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综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

刘桂蕊

半月刊

1006-2084

yxzs2005@163.com,yxzs@chinajournal.net.cn

010-84405903 60551103

101100

北京市通州区北苑通典铭居F座806室

医学综述/Journal Medical Recapitulat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始终坚持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的政策、法规、条例;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出版标准,学科专业名词和术语统一、标准、规范;始终坚持宣传医学新理论、推广新技术,为医学科学研究服务,为临床医学实践服务,为人民健康长寿服务,创建中国特色医学理论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机体细胞免疫学机制的研究进展

    韦爱萍宋雅琴彭薇谢政军...
    1308-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人体后终身潜伏体内,与人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其中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参与这一过程.HCMV感染后能在体内持续存在很大程度上与机体细胞免疫长期争斗有关,在感染早期,机体的自然杀伤细胞首先进行免疫应答,之后T细胞参与适应性免疫过程,以上针对HCMV的细胞免疫均能在不同时期控制HCMV的复制和增殖,但HCMV也会削弱机体抗病毒免疫及其他免疫功能,以逃避免疫系统对其控制和限制,从而在体内终身潜伏.进一步了解HCMV感染机体的细胞免疫学机制,可为临床上HCMV特异性T细胞过继细胞免疫治疗HCMV感染性疾病提供依据.

    细胞免疫人巨细胞病毒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免疫逃逸

    宫颈癌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长链非编码RNA的研究进展

    辛文虎王芳
    1316-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部分患者因复发、转移而预后较差,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上皮-间充质转化(EMT)通过改变细胞间黏附力、细胞顶端基底极性及细胞游走性,在与宫颈癌进展相关的侵袭及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部分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宫颈癌组织中异常表达且与促进肿瘤进展有关的EMT过程密切相关,为研究宫颈癌的侵袭、转移机制提供了新方向.深入研究lncRNA在宫颈癌EMT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可为宫颈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宫颈癌长链非编码RNA上皮-间充质转化侵袭转移

    ASPM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杨开炎黄兰诚林钻平唐凤珠...
    1322-1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异常纺锤体样小头畸形相关蛋白(ASPM)基因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小头畸形突变基因.其主要功能包括正确引导有丝分裂中纺锤体向两极运动以及维持细胞质的均等分裂,在有丝分裂纺锤体调节和有丝分裂过程的协调中发挥作用,并调控细胞周期进展.ASPM在各种恶性肿瘤组织高表达,影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同时,ASPM还参与肿瘤细胞DNA双链断裂修复,与肿瘤细胞化疗或放疗耐药性有关.目前ASPM在人类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未来深入研究ASPM与肿瘤信号通路的关系及其作为肿瘤治疗靶标的作用,可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恶性肿瘤异常纺锤体样小头畸形相关蛋白细胞周期信号通路

    细胞自噬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黑色素瘤耐药性中的研究进展

    秦文欣王永晨
    1327-1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皮肤肿瘤,对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的反应差,虽然基因靶向药物对黑色素瘤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多数患者很快产生耐药,限制了靶向药物在黑色素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因此,深入研究黑色素瘤细胞产生耐药的分子机制非常必要.细胞自噬的异常是肿瘤发生耐药的一种重要机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是细胞自噬的主要调控通路,黑色素瘤细胞中存在细胞自噬现象,其耐药性的产生可能与细胞自噬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黑色素瘤细胞自噬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耐药性

    长链非编码RNA核旁斑组装转录本1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黄锦源代荫梅
    1332-1337,1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多种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其中,lncRNA核旁斑组装转录本1(NEAT1)定位于人染色体11q13.1,是一类参与核旁斑结构形成和维持的lncRNA,参与调节多种细胞生物过程和生理过程.lncRNA NEAT1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异常升高,通过各种途径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尤其是参与妇科恶性肿瘤的增殖、凋亡、迁移、侵袭、耐药和放射抵抗等生物学行为,可能是新的诊断、靶向治疗以及预测风险和临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现探讨lncRNA NEAT1在妇科恶性肿瘤的表达和作用机制,为进一步了解妇科恶性肿瘤提供新思路.

