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综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

刘桂蕊

半月刊

1006-2084

yxzs2005@163.com,yxzs@chinajournal.net.cn

010-84405903 60551103

101100

北京市通州区北苑通典铭居F座806室

医学综述/Journal Medical Recapitulat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始终坚持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的政策、法规、条例;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出版标准,学科专业名词和术语统一、标准、规范;始终坚持宣传医学新理论、推广新技术,为医学科学研究服务,为临床医学实践服务,为人民健康长寿服务,创建中国特色医学理论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自噬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戴星辰王芳高玉婧吴晓婷...
    471-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自噬是一种在应激条件下产生的细胞内自我降解过程,对结直肠癌具有双重作用,既可抑制结直肠癌的发生,又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存活与生长.因此,深入研究自噬相关靶点,可以为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化疗是中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与传统单一化疗药物治疗相比,化疗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或物质)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而通过调节结直肠癌细胞自噬水平控制疾病的发生与进展,可以为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诊疗开辟新途径.

    结直肠癌自噬新辅助化疗联合化疗

    间充质干细胞膜修饰纳米粒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许晓燕卫旭东吕睿
    478-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肿瘤治疗仍是世界上的难题,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放疗、化疗和手术治疗.纳米粒为1~100 nm的微粒,大小介于微观分子和宏观物体之间,具有特殊的理化特性,现已广泛应用于抗肿瘤药物和基因的运载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一定条件下可无限增殖,MSC膜具有多分化、低免疫原性的特点且获取方便快捷,在肿瘤治疗中可靶向目的肿瘤组织、逃避免疫清除、增强化疗药物敏感性、减少化疗药的不良反应.联合MSC膜修饰纳米粒形成纳米复合物对提高肿瘤的靶向治疗和减少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间充质干细胞膜纳米粒复合类载体

    环状RNA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伊茹蔡凤林符德元
    483-487,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状RNA(circRNA)是反向剪接形成的闭合circRNA分子,其特性与线性RNA不同,在生命活动和与其相关疾病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circRNA的特有功能使其在调节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包括增殖、迁移、侵袭)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其表达水平与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探讨circRNA作用于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机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乳腺癌的发生机制,对于乳腺癌的诊疗以及开发新的临床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

    乳腺癌环状RNA标志物分子分型

    口腔微生物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王伟张薇余繁荣闫玉琴...
    488-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癌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的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其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胃癌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口腔是人体消化道的起点,同时也是人体主要的微生物菌库之一,而口腔微生物与胃肠道疾病存在紧密联系.近年来,关于口腔微生物与胃癌相关性的研究日益增多.口腔微生物菌群结构随着胃癌的发生发展出现显著改变,其中幽门螺杆菌已被列为胃癌的Ⅰ类致癌因子,除幽门螺杆菌外,口腔内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链球菌、假单胞菌等其他细菌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也有密切联系.因此,深入研究口腔微生物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机制,将为胃癌的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胃癌口腔微生物细菌

    液体活检在前列腺癌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董振坤张璐陈辉
    494-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液体活检作为肿瘤的无创诊断技术,近年来在前列腺癌的诊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基于实体肿瘤的生物标志物开发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晚期前列腺癌常发生骨转移,很难评估骨转移潜在的基因异质性.与传统组织活检相比,液体活检具有取材方便、无创、患者依从性好、可实时监测等优点,可以进行连续检测,能够监测疾病的复发和随着时间推移对治疗的反应,在前列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和肿瘤监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前列腺癌液体活检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DNA细胞游离DNA

    Hedgehog信号通路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谢琳刘晨
    499-5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直肠癌作为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年龄、饮食习惯以及遗传等因素相关.目前外科手术仍为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式.Hedgehog信号通路在胚胎及生长发育期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该通路在包括结直肠癌在内的某些实体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Hedgehog信号通路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机制存在相关性,甚至影响结直肠癌的侵袭能力,同时Hedgehog信号通路也可作为结直肠癌预后的评估指标及治疗靶点.

    结直肠癌Hedgehog信号通路靶向治疗

    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在胃癌预后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吴旭宋旭东陶国全
    505-5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率等.T细胞免疫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肿瘤的免疫应答和T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或失衡将对机体造成损害.T细胞免疫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如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记忆细胞等,它们在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卵巢癌等肿瘤中均具有特异的抗肿瘤反应或肿瘤免疫逃逸功能,T细胞免疫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胃癌T淋巴细胞预后评估

    心脏自主神经与冠状动脉生理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刘承哲王钧周丽平王悦怡...
    510-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主神经系统(ANS)在形态功能和生长发育方面均与血管联系密切,可调节血管功能.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ANS可通过调节血管张力以及调控炎症反应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而血管也可通过分泌活性物质调节ANS,因此ANS与血管之间的紧密联系是冠心病诊断和治疗的关键靶点.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临床对冠心病患者的诊疗水平也显著提高,但目前的检查技术并未将ANS与冠状动脉功能有效联系起来,未来深入研究ANS与冠状动脉生理学功能之间的联系可以为冠心病患者的诊疗提供更多选择.

    冠心病自主神经系统冠状动脉生理功能定量血流分数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刘春秋熊双刘剑刚董国菊...
    517-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的机制和表型的复杂性,HFpEF的治疗较困难,既往应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治疗药物大多对HFpEF疗效不佳.目前的治疗大多通过药物、非药物治疗的方式,并以改善症状、降低住院率、延长寿命为主要目的,其中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和他汀类药物表现突出,可能成为HFpEF治疗的突破点.近期HFpEF研究方向则多以能够降低HFpEF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的新药研制为主.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横纹肌溶解致急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

    周明雪吴春波赵建荣孟彦...
    52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横纹肌溶解(RM)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综合征,常因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不及时而延误治疗.在横纹肌细胞破坏过程中,过量的肌红蛋白等有毒成分的释放可导致急性肾损伤.RM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肾脏血管收缩、肾小管管型的形成及肌红蛋白的直接毒性作用,还可能存在其他机制共同作用.RM的治疗以药物及肾脏替代治疗为主,其中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治疗模式.目前,RM行肾脏替代的治疗模式及治疗时机的选择尚无统一标准,未来可针对标准治疗方法进行深入探索.

    横纹肌溶解急性肾损伤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