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与哲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与哲学
医学与哲学

杜治政;胡大一

半月刊

1002-0772

yizhe@yizhe.org

0411-86110142

116044

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

医学与哲学/Journal Medicine & Philosoph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以医学整体研究、医学热点讨论、医学未来预测、医学进展纵评、医学方法剖析、医学决策探新等为选题目标。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提供方法、促进发展。本刊以医学界各方面专家、卫生行政领导、医学院校的教师、研究生、大学生为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程序伦理在破解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伦理难题中的价值

    曹永福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伦理程序是做出伦理决策与辩护、进行伦理审查与评价等道德决断的行为过程;程序伦理是具有一定时空顺序地做出伦理决断的行为过程伦理,保证人们遵循"应该做什么"和"应该如何做"等道德规范的伦理,有利于道德规范和实质伦理的实现.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遭遇或引发了积极防控是否应该和值得,防控措施限制人们的权利是否适度,卫生资源到底应该如何公正分配等大量的伦理难题.破解这些难题,程序伦理要求通过伦理行为决策、辩护、评价以及伦理审查等程序,并在程序中遵循公开与透明决断信息,沟通与协商决断措施以及评议与审查伦理决断的伦理要求.

    程序伦理程序程序伦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伦理难题程序伦理策略

    疫病态势下国家健康权力行使的伦理规制

    李振良
    7-1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健康权力是由国家行使的专为对社会民众或其他主体的健康权利进行权衡、协调和确认之力.它包括健康定义权、健康立法权、健康资源配置调节权等权能.国家通过权力认可健康概念、制定健康法律法规、协调健康人力和物力资源.在疫病态势下,国家健康权力在疫病防控、人员物资调配、疾病检测、疾病治疗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在健康权力行使过程中,既受医学伦理原则的制约,又赋予"生命神圣"、自主、行善、不伤害、公正原则以新的涵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健康权力伦理原则

    灾疫境遇中医务人员道德韧性的厘定与建构研究

    黄强常运立王璐颖
    11-1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灾疫境遇下,个体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同时,还时刻身处道德逆境,面临着道德上的拷问,极易产生道德创伤.道德韧性作为抵御道德创伤的关键,体现在我国军医面对一次又一次的灾疫救援中,具有坚毅信念与积极情感的"组合"、攻坚克难与抵御诱惑的"互补"和无悔抉择与令出行随的"协同"三大特点.以历次重大灾疫救援事件和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救援行动为契机,提出提高道德认知、设置韧性培塑情境和组成命运共同体来培塑医务工作者个体的道德韧性.

    灾疫境遇医务工作者道德韧性

    彰显道德韧性:应对疫情中的道德创伤

    常运立王璐颖黄强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德韧性是成功应对道德逆境的高尚道德操守.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华民族的道德韧性得以彰显,有效地遏制了道德创伤的发生;但社会个体道德韧性的缺失,也使得部分道德创伤不容忽视,如果任其恣意蔓延必将消解和冲击人们抗击疫情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抵御疫情中的道德创伤,必须在坚定文化自信中传承道德韧性,在应对道德逆境中塑造道德韧性,在探寻生命意义中升华道德韧性,在领导和权威人士履职尽责中激发道德韧性.

    道德韧性道德创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生命哲学视角下姑息治疗的追问与反思

    周泽文陶丽华唐霄
    21-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姑息治疗是疾病谱变动下医学观念和治疗目的的重要转变,它的出现标志着单纯追求延迟生命长度的医疗时代的结束,生命质量也同样得到重视.然而,姑息治疗的理念在我国出现以来备受争议.首先阐明了姑息治疗的概念和内涵,并从生命的双重性和死亡的尊严角度对其概念和内涵进行审视和阐明.在此基础上,从生命哲学中的生命神圣论和生命质量论的观点进一步剖析姑息治疗医患关系矛盾的产生根源,以期为解决姑息治疗下医患双方的矛盾提供参考.

