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倪晋仁

双月刊

1005-0930

jbse@iee.pku.edu.cn;jbse@vip.163.com

010-62753153

100871

北京大学老地学楼110室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as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1993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一些优秀青年学者共同创办。本刊编委全部是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并具有高级职称的优秀中青年学者。本刊主反映国内外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尤其是新兴与交叉学科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为从事新兴学科及高技术领域研究的学者提供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发表研究论文的机会。读者对象为国内外从事自然科学特别是交叉学科研究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再生细骨料碳化改性及其对砂浆流变性的影响

    肖建庄邓琪段珍华侯少丹...
    1486-1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再生细骨料(RFA)表面附着大量老砂浆,导致其吸水率和吸水速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所制备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与硬化性能.研究标准碳化和Ca(OH)2预喷洒后再碳化(CH碳化)对RFA品质的影响,旨在揭示取代率与碳化方式对再生砂浆(RM)流变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RFA的吸水时变行为与新拌RM的动态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RFA品质的重要指标.随RFA取代率的提高,新拌砂浆动态屈服应力降低,30min内塑性黏度增长率提高显著;碳化能提升RFA的品质,改善所制备RM的流变性.相对标准碳化,CH碳化后RM的动态屈服应力与塑性黏度在30min时分别降低26.6%、25.1%,其动态屈服应力与塑性黏度30min内的增长率分别降低50.0%、83.5%;碳化改性后RM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得以提升.

    再生砂浆再生细骨料碳化改性吸水时变流变性

    悬吊装配式竖井自动化掘进工法地层变形沉降实测及数值模拟分析

    张振光周洁徐杰李泽垚...
    1496-1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垂直竖井沉降掘进工法(VSM)是一种通过机械臂在水下对地层进行摆幅开挖并同时进行预制管片拼装作业的下沉式竖井掘进施工新方法.以上海竹园白龙港污水连通管工程为背景,综合对比分析理论计算、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结果,从而对VSM施工技术在上海软土地区首个工程案例进行系统性技术分析.现场实测表明,VSM掘进开挖引起的最大地表沉降为15.2mm,最大水平位移为3.74mm,竖井开挖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范围约为30m;相比于传统的地下连续墙下的基坑开挖施工,该工法对上海软土地层的适用性较强.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VSM竖井施工过程中地层沉降变形、土压力变化、竖井失稳与突涌风险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讨论了数值模拟结果与基坑理论计算、现场实测结果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流固耦合、弹塑性模型、莫尔-库伦准则、比奥固结模型进行的数值计算可有效对VSM竖井施工进行仿真模拟;VSM竖井整体开挖的过程中,井底稳定性安全系数皆大于1.8,整体发生土体失稳、井底突涌的风险性非常小.最后对VSM施工技术对工程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并为未来其他实际工程的变形控制提出应对方案与合理化建议.

    竖井掘进预制结构水下施工地表沉降变形监测工程扰动土压力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