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综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

刘桂蕊

半月刊

1006-2084

yxzs2005@163.com,yxzs@chinajournal.net.cn

010-84405903 60551103

101100

北京市通州区北苑通典铭居F座806室

医学综述/Journal Medical Recapitulat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始终坚持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的政策、法规、条例;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出版标准,学科专业名词和术语统一、标准、规范;始终坚持宣传医学新理论、推广新技术,为医学科学研究服务,为临床医学实践服务,为人民健康长寿服务,创建中国特色医学理论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TORC2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方宇王志华
    1665-1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2(mTORC2)是由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为主要成分组成的复合体,mTOR是细胞生长和代谢的中央控制器,可调控细胞生长和代谢.mTORC2可通过作用于多个下游靶点调控多条信号通路,参与不同疾病的发生发展,在心血管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mTORC2参与自噬、免疫炎症、血管收缩以及线粒体稳态的调控,其表达下调可抑制代偿性肥厚,加速病理性心肌肥厚的发展;Rictor基因沉默以及mTORC2功能缺失导致心脏损害、寿命缩短甚至胚胎死亡;而在衰老过程中,激活mTORC2可诱导自噬并保持心脏功能.

    心肌肥厚缺血性心肌病心脏衰老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2雷帕霉素不敏感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伴侣血清/糖皮质激素调节的激酶

    环状RNA的蛋白编码功能研究进展

    刘珈璇陈燕许波群
    1671-1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状RNA(circRNA)作为一类非编码RNA,可调节多种细胞生物学过程.与经典的蛋白质翻译方式不同,circRNA通过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或非IRES介导的方式启动蛋白质翻译,其蛋白产物与神经系统肿瘤、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等的发生过程密切相关.circRNA的编码功能可通过circRNADb等软件预测,结合对circRNA基因序列中开放阅读框位点的注释,预测系统已渐趋完善和准确.未来,通过对circRNA编码功能的深入研究,可以为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新的角度和可能性.

    环状RNA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N6-甲基腺嘌呤蛋白质翻译

    铁代谢与神经系统炎症反应相关性研究进展

    王建君廖君郭丹
    1677-1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经炎症反应是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病理机制之一.小胶质细胞协同星形胶质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发生炎症反应.铁离子是人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对维持神经系统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而铁代谢紊乱导致细胞内铁离子聚集,进而诱导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目前认为,神经系统炎症反应与铁代谢存在相关性,即神经系统炎症诱发铁代谢紊乱,而铁代谢紊乱加重炎症反应.但炎症反应与铁代谢相关性机制及网络信号通路尚未阐明,对其进一步探索可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新的分子靶点并筛选新的有效药物.

    神经炎症铁代谢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药物干预

    微RNA调控突触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周芮郝雷王帆
    1685-1689,1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突触可塑性是神经可塑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维持神经系统正常生理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对基因表达时间和空间上的精细调控是实现突触可塑性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微RNA(miRNA)在基因转录后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miRNA与信使RNA的3′非翻译区结合,可稳定调节基因表达和翻译过程,并实现突触可塑性.一些特定miRNA在突触可塑性的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树突棘形态改变、微管动力学、长时程增强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参与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突触可塑性微RNA树突棘长时程增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脓毒症相关肝损伤发生机制的最新进展

    辛培源周楚昕杨振宇包国强...
    1690-1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脓毒症常由外源性感染引起,具有发病率高、可引起器官损伤等特点,多见于重症医学.近年来随着对脓毒症研究的深入,脓毒症相关肝损伤(SRLI)也引起了临床医师的关注.肝脏在脓毒症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既参与免疫防御,也可引起免疫炎症风暴,加剧感染,同时炎症也会造成肝脏损伤,进而导致SRLI.目前临床上缺乏SRLI明确的诊断标准,对于SRLI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对SRLI的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价值,有助于临床上尽早展开治疗,从而改善SRLI患者预后.

    脓毒症脓毒症相关肝损伤肝损伤发生机制炎症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外科治疗进展

    胡露郑德义李伟人
    1695-17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皮肤恶性黑色素瘤(CMM)是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之一,临床及病理表现复杂,早期难以诊断.CMM早期可发生血液和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手术切除是CMM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但目前在手术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方面还存在一定争议.此外,肿瘤扩大切除后创面修复也应兼顾功能与外观,需要根据创面情况选择个性化的修复方案.相信未来随着临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结合分子靶向、免疫治疗等有效治疗手段可取得更好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手术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创面修复

    长链非编码RNA MEG3在肿瘤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张侃胡晓霞
    1701-1706,1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母系表达基因3(MEG3)属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基因家族,在肿瘤发生和进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lncRNA MEG3在多种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下调,对肿瘤有负性调节作用.其主要通过与R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和自身甲基化在肿瘤中发挥作用.lncRNA MEG3通过参与促癌和抑癌信号通路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其也可作为竞争性内源性RNA与微RNA结合调控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lncRNA MEG3也可通过Notch通路发挥调控肿瘤的作用,但此通路尚需深入研究.未来还需对lncRNA MEG3在肿瘤中的具体作用机制进行更深和更广泛的研究,以期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作用靶点.

    肿瘤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作用机制

    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妊娠期及剖宫产术中的应用分析

    胡江涛代荫梅
    1707-1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宫肌瘤作为发病率最高的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对女性生育能力及妊娠结局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以有效改善生育力,但肌瘤剔除是否可以改善妊娠结局尚无明确结论.目前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妊娠期间、剖宫产术中的应用尚存争议.严格掌握不同时期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应用指征至关重要.在严格筛选病例、满足手术指征的前提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妊娠期间及剖宫产术中应用是可行的,尽管该术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科并发症的发生.建议进行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来评估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妊娠期间及剖宫产术中应用的最佳操作指南.

    子宫肌瘤妊娠子宫肌瘤剔除术剖宫产

    EMT相关信号通路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研究进展

    李欣丁涟沭
    1713-1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一种侵袭性极强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恶性程度、异质性及复发率均较高.但目前GBM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GBM的治疗仍是一大难题.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可通过复杂的信号通路参与人体多种病理生理过程.此外,微RNA(miRNA)可以与EMT相互作用进而影响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因此,EMT已逐步成为阐明GBM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热点.未来,探究EMT与miRNA的作用机制,研制针对EMT信号通路及信号分子的靶向药物可以为GBM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胶质母细胞瘤上皮-间充质转化信号通路微RNA

    Akt信号通路在肿瘤中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娜邓茜蒋建军
    1718-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恶性肿瘤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虽然针对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在不断深入,但其潜在机制仍不明确.蛋白激酶B(PKB/Akt)在调节各种细胞代谢、增殖、生长、转录以及蛋白质合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Akt信号通路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也有重要作用,其可能机制包括促进细胞增殖、抑制凋亡、调节自噬、影响炎症与肿瘤微环境.未来,精确调控Akt活性可为临床治疗炎症相关疾病、肿瘤以及克服恶性肿瘤耐药提供新途径.

    恶性肿瘤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