没有明显降低,而由此引发的癌症恐慌趋势日益加剧.当今对癌症二级预防战略仍存在很多争议,尤其是引发的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更是备受关注."三早"问题的关键并非是其本身问题,而是在于如何解释和应用"三早"原则.肿瘤可以早发现,但绝不能早恐慌;癌症应该早治疗,但权衡利弊很重要.人们应该以自然的心态应对恐慌,以整合的理念解决现代肿瘤问题.

    二级预防抗癌方针技术增强癌症恐慌

    浅谈我国癌症筛查的利弊

    张超杰喻洁
    5-1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筛查作为有效控制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已引起国际上众多政府机构和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根据我国及全球癌症筛查的现状与进展,分析癌症早期筛查的积极意义、癌症筛查的弊端,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癌症筛查制度.我国应通过建立政府机构、教育机构和卫生系统共同参与的筛查模式,改进并寻求价廉效实的筛查技术,选择合理的因地制宜的筛查方式,推进全民健康教育,提高群众防癌意识,加强癌症的一级预防,从而实现到2030年我国总体癌症的生存率提高15%的目标.

    癌症筛查过度诊断一级预防

    癌症早期筛查与过度诊断

    刘昊牛明玥杨晨曦
    11-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癌症早期筛查工作中,由于肿瘤侵袭性、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不同,导致了过度诊断的发生.对目前常见癌种的早期筛查中过度诊断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总结.结合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对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分子生物学及细胞学特征对过度诊断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其中可能存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并分析组学研究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在早期筛查中可能起到的作用,从而提出避免癌症过度诊断的发生的方法,提高早期筛查的有效率.

    早期筛查过度诊断死亡率

    早期肿瘤筛查与例行体检评价

    周文丽杨标龙王湛臧远胜...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例行体检不同于早期肿瘤筛查.早期肿瘤筛查也称机会筛查,是需要针对不同肿瘤的流行病学与发病特点,进行人群的选择.主要从已发表的文献,目前肿瘤筛查的现状、指南及专家相关建议出发,对早期肿瘤筛查及例行体检的特点做了简单剖析,同时对两者的优缺点等方面做了讨论.在此基础上,突出揭示了如何正确做好肿瘤早期筛查的必要性.结合实际自身情况及现有相关政策的情况下,合理选择筛查方式,将筛查成本效益最大化.

    早期肿瘤筛查例行体检成本效益

    儿童性早熟长期GnRHa治疗问题的哲学思辨

    李全红郭品田靖张红红...
    18-2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儿童长期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性早熟改善终身高及身高获益的报道不一,但长期使用GnRHa,对处于身体发育快速的儿童是否将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这是需要辨证看待及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对于儿童性早熟,预防重于治疗,需要早期诊断、早期干预,重视人体自然力在疾病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性早熟的治疗方案需兼顾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原则.第三方面,长期治疗的过程中应考虑到药物不良反应的耐受性、患儿身高的满意度、依从性、生活质量、性发育与同龄人发育需求以及家庭经济情况等因素,运用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等方法保护儿童身体健康.

    儿童性早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哲学思辨

    《红楼梦》的三则疾病故事与"无为而治"

    吴超邓蕊
    21-2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楼梦》有许多医疗场景的描写,面对不同的疾病所运用的措施、手段更是数不胜数.道家"无为"思想涉及面广、含义深远,其在医疗防治运用的过程中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从《红楼梦》三个疾病现象出发,通过贾府的饥饿疗法、狼虎药殇、疾病预防三个医疗现象分析道家思想"无为"在疾病施治与死亡成因方面的哲学内涵.建议疾病防治借鉴无为之"不妄为"及"有中生无"、"不强为"及"润物无声"、"不白为"及"无处而为"的思想达到身体的健康自愈.

    道家思想无为饥饿疗法红楼梦疾病预防

    出生缺陷儿的伦理诀策探讨

    郤冠楠黄璐琪田桑汪吉梅...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出生缺陷儿的救治决策不仅是新生儿科医生和患儿家长面临的难题,也是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除了医学科学上的可行性外,出生缺陷儿的救治决策是否合乎伦理也十分重要.阐述了出生缺陷儿的处置困境的现实来源和相关伦理学理论,回顾了国内外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外经验启示和具体案例,探讨出生缺陷儿的处置决策的主体、原则和方案.同时,针对建立更加全面的社会机制、法律法规提出建议,以供未来的临床实践参考.

    出生缺陷临床决策医学伦理

    临终患者自主权的两难困境与出路

    陈树鹏范彩云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尊重临终患者的自主权既是对患者知情同意的尊重,也是对生命价值的尊重.临终患者自主权的实现途径中存在诸多两难问题.研究临终患者自主权的两难困境问题,有助于权衡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并且从中找到与之相应的解决方案.破解临终患者自主权两难困境的出路在于充分尊重临终患者的自主权,构建互信的医患关系和共同决策机制.并探索预设医疗指示制度和伦理审查制度在我国医疗环境下实施的可行性.

    临终患者自主权不伤害有利生命论死亡观预设医疗指示

    生命末期患者及家属对"善终"看法的Meta整合

    徐丹丹曾纪丽吴艳梅李朝阳...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采用Meta整合方法,对生命终末期患者及家属善终认知的质性研究结果进行整合,形成四个整合结果:不恐惧,从心理上接受死亡,做好死亡的准备;没有痛苦和不适,不延长死亡过程,以自己期望的方式离开;不是他人的负担,能感受到来自亲人和专业人员的支持;维持做人的尊严,找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灵性需求得到满足.揭示了生命末期患者及家属的潜在需求,要求医务人员需要根据生命末期患者、家属的不同需求,评估不同的个体对善终的偏好,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最终达到善终的目的.

    生命末期善终质性研究

    ICU生命末期患者死亡质量量表的双化及信效度评价

    曾纪丽罗丹程晓琳徐丹丹...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翻译并修订重症监护病房生命末期患者死亡质量量表(QODD-3.2A),形成中文版QODD-3.2A,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先采用Brislin翻译模式对QODD-3.2A进行翻译、回译、专家咨询、预调查后形成中文版QODD-3.2A,之后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湖北省两所综合医院182例死亡患者的死亡质量进行调查并评价其信效度.通过分析,中文版QODD-3.2A量表有6个维度,共24个条目,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7.47%,总量表的Cronbach'sα值为0.891,折半系数为0.801,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4.中文版QODD-3.2A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国内ICU生命末期患者死亡质量的评估工具.

    死亡质量重症监护病房效度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