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与哲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与哲学
医学与哲学

杜治政;胡大一

半月刊

1002-0772

yizhe@yizhe.org

0411-86110142

116044

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

医学与哲学/Journal Medicine & Philosoph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以医学整体研究、医学热点讨论、医学未来预测、医学进展纵评、医学方法剖析、医学决策探新等为选题目标。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提供方法、促进发展。本刊以医学界各方面专家、卫生行政领导、医学院校的教师、研究生、大学生为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台湾地区版《护士安宁疗护在职教育课程需求量表》的调适及应用

    卢玉婷赵倩倩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我国台湾地区研制的繁体版《护士安宁疗护在职教育课程需求量表》在我国大陆进行调适,并验证其信效度,进而了解在职护士有关安宁疗护知识的需求状况.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将调适后的简体版量表在某医院110名在职护士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发现,安宁疗护知识需求总得分为154.41±25.66,各维度中文化与灵性考量维度得分最低,而症状的管理、沟通与交流、伦理与团队合作三个维度的得分较高;有在校接受培训经历、资历较低的护士对安宁疗护知识需求得分较高(P<0.05).简体版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全面体现护士对安宁疗护知识的需求状况.

    护士安宁疗护继续医学教育量表调适

    从医疗消费主义回归理性医疗

    胡思宇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医疗消费等同于一般的商品消费或服务消费,容易使医疗消费陷入消费主义的漩涡.医疗消费主义是消费主义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具体表现,主要指将医疗服务本身当作目的的不正当消费.医院和医生的主观过度医疗和患者对医疗资源的主观过度消费都会造成医疗消费主义的滥觞.医院受利益驱动,将患者视为利润机器,将创收压力转嫁给患者,导致医疗消费主义取代公平的医疗消费原则.为此,必须在政府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强化医患双方的理性医疗意识.

    医疗消费主义过度医疗过度消费理性医疗

    浅谈消化道内镜诊治与人文关怀

    张静刘乐陈昊
    59-6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消化道内镜诊治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提供了更微创有效的治疗途径,但消化道内镜诊治也存在着诸多人文关怀缺失问题,导致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甚至产生医患矛盾,影响正常诊疗工作.消化道内镜医生临床思维的缺乏、医患交流的缺失、对患者心理关注的缺失及医院公益属性的部分缺失是导致消化道内镜诊治中人文关怀缺失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消化道内镜诊治中的人文关怀在提高内镜诊治质量、缓解医患矛盾等方面是非常重要的,需在这四个方面加以改进.

    消化道内镜诊断与治疗人文关怀

    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医药的社会化表达

    孟长海王治英张瑞雪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给世界带来了灾难,中国凭借有序组织和有效治疗迅速控制了疫情,中医药积极参与发挥重要作用.但因理论体系、疗效判定的差异导致中医药社会化表达困惑,引发对中医药理论和技术的争议,此与中医药泛化外延与理论内涵缺乏规范、标准与社会呼应不足、缺乏有效工作平台等有关.中医药应把握疫情防控的机遇,积极与现代科学技术沟通,通过中西医并重政策落实、长效参与机制、诊断和疗效标准建设、有效表达平台建设等加强工作,为中医理论找到现代社会环境下发展的依据、理论覆盖空间和表达平台,让中医药造福人类.

    新冠肺炎中医理论社会化表达

    基于学术文本交流的针灸术语外译策略及优先原则

    叶柳倩赵霞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针灸学术交流频繁,针灸学术信息在国际交流中的损益,甚至障碍问题愈加凸显.为提升包括针灸在内的中医药学术交流效果,构建中医药学术话语权,有必要展开针灸术语外译研究.根据凯瑟琳娜·莱斯功能翻译理论,针灸术语具有信息性、表达性和操作性.依据上述理论对针灸术语展开研究,并在目的论的基础上,确定译语特征的优先性,选择最优翻译策略,得出针灸术语外译信息性是基础,表达性与操作性是实现文本交流的保障,三者有机结合对提高针灸学术交流的质量以及中医药的有效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针灸术语学术文本外译策略功能翻译理论

    甲骨卜辞中关于传染病的探析

    梁玲君李亚婧李良松
    70-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纵观古代疾病史料,关于传染病发病记载的文献资料当首推甲骨卜辞.通过对甲骨卜辞中关于传染病的疾病病名、传染病的特点、疾病发病原因以及防治措施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揭示了甲骨卜辞中已出现疾疫、疾蛔、疟疾等传染病名,说明甲骨卜辞中已经认识到传染病有流行性和季节性的特点,阐明殷商时期人们已开始针对引发传染病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治疗措施.以甲骨卜辞中所记载的传染病文献资料为研究对象,说明甲骨卜辞中关于传染病的记载是我国迄今为止现存最早的关于传染病的文字记载.

    甲骨文传染病疫病

    《灵柩·刺节真邪篇》中五首七言诗的文学价值初探

    窦豆钟相根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灵柩经》是成书于秦汉时期的著名中医典籍,其中的“刺节真邪篇”中有一段关于针刺治疗“五邪”的论述,经考证其在文体上是明显的七言结构.这五首七言诗不仅韵律规整,而且具有文学作品的特征和诗歌的美感.更为难得的是,其在写作上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阐述医理生动形象.从《灵枢经》的成书年代、句读整理、全诗的文学特点及其在文学史的地位四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发现这组七言诗体现了秦汉时期的早期七言诗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应当属于较为早期的七言诗作.

    七言之祖刺节真邪篇文学价值

    中国语境下如何推进知情同意实践——评读《知情同意的伦理阐释与法制建构》

    董玉整
    77-80页

    信息动态

    封3-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