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评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评鉴
艺术评鉴

宋世琴

月刊

1008-3359

cnyysk@126.com cnyysk@163.com

0851-6765265

100055

贵州省贵阳市科学路66号

艺术评鉴/Journal Art Evaluation
查看更多>>《音乐时空》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审批的音乐艺术类专业期刊,主管单位:贵州省文联;主办单位:贵州省文联,编辑单位:《音乐时空》编辑部;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3359,国内统一刊号:CN 52-1125/J ,邮发代号:66-5; 本刊坚持音乐的艺术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可读性、学术性为一体。以贴近大众生活、追求高雅精品、弘扬民族文化、培养青年音乐创作人才为己任。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反映国内外乐坛在创作、表演、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最新动态及成果;是一家富有浓郁时代气息和鲜明地方色彩的省级音乐艺术类专业期刊,栏目多样,赏读性强,是新老音乐爱好者的园地,音乐青年的摇篮。 本刊 贵州编辑部电话:0851-6765265 北京编辑部电话:010-52882435 主编手机:13765141455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新媒体时代下湖湘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新途径探索

    蔡卓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时代为湖湘传统音乐文化传承提供了新途径。湖湘音乐文化历史悠久,价值显著,但面临传承人才匮乏、市场认知度低等问题。本文探索了新媒体时代下传承湖湘音乐文化的新方法,包括数字化保存与在线展示、教育推广与互动体验、跨界融合与创新发展、社交媒体与短视频营销,以及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等,提高湖湘传统音乐文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促进其传承与发展。

    新媒体时代湖湘传统音乐文化传承新途径

    曲牌[万年欢]之流变

    岳小琳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曲牌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极为重要的构成元素。[万年欢]是我国一种古老的词牌兼曲牌,不仅在昆曲、京剧等戏曲剧种中被广泛使用,也出现在山东梆子等地方剧种中,甚至在某些民族器乐曲目中也能找到他的踪迹。各《万年欢》曲谱之间都存在丰富多样的变化。本文在追溯《万年欢》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历史演变过程及其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运用。

    曲牌[万年欢]源起衍变应用

    甘肃民勤小曲戏数字化保护研究

    许珊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通过与数字媒体的结合,开辟出文化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数字化战略的实施不仅赋予民间戏曲新的生命力,更为中华文化的数字化资源共享提供了机遇。甘肃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勤小曲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是当地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笔者深入的实地调查经验和对相关文献资料整理,探讨新媒体背景下民勤小曲戏的传播与保护策略。

    民勤小曲戏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传承保护

    流行歌曲创作中"人声器乐化"现象初探

    查文鑫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年,国内外在流行音乐创作领域里,"人声器乐化"成为流行音乐创作中一种较为普遍的艺术现象。该现象最早可追溯至歌剧时期。作曲家在创作时将音域控制在人演唱轻松驾驭的音区,将人声作为音乐作品的一部分,运用"器乐化"思维进行创作,给予大众全新的视听感受。本文将通过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两个层面,分析国际与国内的"人声器乐化"歌曲,从而在作曲技法上得出一定的经验总结,并结合当前宏观的社会背景,全面探析今后流行音乐创作的发展趋势,挖掘更深层次的多样性文化审美,阐述"人声器乐化"现象多方面的意义。

    "人声器乐化"审美文化创作特点

    音乐作曲形式美的组合法则探究

    靳文玉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作曲中的形式美对于作品的内在结构和整体完整性至关重要。它不仅确保了音乐作品的组织性和连贯性,使其更容易被理解和欣赏,而且显著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精心设计的形式美,作曲家能够深刻地传达情感并引起听众的共鸣。此外,形式美对于提升作品的整体品质具有决定性作用,那些具备良好结构美感的作品往往更能够吸引听众并获得成功。形式美不仅是对技术的要求,更体现了对艺术的追求,它是音乐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本文探讨了形式美在增强音乐结构、提高表现力和整体品质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音乐作曲形式美组合法则音乐教育

    秧歌与花鼓关系初探——以"宝山地秧歌"与"陈官短穗花鼓"为例

    刘耀琳胡孜阳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起源和不同艺术形式的关系是艺术研究的核心和关键性问题。秧歌与花鼓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中两种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秧歌作为汉族民间舞蹈的一种形式,广泛流传于我国北方地区,深受群众喜爱;花鼓舞也是一种广泛流传的舞蹈形式,尤其在南北方交汇地区备受青睐。秧歌和花鼓都以鼓作为伴奏乐器,这两个民间舞蹈形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本文就其两者溯源及其关系问题进行探析。

    "宝山地秧歌""陈官短穗花鼓"艺术形式联系发展

    具象与抽象——郑艺油画语言的疑说再辩

    曹阳赵梦雪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郑艺是中国当代杰出的写实油画家之一,其作品中透露出的对东北黑土地浓烈的热爱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人文内涵,使他成为一位不折不扣的乡土现实主义绘画大家。然而,郑艺本人却称其绘画是抽象的。由此,本文试图以郑艺诸多"纪念碑式"的绘画作品为案例,从其油画作品的形式语言切入,结合艺术家本人的从艺经历,进行深入分析,尝试挖掘出这些作品中所谓"抽象"背后所蕴含的深刻精神文化内涵以及其中闪耀的人性光辉。

    郑艺油画语言具象抽象乡土

    21世纪以来李嵩《骷髅幻戏图》国内研究综述

    董阳星月
    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嵩是南宋的著名画家,其《骷髅幻戏图》的画意之谜从古至今争议不断。国内学者们经过多年的研究接力,从图像学、隐喻、宗教、钤印、鉴藏、比较研究等角度对《骷髅幻戏图》展开了深入探讨,学术成果颇丰,对于往后之研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然而,相关的研究方法仍有待与时代跟进,诸多可深入研究之点面亦有待挖掘。本文主要对 21 世纪以来李嵩《骷髅幻戏图》的国内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骷髅幻戏图》李嵩研究综述

    浅析木刻套色版画的艺术魅力——朱世伟套色木刻特点

    冯容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套色木刻是木刻版画的一种类型,它是在原有黑白木刻版画的基础上,加上多种颜色套色而制作。朱世伟近年来的套色木刻艺术作品以戏曲表演为表达题材,立足于传统文化,在画面中用绝版套色木刻技法呈现内心世界,体验戏曲表达和客观存在的矛盾统一,因而人物和场景打破了现实的时空限制,穿插以花为代表的视觉符号,自由融合。其作品技法精湛、表达角度独特、有较高的艺术品位。贵州本土戏曲在朱世伟的版画中获得新的艺术呈现,作品体现出强烈的地域性、时代性、艺术性,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为中国当下版画创作走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参照。

    版画套色木刻正安马马灯傩戏繁花视觉语言

    钢琴即兴伴奏在群众音乐文化工作中的实用价值

    付荔力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琴即兴伴奏不仅能够展示演奏者的个性和水平,而且能够适应不同的表演场合和需求,为演唱者或者其他乐器提供灵活的音乐支持。本文以贵州文艺人才培训交流中心群众音乐文化实际工作为例,从丰富和引导演唱、调整节奏和节拍、创造和改编作品、填补音乐缺失和引导集体合唱五个方面探讨了钢琴即兴伴奏在群众音乐文化工作中的实用价值。

    钢琴即兴伴奏群众音乐文化工作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