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与哲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与哲学
医学与哲学

杜治政;胡大一

半月刊

1002-0772

yizhe@yizhe.org

0411-86110142

116044

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

医学与哲学/Journal Medicine & Philosoph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以医学整体研究、医学热点讨论、医学未来预测、医学进展纵评、医学方法剖析、医学决策探新等为选题目标。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提供方法、促进发展。本刊以医学界各方面专家、卫生行政领导、医学院校的教师、研究生、大学生为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弱道德人工智能可行吗——从精神医学用途到道德增强

    尹洁
    1-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弱道德人工智能试图通过采取信息增强的方式达到道德增强的目的.试图探索一种苏格拉底助手式的弱道德人工智能的可行性.从精神医学中使用的聊天机器人具体例子引入,在预设这种精神医学应用前景的基础上追问一般性的道德信息增强是否可行.进一步探究弱意义上的道德增强绕过动机这一做法的合理性,借助于梳理哲学中历来关于道德动机的论争,并经由动机伦理和康德式义务论视角来论证,指出弱道德人工智能设想中隐含的悖论,在结论部分尝试性地给出解决这一悖论的可能方案.

    聊天机器人弱道德人工智能动机伦理信息增强道德增强

    论人工智能的生命伦理悖论及其应对方略

    陈爱华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从人工智能的学科范畴特质及其本质着手,探索人工智能的生命伦理悖论何以产生.从生命伦理学及其生命伦理原则以及与之相关的机器人学定律,探讨人工智能生命伦理悖论的三重样态,包括“不能伤害人类”的生命伦理悖论、“知情同意”的生命伦理悖论和“公平”的生命伦理悖论.在此基础上,从人工智能的顶层设计、底线思维和“用好最大增量”三重维度,探讨应对人工智能生命伦理悖论的方略,以推进人工智能及其与之相关的网络、信息科学、大数据等当代新科技的健康发展.

    人工智能生命伦理学生命伦理悖论

    人工智能医学伦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张荣徐飞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智能医学在辅助诊断、精准医疗和疾病风险评估与预测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引发了数据安全、隐私泄露、主体争论等伦理风险和社会问题.分析智能医学的潜在伦理问题以及伦理冲突案例,探讨科技实践下的智能医学伦理规范,提出了智能医学技术发展和设计中的应遵循的以人为本原则、人机和谐原则、公开透明原则、强化伦理责任原则以及有效监管原则,更好地促进智能医学领域的健康快速发展.

    人工智能科技革命道德价值伦理原则马克思主义

    癌末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探索——基于住院与居家宁养的对照研究

    林家祺何卓心范冠华
    20-2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横断对照的研究方法,在广东省医院和宁养院发放纸质和电子问卷进行调查.对比住院与居家宁养癌末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住院癌末患者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高于居家宁养癌末患者主要照顾者(P<0.01).与患者关系、家庭经济状况显著影响住院癌末患者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家庭经济状况、有否照顾经验及每日照顾时数显著影响居家宁养癌末患者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P<0.05).居家宁养癌末患者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亟待提高,居家临终关怀服务模式应加大对主要照顾者的关注.

    晚期癌症临终关怀家庭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医学生宁养服务志愿者

    生前预嘱和病情告知对癌症患者心理的影响

    孙泽远代雨岑万方芳王洋洋...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患者和患者家属的角度出发,借助标准化量表和自制的患者和家属调查问卷从肿瘤科住院患者群体中获取一手数据,反映癌症患者焦虑、抑郁和心理痛苦度及家属的真实感受和内心需求.研究人员通过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求证生前预嘱和病情告知对中国癌症患者心理的积极影响,并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影响患者心理痛苦的因素,发现完整的病情告知有助于改善患者抑郁的情况.文章认为需要进一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的病情告知方式和生前预嘱方案,最终达到改善癌症患者治疗预后和生命质量的目的.

    癌症患者伦理因素病情告知生前预嘱心理痛苦

    中医药临床研究的伦理审查:政策演进与发展对策

    叶冠成王嘉铖袁媛袁和静...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伦理审查是当前医学临床研究必不可少的环节与流程,当前中医临床研究规模不断扩大,作用更加显著,涉及范围亦逐步拓宽,为此中医药临床实践研究亟需探索带有中医药特色的伦理审查模式与路径方法.通过梳理中医药临床研究伦理审查的研究现状,分析当前伦理审查的政策演进规律与存在问题,就当前伦理审查现状进行发展路径建构,以期为中医药临床研究伦理审查工作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更好地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护患者的安全和生命权益.

    中医药临床研究伦理审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新冠肺炎中药临床研究的伦理审查挑战

    何胜荣周吉银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有中药方剂获批进入临床试验.鉴于中医药具有整体原则、辨证论治和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的优点,也存在研究方案设计,疗效评价指标,中药方剂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性等难点.伦理委员会审查新冠肺炎中药临床研究项目时,应从整体原则、辨证论治、临床基础、研究方案、风险受益评估、知情同意、隐私保护等要点着手,确保受试者权益,提升临床研究质量,助推疫情防控.

    新冠肺炎中药临床研究伦理审查

    基于间断均衡理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政策的审视

    张金婵李翠梅古岳东曾宪良...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间断均衡理论,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政策,分析其变迁特征与原因,进而提出政策建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政策变迁是四次间断与四次均衡的交替演变过程,显现出从决策者主导型间断到参与式间断,从单一部门决策场域到多部门协同决策场域的间断均衡演变的特征.未来,中国需持续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政策,健全法律法规,确实实现有效防控与治理,加强统筹协调,向预见性治理转变,实施全面危机教育,真正消除旧政策惯性的负面影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间断均衡理论政策变迁应急处置

    综合医院重大传染病预检分诊体系的审视与完善

    姜淮芜陈慧韩爱华刘海燕...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查阅国内外预检分诊文献,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实践,分析我国综合医院重大传染病预检分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建立的急诊预检分诊标准与体系,以我国出台的《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为指引,深入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中预检分诊的重点与难点.提出建立和完善以敏感的预检分诊标准、规范的预检分诊流程、高素质的预检分诊队伍、科学的质量控制指标,以及全过程的监督考核机制为核心的重大传染病预检分诊体系,对于提高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综合医院重大传染病预检分诊体系

    生命危象中的叙事伦理——非典疫情下的人文反思

    凌志海杨晓霖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华裔作家林浩聪是多伦多医院的急诊医生,他的短篇故事集《医生这件事》讲述几位年轻医学生在临床工作中遇到各种挑战的故事.以故事集里的《疫情跟踪记录》为出发点,以生命危象中的叙事伦理为框架,讲述年轻医护人员面对突如其来的致命疫情所承受的巨大心身压力,以及在他们感染疫病成为患者后,在死亡的威胁面前,如何反思医学的不确定性,做出自己的生命抉择的故事.重读《疫情跟踪记录》能够更深刻地揭示疫情下的人性考验以及医护人员的职业伦理反思.

    叙事医学疫情叙事叙事伦理《疫情跟踪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