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音乐创作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音乐创作
音乐创作

徐沛东

双月刊

0513-2436

010-84921442 84921443

1000195

北京市海淀区信石口路65号中间建筑一区310

音乐创作/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音乐艺术专业刊物。以五线谱形式发表音乐创作作品,包括各种题材和风格的独唱、重唱、合唱曲以及钢琴曲和民族器乐曲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张千一交响诗篇《长城》之音乐修辞解析

    安鲁新
    101-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作曲家张千一的新作——交响诗篇《长城》进行音乐创作层面的分析,主要涉及音乐谋篇的个性化思维与特点,主导动机的家族性衍化与贯穿,以及音乐修辞的戏剧性与交响性等方面,最终揭示出作曲家以长城为主题的音乐艺术升华之笔法.

    交响诗篇《长城》张千一音乐修辞主导动机戏剧性交响性

    交响诗篇《长城》音乐创作思维与技法探究

    姜芷若
    12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响诗篇《长城》是作曲家张千一、词作家屈塬共同创作的一部以"长城"为题材的大型音乐作品.本文通过对作品的题材内容与体裁结构、素材运用与内容表达、声乐与乐队的写法等方面的分析,探究作曲家的创作思维与技法运用,进而深入挖掘和总结作曲家在该作品创作中的突破点.

    体裁结构素材运用合唱复调

    弘扬新时代长城精神 勇担新征程光荣使命交响诗篇《长城》的五度精彩演出及作品发表

    朱为中
    135-139页

    延安时期管弦乐创作的中国式特征探赜

    张智军
    140-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延安时期(1935-1948)管弦乐创作思维与技术,借鉴西方古典音乐传统,融合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体现出如生活化的音乐意象、民族化的音响形象、中西融合的结构思维与中西混合的乐队编制等中国式创作特征.它丰富了中国管弦乐创作初期的探索路径,提供了中国管弦乐创作至今的本土化借鉴意义,同时彰显与承载了我国特定时期的民族气质与民族精神,又与新时代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愿景一脉相承.

    延安时期管弦乐创作中国式创作特征

    钢琴曲《努玛阿美》的民族性创作技法

    陈宝禄
    151-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努玛阿美》是作曲家张朝以云南多种民族音乐元素为创作基因,将现代作曲技法与云南民间音乐元素巧妙结合,创作而成的一部具有浓郁民族色彩和鲜明个性特征的钢琴作品.本文聚焦其民族性,通过对民族调式、民族和声、民族器乐及民族舞蹈等元素进行分析,了解作品中蕴含的民族文化,探讨其中的文化表达与思想内涵.

    钢琴曲《努玛阿美》张朝民族音乐元素创作技法

    钢琴曲《空山赋》的"空、散、序、趣"

    杨雯涵
    157-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曲家姜万通的钢琴曲《空山赋》,是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中秉承中国音乐文化传统美学追求的佳作之一.作品通过"赋"的"形散神不散"的笔法,巧妙有序地层层展开,不仅蕴含了至高至深的哲学大道,也充满了灵动雅致的艺术意趣,是一部难得的优秀作品.笔者通过演奏体验和乐谱分析,从"空、散、序、趣"四个方面对该曲进行总结凝练.

    《空山赋》音响构成结构方式发展逻辑艺术意趣

    歌剧《山茶花开》的剧情结构与创作特征

    徐恩煊
    163-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剧情结构与创作特征这两个维度对歌剧《山茶花开》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其在民族歌剧创作中的成功经验,为今后的歌剧创作提供一些参考.

    歌剧《山茶花开》剧情结构创作特征

    女声独唱《喀纳斯的月光》的创作与技法

    曹明明
    168-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女声独唱《喀纳斯的月光》是青年作曲家杨一博近年来颇具影响力的一首声乐作品,其内容是对"人间仙境"喀纳斯自然景观的描绘与感悟,进而升华为对各地民族风情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盛赞.文章从歌词的艺术、旋律创作的旋法特征、调性色彩的变化设计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来研析歌曲创作上的一些规律.

    《喀纳斯的月光》歌词艺术旋律创作民族特色调性和声

    勋伯格作品《三重奏》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陈闻琪
    174-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重奏》是勋伯格的最后一部弦乐作品.原始序列采用六音组、二音组结构,使用上不强调十二音序列按次序演奏,而是强调音组的成对出现,凸显核心动机,这对传统十二音作曲法有所突破,甚至出现了非序列因素.作品呈现回旋曲式与三部曲式双重结构态,以原形、变形"巴赫动机"组成"巴赫主题",为全曲提供结构向心力,用多种序列组合方式,结合主复调织体,实现各段落中不同主次乐思的表达需求.文章围绕上述特点,论证勋伯格在《三重奏》中对西方音乐创作传统所追求的乐思可理解性的继承与发展.

    勋伯格十二音作曲法《三重奏》双重曲式继承与发展

    交响诗篇長城——为合唱、独唱与交响乐队而作

    张千一屈塬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