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与哲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与哲学
医学与哲学

杜治政;胡大一

半月刊

1002-0772

yizhe@yizhe.org

0411-86110142

116044

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

医学与哲学/Journal Medicine & Philosoph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以医学整体研究、医学热点讨论、医学未来预测、医学进展纵评、医学方法剖析、医学决策探新等为选题目标。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提供方法、促进发展。本刊以医学界各方面专家、卫生行政领导、医学院校的教师、研究生、大学生为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工具理性批判

    龚高秦谢瑜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具理性在利用技术手段达到技术目的的过程中创造了支撑现代社会的技术和物质.但工具理性也因过度重视技术和"去情感化"、"对象化"等特征忽视人的价值意义.在众多被工具理性主义渗透、强力冲击的领域中,使用基因编辑技术对人类胚胎细胞按照既定目标进行编辑就是被工具理性控制的例子.将人类胚胎视为研究对象,崇拜唯技术论、机械思维主导、道德情感缺场,展现社会责任虚化,导致社会信任危机.把作为主体的人客体化为试验对象进行基因人为修改试验,违背法律规定,挑战伦理界限,是未能有效引导工具理性导致的技术事故.

    工具理性现代性"基因编辑婴儿"事件

    柏拉图论疾病、医药与养生

    高山奎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蒂迈欧》中,柏拉图从创世论的视角对人的灵魂、身体和身心关系做出了目的论的理序描述,他还从平衡错乱和比例失调的视角对身体疾病、心灵失序及身心不调做出了创世论的解读.在此基础上,他认为人的疾病是身心各部分之间的违反自然和比例失调.因此,要恢复身体健康,远离疾病困扰,关键在于运动和饮食,而非医药治疗的外部干预.对于受制于人类中心主义的现代人而言,柏拉图天人关系视角的人学理解让人耳目一新,它对技术时代渐趋迷失的现代人,如何思考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无疑具有重要的警示参照意义.

    《蒂迈欧》柏拉图宇宙论疾病医药养生

    经历残疾与康复:社会对残疾的反应

    林雅嫱徐梦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注残疾问题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发展问题.残疾是一种普遍的人类经验.优化功能和减少残疾的活动和干预措施构成了对残疾的社会反应.残疾作为一种健康结果应该得到比迄今为止更多的关注.在此提出一个在社会和公共卫生背景下重新思考残疾的论点.残疾不是一种固定的状态,而是一个不断变化、演进和互动的过程.可以从无残疾到完全残疾的连续统一体中,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公共卫生干预和社会构建的相关政策进行调整,以提升社会对残疾反应的整体效力和相关性.

    残疾康复残疾模型调查全球疾病负担公共卫生

    走进病人的真实世界:一场临床思维的革命 ——读"临床判断:基于病人的真实世界"有感

    申张顺齐惠军许宁李建国...
    17-2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真实世界理论对医学、生命、疾病的认识,不只限于细胞、分子等微观层次,而是回到人的整体和病人的真实世界.病人的真实世界包括疾病所引起病人主观上的不良感受和客观病态改变,不断探索病人全部的真实世界是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体现;大型仪器和检查是病人局部的真实世界,关注病人感受可以便捷、高效扩展医生的横向思维,实现临床医学科学与非科学的统一.有效的医患沟通是进入病人真实世界的唯一途径,能够更多获得病人信息,提高诊疗水平,是医学人文与医疗技术的有机融合;通过不断探索病人的真实世界,可以为病人的叙事奠定基础.

    真实世界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医学人文叙事医学

    临终关怀多维度困境及解决思路——以晚期肝癌患者为例

    付海艳罗煜李红娟张洁...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晚期肝癌,临终关怀的目标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论述临终关怀在晚期肝癌患者"身、心、社、灵"四个维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相应问题的应对策略,以及医疗机构和临终关怀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于晚期肝癌患者"双重角色"问题,提出加强"身、心、社、灵"的支持,呼吁政府政策及资金支持、匹配相应的专业服务人员数量和在临终关怀科室开展多学科诊疗合作以及加强社区服务,推进临终关怀在晚期肝癌中的应用.