    生命哲学姑息治疗医患关系生死观

    中医气论的本质是关系本体论

    薛公佑程旺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界在对中医气论的阐释中常将气作为核心,把"气"当作具有第一性的"实体实在".这种观点非常容易产生原子论和实体主义倾向,与中医学的临床实践相违背.现代科学的进展和中医学实践证明,原子论和实体主义的思想实际上并不符合客观世界的真实情况.若是从系统科学中"关系实在"的视角来看,作为"关系实在"的气化才应该是气论的核心,气论的本质应该是关系本体论.确定中医学理论在现代语境之中的定位,有助于深入发掘我国优秀的传统思想,并可促进中医现代化,由此来推动中医学的复兴.

    气论关系实在关系本体论系统论中医现代化

    血管介入治疗与自然力再平衡:从扶持到掣肘

    贾秀月王明虹陈厚良赵学...
    27-2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然力是组织维持稳态的自愈能力,完善的内皮及平滑肌功能构成血管自然力基础.损伤力为打破组织稳态的破坏力.自然力弱于损伤力时,负平衡形成,疾病发生发展,需外援医疗干预扶持恢复自然力平衡.经数代技术革新,介入治疗后的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但异物引起慢性炎症及再狭窄问题凸显,介入治疗与血管自然力陷入再狭窄-再介入的"对抗平衡",如何避免这种"掣肘"状态成为血管介入治疗后续的核心问题.生物可吸收支架及可回收支架为适度干预介入理念的新生产物,有望在干预成功后恢复血管自然状态,真正意义上实现自然力再平衡.

    血管自然力血管介入治疗可回收支架可吸收支架

    老年慢性病治疗与自疗的辩证思考

    白玉静李智超邓蕊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年慢性病的治疗应该抓住老年慢性病的疾病特点,有的放矢可避免误诊失治.从认识论上来说,医疗工作者应秉持"老年无小病"的观点,对老年人健康的小问题要高度重视,切不可心存侥幸;从本质上来说,老年慢性病的反应模型是"耐受力变差",身体平衡易被破坏,小病慢病突变为大病急病.在"阴阳俱虚"的基础上,老年慢性病人的状态可有强(阳)与弱(阴)两种,并且"强"是"相对的强","弱"是"绝对的弱";在治疗上,应遵循和贯彻"维护身体平衡"的原则,唤醒身体自然力,以达治疗之目的.

    老年慢性病维护平衡中医

    困境与希望: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医学叙事

    郑琛张习禄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的中国医务人员及患者在这场抗疫之战中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医学叙事,其中的文本意义既具有深刻的社会属性,亦具有极强的个人属性.采用参与式观察法,收集、记录自然条件下不同的患者在疫情期间前来医院就诊的疾病故事,共计29个案例,并根据患者就诊中的不同心态将这些案例分为恐慌、无奈和乐观三类,最后尝试以医者的视角,通过三个医务人员的平行病历对疫情之下这三类不同的患者心态进行解读,借此重新审视特殊时代背景之下医者的责任和医学的意义,旨在为后疫情时期的医患关系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基础和思考空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患命运共同体医学叙事医患关系

    西方经典瘟疫小说中的疾病隐喻与伦理抉择——以《瘟疫年纪事》《鼠疫》《失明症漫记》为解读对象

    安玮娜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方经典瘟疫小说展示了特定历史阶段人类的社会生活状况及面对瘟疫时的精神生活影像,以三部小说为解读对象,剖析人们赋予"瘟疫"的特殊隐喻意义——神灵的责罚、社会心理与人际关系的绝望断裂、军事政治的迫害等,"瘟疫"已不限于疾病本身,而是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另外,瘟疫小说的核心内容是展现人类在重大灾难面前的伦理冲突与选择,通过阅读,可以对"利他与利己""管制与自由""等级与平等""全能救助与全民救助"等伦理抉择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

    瘟疫小说疾病隐喻伦理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