    恶性肿瘤长链非编码RNA核旁斑组装转录本1妇科

    外周血RNF180基因甲基化检测在胃癌临床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赵路瑶李慕然刘艳迪
    1338-1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指蛋白(RNF)180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其表达水平受基因甲基化修饰的影响.RNF180基因编码产物具有E3泛素蛋白连接酶活性,参与机体细胞的生长、成熟、增殖及凋亡.目前,全球胃癌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且尚缺乏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简便检测手段.外周血RNF180基因甲基化检测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分化程度相关,但目前对RNF180的认识尚不全面,进一步探索RNF180的作用机制、优化基因甲基化检测手段,可为胃癌早期筛查、诊断、靶向治疗、疗效评价、预后和复发监测提供新线索.

    胃癌环指蛋白180基因DNA甲基化

    抑郁情绪促进前列腺肿瘤生长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张皓楠王志平
    1343-1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前列腺肿瘤是男性泌尿系统常见肿瘤之一,病因目前尚未明确.抑郁情绪包括情绪低落、焦虑等,而前列腺肿瘤患者普遍伴有长期的抑郁情绪,严重者甚至罹患抑郁症.长期抑郁可促进前列腺肿瘤生长,导致患者预后较差.但目前关于抑郁情绪促进前列腺肿瘤生长机制的研究仍局限于交感神经或各种机制引起的前列腺肿瘤免疫微环境改变方面.因此,未来仍需进一步寻找抑郁情绪促进前列腺肿瘤生长的具体靶点,为前列腺肿瘤伴抑郁情绪患者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前列腺肿瘤抑郁免疫

    氢气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姚璐齐林嵩
    1348-1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氧化应激与多种眼部疾病和损伤密切相关,抗氧化剂的应用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但常用抗氧化剂的治疗效果有限.氢气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抗氧化剂,具有扩散迅速、选择性清除氧自由基及无毒性等优点,能够在病变和组织损伤过程中发挥治疗效果.在眼科医学领域,氢气在角膜碱烧伤、干眼、白内障及超声乳化手术、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视网膜光损伤等方面均有应用.目前,氢气在眼科动物模型和临床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得到一系列实验证实,但其临床应用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眼科疾病氢气氧化应激抗氧化剂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研究进展

    李慕白杨清马红丽仇颖...
    1354-1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薄型子宫内膜导致不孕的患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人类生殖健康,临床表现为闭经、女性不孕和反复流产等.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方法众多,但治疗效果不理想.富血小板血浆(PRP)含有大量生长因子,在细胞增殖和组织愈合中起重要作用,可通过促进子宫内膜细胞增殖和迁移、抗炎、促血管生成、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等机制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而影响PRP质量的因素众多,在PRP灌注部位、最佳浓度等方面优化PRP的质量,可能是今后的研究方向.宫腔内灌注PRP为探索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

    薄型子宫内膜富血小板血浆子宫内膜容受性不孕症

    骨骼肌钝挫伤的干预修复机制研究进展

    王浩林建平王诗忠
    1360-1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骼肌钝挫伤(SMC)是运动过程中较为常见的损伤,若不进行有效干预,轻者活动受限,重者挛缩畸形.SMC的病理损伤修复过程经历了破坏、修复和重塑3个阶段.目前已有研究对该疾病的物理治疗、传统康复治疗、中药疗法以及生物医学疗法等干预手段进行了基础研究的相关探索,发现积极的干预在改善SMC炎症反应、血液循环和新肌再生方面有一定效果,但其具体发生机制尚未明确.未来应进一步探索应用于SMC的相关治疗方法的干预机制,以期为该类疾病的临床研究和进一步完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更多思路.

    骨骼肌钝挫伤物理治疗传统康复治疗中药疗法生物医学疗法修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