    肝癌临终关怀生活质量灵性关爱

    死亡凸显效应对临终关怀态度及死亡焦虑的影响

    郭其花张会君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死亡凸显效应对护生临终关怀态度及死亡焦虑的影响.将348名护生整群随机分成3组(死亡凸显、丧失亲密关系和对照),用中文版FATCOD-B量表和中文版T-DAS量表评价不同处理方式护生的临终关怀态度和死亡焦虑水平.研究结果显示3组护生间的临终关怀态度得分和死亡焦虑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临终关怀态度得分死亡凸显组(97.97±7.78)分>丧失亲密关系组(97.39±6.99)分>对照组(94.35±5.65)分.死亡焦虑得分死亡凸显组(38.74±5.01)分<丧失亲密关系组(40.01±6.38)分<对照组(42.88±4.61)分.死亡凸显可以加强护生的世界观和亲社会行为,使护生的临终关怀态度更积极,同时降低护生的死亡焦虑.

    死亡凸显效应护生临终关怀死亡焦虑

    医学研究中的机构伦理问题探究

    何玲玉彭迎春张新庆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构作为医学研究活动的主体,在构建国家科研伦理治理体系和倡导负责任的医学研究方面发挥着个体科研人员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引发了一系列独特而又时常被忽视的伦理问题和挑战.为此,引入一个全新的观点"机构伦理",并辨析其与管理伦理、制度伦理、组织伦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而厘清机构伦理的概念和主要内容.重点剖析了医学科研机构中的两大伦理议题:机构伦理责任和机构利益冲突.医学科研机构的责任担当和有效规避利益冲突,在促进公众对医学研究的信任及营造良好的科研伦理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机构伦理利益冲突伦理责任医学研究

    医学期刊载文的伦理学审查情况分析——以《中国学校卫生》为例

    王苗苗顾璇汤建军李红影...
    34-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查阅《中国学校卫生》近5年纸质期刊,查看文章"对象与方法"中有无"知情同意"或"获得伦理学审查"等信息.结果显示,获得伦理学审查或知情同意的文章884篇,各年份获得伦理学审查、知情同意及总体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66.29,43.58,219.83,P<0.01).各年份获得伦理学审查、知情同意的心理学研究及总体检出率(χ2=107.55,16.80,58.66);获得伦理学审查的干预性研究及总体检出率(χ2=44.40,18.46);获得伦理学审查的涉及生物样本的研究检出率(χ2=17.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今后应不断加强引导和教育,加强科研人员及编辑的伦理意识.

    发表论文伦理委员会知情同意人体受试者

    临床专业型研究生学术诚信问题研究——以口腔医学为例

    张思佳王舒妍赵文爽丁锋...
    37-3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口腔医学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也出现了包括学术失信在内的一系列问题,如何加强口腔医学专业型研究生的学术诚信已经成为医学教育者们的共同研究重点.根据多年来的研究生培养经验,从研究生首先应当树立正确的学术诚信观念;导师应当引导研究生共同实践学术诚信;院校应有力落实学术诚信的相关制度这三个角度出发,研究讨论如何加强专业型研究生的学术诚信.

    口腔医学专业型研究生学术诚信医学教育

    叙事医学模式下的临终关怀——以阿图·葛文德《最好的告别》为例

    贺劭丹林慧娴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临终阶段,帮助患者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与患者建立心灵和情感上的沟通,帮助其提高生命质量,有尊严、有意义地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显得尤为重要.运用叙事医学理论,结合阿图·葛文德《最好的告别》一书中的案例,分别从医护人员、患者、患者家属三个视角,探讨叙事医学对临终关怀发展的指导意义.相较于传统医学模式,叙事医学模式下的临终关怀能够引导医护人员和患者正确对待衰老与死亡、促进医护人员叙事能力的提高、鼓励患者自我需求的叙事表达、关注家属面对亲人离世时的心理护理、改善家属在医疗决策中的辅助作用.叙事医学对临终关怀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有望进一步推进临终关怀的应用进程.

    叙事医学临终关怀《最好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