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与哲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与哲学
医学与哲学

杜治政;胡大一

半月刊

1002-0772

yizhe@yizhe.org

0411-86110142

116044

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

医学与哲学/Journal Medicine & Philosoph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以医学整体研究、医学热点讨论、医学未来预测、医学进展纵评、医学方法剖析、医学决策探新等为选题目标。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提供方法、促进发展。本刊以医学界各方面专家、卫生行政领导、医学院校的教师、研究生、大学生为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身体概念的生命伦理学分析

    雷瑞鹏邱仁宗
    1-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是一篇有关人的身体的性质和特点的评述性论文,主要讨论身体对人的重要性、身体是什么、身体属于谁、身体部件的商业化以及作为生命礼物的身体等诸方面的问题.强调人是赋身的行动者,身体不仅仅是心的容器,更不是精神或灵魂的坟墓,身体在一个人的发育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同时身体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他人和环境;身体既不是财产也不是商品,在死后是一件生命的礼物,既要回归社会,也要回归自然;身体权是受到高度限定的权利,身体部件的商业化不能得到伦理学的辩护.

    身体赋身财产商品身体权生命的礼物

    "医学身体"的缺席 、复显及医学伦理困境

    陈天赵旭
    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约翰·奥尼尔提出的"医学身体"概念,独立、系统地阐述了医学与身体的关系,为审视医学伦理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和理论生长点.基于身体社会学视角,从身体的缺席在场,再到作为权力、消费、医学等身体复显方式中发现,医学哲学研究应通过"医学身体"的概念范畴,逐渐解密身体的隐秘属性、破除身体的"二元论"偏见,并辩证地认识到现代医学危机源于将身体视为技术存在、权力存在、消费存在等原因.基于此,医务人员及相关工作者应提升对当前医学社会问题的哲学认知,并构建适应医学发展规律的新型医学伦理.

    医学身体潜态势身体身体复显医学伦理

    身体道德:同意的伦理基础——生命伦理学视域下身体伦理对同意的证成

    陈化
    15-18,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身体道德以寻求生命伦理的身体性基础为使命,彰显身体的主体性,寻求身体在现实世界秩序中的价值地位.身体自主性、身体尊严和身体信息隐私是身体伦理的三个向度.同意作为生命伦理学的重要原则,赋予他者的某种行为具有合法性与合理性.同意产生的道德基础是个体的身体自主性,判断同意实践合理与否的终极依据是身体尊严,数字技术语境下身体的信息化表达拓展了同意模式.同意的产生、实践及其延展与身体伦理在本体性自主、身体尊严与身体信息隐私三个方面的契合,决定了身体道德成为同意伦理基础的可能.

    身体道德生命伦理学同意伦理基础

    身体哲学视域下对中医学的思考

    张洪雷
    19-2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学身体范式与西医完全不同,在本体论层面中,医学身体是气化的身体,不是物化的身体;在宇宙观层面中,医学身体是感应的身体,不是机械的身体;在认识论层面中,医学身体是现象的身体,不是对象的身体;在身心观层面中,医学身体是身心合一的身体,不是身心二元的身体.这种身体思想通过感应式的、体验式的理解,见微知著,由外而知内,向内反观生命,是一种独特的生命智慧.新时代传承中医学身体思想精华,守正创新,对于"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中医身体哲学健康中国

    身体哲学对未来医学发展的启示

    李俊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所有医学都是以人的身体为认知对象.近代意识哲学的兴起和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形成以理性为主导的科学认知模式,这种模式影响了医学在认识和研究人本身的立场和方式,主要表现为将身体视为一种生物性的事实存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其进行不断还原.然而现代科学很难跨越活着的身体与作为试验研究对象的生物体之间的鸿沟,而且,医学在其漫长历史中积累的各种理论和经验,并不能以一种独断的方式予以否弃.当下,现代医学面临的理论困境、技术争议、伦理冲突等诸多现实问题,不仅需要用发展的态度来看待这些问题,更需要通过反思的目光重新省视人的身体,从中获取发展力量.

    身体哲学生活世界整全性民族医学责任伦理

    "四全"照顾:院舍老人临终关怀的社会工作模式研究

    陈廷廷彭小兵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梳理了"四全"照顾模式与临终关怀社会工作相关的理论渊源,分析了"四全"照顾模式对院舍老人临终关怀社会工作的适用性,总结了理论意义上临终关怀社会工作的服务架构;并结合重庆市Y养老院"安宁之路"临终关怀项目实践,提炼出临终关怀社会工作的"四全"照顾实践模式.在院舍临终关怀社会工作的服务中,服务对象是院舍临终老人、老人家属、志愿者和其他团队成员.服务内容是为服务对象提供从临终关怀准备期到晚期的"逝者善终"服务、晚期到老人去世期间的"亲属善别"服务以及去世后的"留者善生"服务.

    "四全"照顾模式临终关怀社会工作跨学科团队

    缓和医疗参与终末期心力衰竭的疗效研究

    周启林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粤北人民医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心血管内科82例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实行缓和医疗,并对其部分心身医学指标及心功能参数进行疗效研究.缓和医疗的具体措施包括心身医学指标的评估、医患信息共享、医疗原则的制定、医疗需求的帮助、良好的家庭与护理照护.缓和医疗持续6个月时,患者满意度分值和6分钟最大步行距离与缓和医疗实施前有显著差异(P<0.01).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死亡焦虑量表评分、整体疼痛评分、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与缓和医疗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研究证实了缓和医疗参与终末期心力衰竭的积极价值.

    终末期心力衰竭缓和医疗心功能参数

    公共卫生视域中的病人自主权问题探析

    黄知伟刘颖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中后期,病人自主权的确立使得医疗行为中主体权责划分日渐清晰,医疗决策的过程逐渐规范化.然而在医疗实践中,人们也意识到病人自主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原则,并开始探讨何种情况下可以对病人自主进行限制.从对病人主体形象的重构中指出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在价值层面的一致性,强调在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中医生决策权的必要性.在医疗社会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公共卫生危机的化解、公民道德共识的达成,有赖于病人、医生、社会及国家间的共同努力.

    病人自主权公共利益医生决策权

    自由与福祉:传染病防控措施的伦理正当性研究

    焦剑肖红秀王天秀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历史上暴发的每一次传染病危机都对人民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预防传染病采取的各种措施也伴随着一系列伦理问题.所有传染病的防控措施都会在保证公共健康的重要性与个体的自由与福祉之间形成张力,这些个体的自由可能会以维护公共健康的名义受到伤害.仅凭某种形式的强制干预可以预防伤害这一事实,但不足以认为这些干预措施在伦理上是可接受的.在公共卫生领域采取强制性干预措施的伦理正当性及其影响因素应当加以充分考虑.

    传染性疾病无伤原则自由与福祉伦理正当性

    加速康复外科与医学人文关怀

    唐维兵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学人文是医疗服务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在现代医学模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速康复外科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围术期管理新模式,减少了病人的生理创伤和应激损害,减轻了病人和社会的经济负担,体现了医学人文的光辉,值得推广和提倡.但加速康复外科在实践过程中还有一些困难和挑战,如多学科协调困难、传统观念难以突破、各专业发展不平衡、机制研究还不够深入等.需要医院管理层和医务人员解放思想、突破传统、创新技术、统筹协调,发挥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管理模式的最大效应,为医院文化建设、人文医学建设和医学科技发展、医学可持续发展作出最大贡献.

    加速康复外科医学人文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