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与哲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与哲学
医学与哲学

杜治政;胡大一

半月刊

1002-0772

yizhe@yizhe.org

0411-86110142

116044

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

医学与哲学/Journal Medicine & Philosoph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以医学整体研究、医学热点讨论、医学未来预测、医学进展纵评、医学方法剖析、医学决策探新等为选题目标。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提供方法、促进发展。本刊以医学界各方面专家、卫生行政领导、医学院校的教师、研究生、大学生为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医学人工智能应用若干问题的哲学思考

    张青杨卫敏徐一峰
    1-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应用已触及众多方向,从医学影像、病理诊断、精神卫生,到康复医疗、居家健康支持等都有所进展,也引发了广泛的哲学及伦理思考.在医学哲学视角下,探讨人工智能机器道德主体地位争议、机器使用所产生的多重关系的界定,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价值判断及信任考量、数据获得性及隐私保护现状.进一步指出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应用场景下,人工智能可能引起的不公平、歧视与风险责任,呼吁建立与技术深度融合的人工智能伦理审查和协同治理机制.

    人工智能生命伦理学伦理治理医学

    人工智能医疗的三个逻辑

    王程韡
    5-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们对人工智能医疗的发展普遍持乐观态度,仅有少数研究从数据相关的角度对其负面效应表示了谨慎的担心.研究回顾了支撑人工智能医疗发展的技术和市场逻辑指出,是冷战竞赛和经济衰退等历史偶然性导致了人工智能医疗对以错误率为代表的"客观"结果和市场规模、收购金额以及医院成本收益等"主观"价值的片面关注.但以"黑箱化"的方式忽略社会逻辑,尤其是对医疗体制尚不成熟的中国而言,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专业人才缺口进一步加剧、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集中,以及缺医少药的部分人群始终被排除在新技术的美好蓝图之外等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人工智能医疗技术逻辑市场逻辑社会逻辑黑箱化

    医疗人工智能科技异化及其伦理风险探析

    刘琪谷笑颖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疗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现代医疗形式.医疗科技的日新月异,大大推动了人类医学的发展进程及诊疗模式.与此同时,医疗人工智能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异化现象,并由此带来了人和社会的异化,诸如对人与类人机器的角色定位不清,人对技术的依赖性过度增强,医疗全生命周期中的责任伦理缺失,技术价值失衡等社会问题.以这些异化带来的伦理风险为进度,探析在医疗人工智能使用中的隐私安全与数据使用的边界问题,人在医疗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问题,"医生-人工智能-患者"的共同决策体系构建问题,构建医疗人工智能科技向善理念及法律问题.

    医疗人工智能科技异化伦理风险

    医疗人工智能产品研发的伦理审查与法律考量

    吉萍郭锐许卫卫祝丹娜...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内医疗人工智能研究日益增多,具有多学科合作,并以数据驱动的特点.走访深圳开展健康领域人工智能研发的企业、医疗机构以及研究机构的开发者,了解到存在监管不足、数据收集及处理过程欠缺标准化、责任不清等挑战.并且,面临应该如何遵循医学科研伦理审查原则,如何合法合规收集、利用、共享数据并界定责任等问题.从医院进行伦理审查实践层面探讨医疗人工智能的研究价值、科学有效性、风险受益等的审查要点;医疗人工智能研究的法律考量主要包括个人信息收集和利用的边界,以及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

    医疗人工智能伦理审查个人信息收集和利用

    论生命伦理学中的人的尊严概念

    李亚明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的尊严概念亟需得到清晰说明.在生命伦理学语境中,人的尊严可以在三种意义上合理地使用,即人类物种的尊严、普遍尊严和获得性尊严.人类物种的尊严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物种所拥有的尊严,它的基础是人类物种的典型本质,它的道德要求是保护人类的本质不受侵蚀.个体层面的尊严分为普遍尊严和获得性尊严.普遍尊严是每个人平等具有的道德地位,为全体人类成员赋予了平等的基本权利.获得性尊严是每个人通过体现了人类卓越性的行为在不同程度上获得的.它不是一种道德地位,但可以给人树立更高的道德目标.

