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与哲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与哲学
医学与哲学

杜治政;胡大一

半月刊

1002-0772

yizhe@yizhe.org

0411-86110142

116044

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

医学与哲学/Journal Medicine & Philosoph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以医学整体研究、医学热点讨论、医学未来预测、医学进展纵评、医学方法剖析、医学决策探新等为选题目标。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提供方法、促进发展。本刊以医学界各方面专家、卫生行政领导、医学院校的教师、研究生、大学生为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体化医疗保障的理论释义与实践推进

    任晓春程丹岐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法理学、政治学、行政学意义上讲,建立一体化医疗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体化医疗保障应突破医疗保障一体化的思维限制,从医疗保障体系内部及外部思考其内涵与外延.现实中,我国一体化医疗保障主要是从医疗保障体系的扩容及保疗保障内部的一体化进行探索,医疗保障呈现碎片化和模糊化的状态,离一体化医疗保障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一体化医疗保障的推进,需要从顶层设计上整合并细化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从管理体系上形成整体性治理,推进贫困群体的识别机制与信息管理、保障基金预算与支出管理、医疗保障与医疗服务的一体化.

    医疗保障碎片化模糊化一体化

    "医养结合"养老的问题解析及创新

    朱昱璇
    45-4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和政府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议题之一.为有效地缓解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养老压力,实现积极老龄化,认真研究分析相关文献,从多学科角度出发分析"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困境.目前,我国的养老面临供给主体单一、法律规范不健全、责任伦理与监管主体不清晰、缺乏专业人才、服务项目单一等问题.应注重改善政府治理结构,扬弃以往"中心-边缘"的治理结构模式,用多中心治理的有效模式创新我国的"医养结合"养老实践.

    医养结合多中心治理养老实践

    人文关怀:ICU不容忽视的问题

    崔嵩康志杰王耀健伏姝颖...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IC U挽救了大量重症患者的生命,但也让很多患者留下了痛苦的回忆,IC U内人文关怀的缺失是发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疾病及医疗护理行为、IC U的环境、失眠、生命尊严与求生欲望之间的矛盾都使患者产生痛苦,由此提出要从制度层面完善学科设置,明确学科定位,加强专科人才培养,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完善管理政策,技术层面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镇静、镇痛治疗,重视患者诉求,减少有创操作,开展IC U床旁早期活动和康复治疗,从心理层面建立友好的IC U环境,注重医护患沟通,从多角度实施临终关怀,帮助患者减少痛苦.

    重症医学人文关怀ICU综合征伦理生命终末期决定早期活动

    急危重症患者的诊治方略:技术与人文兼备

    骆洁单凯孙艳辉徐玢...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危重症患者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医务人员往往只关注于患者的生命体征、脏器功能以及诊疗方案.因此,很容易忽略了患者精神和心理层面的需求,会带来一系列新的临床问题及心理创伤."早期的舒适化镇痛、最小化的镇静和最大的人文关怀"概念真正以急危重症患者为中心,站在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制高点,提出了一个整体性框架,医护结合临床实际可以最大化丰富其内涵,让患者在接受高精尖医疗技术诊治的同时,获得更全面的照护.

    急危重症人文关怀医疗技术镇痛镇静

    伦理与疗愈:先天性唇腭裂患者的疾痛叙事

    刘瑶瑶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久以来,生物医学在疾病疗愈上占据绝对优势,认为疾病是生物分子结构激变或生理激素紊乱造成的结果.美国人类学家凯博文通过对中国精神疾病的田野研究试图证明,身体是社会的身体,疾病是文化的建构.从疾病的社会建构论与疾痛叙事角度出发,以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医院整形一科的田野实践为依据,对先天性唇腭裂患者的生活世界绘以深描,从病患的主体经验和体验出发,展现文化如何形塑身体观与疾病观,社会文化逻辑如何影响医学话语实践,以期对如何看待先天性唇腭裂患者,如何减轻先天性唇腭裂患者的疾痛进行反思.

    医学人类学疾痛叙事主体经验隐喻社会建构

    叙事医学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张小群曾敬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叙事医学的概念自问世以来,在国内外均得到快速发展.对采用叙事医学进行干预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广大临床医护工作者开展有关叙事医学的临床对照研究提供参考.现有叙事医学涉足的领域包括了叙事医学教育、叙事医学文学、叙事医学临床实践等方面,在叙事医学临床实践方面集中在叙事病历、叙事故事的建立,并通过叙事干预实现其医疗目的.叙事医学干预不同于传统的医学干预,将叙事医学作为干预措施进行的对照研究相对有限.

    叙事医学临床研究对照研究

    心理健康培训对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服务的影响

    曾雪琴于伟黄宵刘鲁蓉...
    65-67,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培训现状以及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影响,采用《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问卷》与《心理健康服务行为量表》对664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分别有91.6%、65.2% 的医护人员学习过心理健康相关课程或接受过相关培训,70.3% 通过科普宣传途径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正向预测心理健康服务,能够增加8.5% 解释变异量.因此,医护人员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与培训的内容和途径较为单一,对医护人员加强心理健康相关教育培训,可以增加其心理健康服务.

    心理健康培训心理健康服务医护人员

    认识分娩疼痛的身心整体治疗

    冯世苗贺腾李华凤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导致局部缺血缺氧,产生的低氧代谢产物可刺激和敏化内脏神经从而导致分娩疼痛,同时分娩疼痛产生具有镇痛、促进产程、促进母婴身心健康等生理作用的内源性物质,如内啡肽.这一过程受到自主神经调控,自主神经又受到心理、内分泌、免疫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单纯或过度强调药物镇痛作用有限,并且有可能干扰正常的生理过程而带来不良反应.正确认识分娩疼痛的生理特征及意义,强调分娩疼痛的身心整体治疗,早期、合理使用非药物镇痛技术联合最短时程最小剂量的药物镇痛,可极大提高分娩过程中母婴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分娩疼痛焦虑分娩镇痛

    戏剧治疗在欧美国家的发展与应用

    伍蛟蛟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戏剧治疗产生于欧美,它的发展过程有两条独立的线索.其理论基础包括戏剧、剧场、角色理论和发展性转化.递进性的过程、多样化的媒材,以及投射与角色是戏剧治疗的显著特点.通过角色扮演、即兴创作与剧场呈现等方法技术帮助来访者宣泄情绪、审视自我,从而实现自我整合.戏剧治疗对智力与发展障碍儿童的干预效果显著,戏剧治疗还被广泛应用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痴呆症患者、毒品或酒精等物质上瘾群体,以及暴力或性虐待受害者心理问题的干预.梳理戏剧治疗在欧美国家的发展与应用给我国推广戏剧治疗带来启示.

    戏剧治疗投射角色

    《四分律》中的耆婆医案探析

    梁玲君李良松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耆婆在中印医学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四分律》中关于耆婆医案的记载最为集中,案例涉及疾病病种有头痛、痔疮、肠扭结、水肿,治疗方法涉及外治法、内治法、手术疗法.通过对耆婆的生平、《四分律》中关于耆婆的六则医案以及医案反映出的医学思想等三个方面进行介绍,说明耆婆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突出耆婆在医学上丰富的诊疗经验和高超的医学技术,有助于准确把握耆婆诊疗方式、手术治疗特点、用药特色,挖掘当时医学的发展进程,有助于梳理耆婆医学思想在医学发展史上的历史意义以及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耆婆四分律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