    生命伦理人类物种的尊严普遍尊严获得性尊严

    论西方主流伦理理论的前提错误——兼论道德无力症与冷漠症对医疗的影响

    蔡昱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畏死的恐惧"出发重塑扎根生命的道德基础,即道德行为和"生-生"式的道德关系是人的本真需要,道德权威性的根据是人类生命共同体这一"内在永恒大我"和人的本真存在方式的需要.这拯救了道德相对主义,也使个体作为潜在的人类生命共同体而能以"与永恒相关的生命意义"推开恐惧.进而,道德行为是出于内在自由而达于实在的自由的.道德主体应具备的道德实践能力包括独立能力、通达能力和勇气.生存性境况中的原子式个体不具备道德实践能力,生命境况中的"超个体的个体"才有此能力.由此,人类道德无力症和道德冷漠症的根源是西方主流伦理理论的前提错误,即以原子式个体充任道德主体.它是医疗纠纷和暴力频发的原因.

    超个体的个体,人类生命共同体,道德无力症,道德冷漠症,畏死的恐惧,"生-生"式的道德关系,道德实践能力

    三甲医院启动临终关怀的现实冲突与对策

    黄湘楠牛大勇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临床医生所遇到的真实案例,对启动临终关怀在三甲医院遇到的各种约束条件与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多数三甲医院及城市在临终关怀的资源配置明显不足.一方面临终患者的高治疗费用客观上带来三甲医院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受床位、医保条令等制约,三甲医院又不能提供满意的全方位临终关怀服务;临终关怀患者所需服务内容多样,需要多方面专业人士共同努力.我国死亡教育相对缺失,三甲医院与其他医疗机构在临终关怀的分工与衔接还不完善等,对比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临终关怀临床医生三甲医院

    安宁疗护中社会支持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

    李兵田云李冬袁敏...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阐述了福利多元论、社会支持论、社会角色论和社会网络论的起源、内涵、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现状,旨在为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以进一步提高安宁疗护服务质量.四种理论对构建社会支持系统的视角不同、结论不同,对社会支持实践指导意义亦各有差别.此外,虽然不同理论各有侧重,但仍不乏共同之处.我国安宁疗护社会支持系统发展不充分、不完善,因此在借鉴不同理论的同时,既应求同存异,又要博采众长,才能构建适应我国国情和区域发展实际的安宁疗护社会支持系统.

    安宁疗护社会支持服务质量

    综合医院临床研究伦理初始审查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安妮乔田奎许国雄沈辉...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综合医院临床研究的受试者权益是否得到有效保护,以某综合医院机构开展的临床研究项目伦理初始审查材料为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2019年笔者所在医院开展的临床科研伦理审查项目存档资料进行评估.结果发现,在67项申请伦理审查的项目中,提出修改意见的项目占53.7%,其中知情同意书占47.8%;项目申请的主要问题集中于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风险告知.研究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公平性、目的明确性、伦理合理性、风险告知充分等是研究者伦理意识和能力的关键.研究者和伦理委员会的工作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以保护受试者的权益.

    临床研究初始审查方案设计知情同意

    护理核心期刊文献的研究伦理审查情况分析

    张红霞张新庆罗艳艳林艳...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护理核心期刊发文中科研伦理审查现状,以期发挥核心期刊在研究伦理监督原则上的导向作用.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科研论文2474篇,而获得伦理审批号的论文仅20篇(0.81%).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不同时期伦理审查情况之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之后,我国护理核心期刊伦理审查情况有所好转,但整体上护理科研人员伦理意识仍较为淡薄,伦理审查的执行效果不甚理想.建议期刊社规范伦理监督过程,加大伦理监管力度,完善护理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及监管体系,以提高护理研究伦理审查效果.

    护理研究知情同意科研论文伦理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