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评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评鉴
艺术评鉴

宋世琴

月刊

1008-3359

cnyysk@126.com cnyysk@163.com

0851-6765265

100055

贵州省贵阳市科学路66号

艺术评鉴/Journal Art Evaluation
查看更多>>《音乐时空》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审批的音乐艺术类专业期刊,主管单位:贵州省文联;主办单位:贵州省文联,编辑单位:《音乐时空》编辑部;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3359,国内统一刊号:CN 52-1125/J ,邮发代号:66-5; 本刊坚持音乐的艺术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可读性、学术性为一体。以贴近大众生活、追求高雅精品、弘扬民族文化、培养青年音乐创作人才为己任。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反映国内外乐坛在创作、表演、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最新动态及成果;是一家富有浓郁时代气息和鲜明地方色彩的省级音乐艺术类专业期刊,栏目多样,赏读性强,是新老音乐爱好者的园地,音乐青年的摇篮。 本刊 贵州编辑部电话:0851-6765265 北京编辑部电话:010-52882435 主编手机:13765141455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南昌海昏侯墓出土钲及扁钟研究

    刘健婷唐杰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西省南昌市海昏侯墓乐车库出土四件青铜乐器,其中,M1:1368号和M1:1369号的定名问题在学界引发热议。已有观点认为,这两件青铜乐器为同一乐器,但乐器定性究竟为铙、甬钟,还是镯,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对二者器表特征进行深入剖析,并结合乐器属性判断,认为上述两件乐器应为不同种类,青铜乐器M1:1368号为钲,M1:1369号为扁钟。

    海昏侯墓青铜乐器器表特征

    辽宁地域文化在当代美术中的跨文化表达

    梁锐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或地区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形态,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辽宁地域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在中华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当代美术领域,辽宁地域文化的跨文化表达不仅丰富了美术创作的内涵和形式,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本文旨在探讨辽宁地域文化在当代美术中的跨文化表达。通过对辽宁地域文化的深入挖掘,结合当代美术创作实践,分析艺术家如何将地域文化元素创造性地融入作品中,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同时,本文也探讨了跨文化表达在当代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及其意义,以进一步思考地域文化与当代美术之间的互动关系。

    辽宁地域文化当代美术跨文化表达艺术语言创作实践

    鄂皖边界黄梅戏民俗生态实情与重建策略

    宋瑾胡承忠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探讨黄梅戏在鄂皖边界民俗生态环境中的演变动因和历程,以及黄梅戏与其存身民俗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思考如何通过现代民俗生态环境来振兴黄梅戏传统文化,乃至通过黄梅戏文化保护来推进多元、和谐、均衡的新民俗生态环境建设。

    黄梅戏鄂皖边界民俗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背景下"羌族非遗舞蹈"创新性发展路径研究

    马琳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保护和传承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非遗项目,成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梳理了现有非遗名录内羌族传统舞蹈的类型,进而从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三个角度分析了羌族非遗舞蹈在助力乡村文明、促进乡村繁荣和构建乡村和谐方面的独特价值;然后针对文化流失与原生态变形、传统场域流失与时代变迁等问题,从与乡风文明建设融合、与农文旅产业联动、与现代科技融合、与市场衔接等方面提出创新性发展路径。这些路径不仅有助于推动羌族非遗舞蹈的活态传承与可持续发展,也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民族文化振兴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乡村振兴羌族非遗舞蹈创新性发展发展路径文化传承

    民族声乐演唱中技巧和情感的融合探究

    张雨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文化自信的提升,公众的艺术审美水平亦随之提高,使得我国声乐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民族声乐,作为声乐艺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尤为显著。民族声乐不仅强调演唱技巧的精湛运用,更注重深情的情感表达。现代民族声乐以汉语为基础,融合多种唱法,巧妙地使用方言和肢体语言等艺术手法,极大地提升了声乐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舞台表现力。本文主要分析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技巧和情感的融合策略,丰富演唱者的声乐技巧,并提升其舞台表现力,加深演唱者对现代民族声乐的理解,促进现代音乐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民族声乐演唱技巧情感融合

    "钢琴伴奏"对合唱艺术表现力的影响与塑造

    杨崇军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钢琴伴奏"在合唱艺术表现中的关键作用,分析了其对和声、节奏、情感、动态和音色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塑造合唱表演的方法。"钢琴伴奏"不仅为合唱团提供了音乐支持,还增强了表演的艺术表现力,丰富了音乐的层次与情感的深度。然而,与此同时,这也带来了挑战,它需要合唱团与钢琴伴奏者密切合作和协调。因此,钢琴伴奏者要与合唱艺术表演者紧密合作,以为观众提供良好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钢琴伴奏合唱艺术艺术表现力协同合作

    书契于妙之道——论虞世南《笔髓论》中的书法创作观

    范晓萱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虞世南以遒劲疏朗、刚柔并济的楷书作品垂范后世,其书法理论也多为后代所品读,如《笔髓论》《书旨述》等作品,这些作品集中反映了虞世南对书法艺术的主张与见解。本文以虞世南的《笔髓论》为切入点,结合其书法作品,分析其心手感通观、法象自然观、立象破象观的书法创作观,以及蕴含其中的"冲和"美学思想。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书契于妙的方法。

    虞世南《笔髓论》书法创作观

    当代国画中青海少数民族人物形象审美探析

    黄文之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当代国画中青海地区少数民族人物形象的艺术表现和审美价值,分析了当代艺术家如何在作品中融合青海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元素和社会背景,揭示了这些人物画的深层文化意义和其在现代艺术语境中的创新表达方式。通过研究,不仅拓宽了对国画艺术表现力的认识,也为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艺术和文化视角,增进了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

    当代国画青海少数民族中国人物画审美探析

    草书书风与当代创作研究

    黄照飞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草书作为中国书法的重要艺术形式,起源于秦汉时期,并在魏晋时期逐渐成熟。它以简约、流畅的笔画和丰富的墨色变化为特点,具有极强的表现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草书发展经历了从实用到艺术的转变,并在唐代达到繁荣高峰。宋代以后,草书创作更加注重个性化表达,书法家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出各自的风格。在当代,草书创作继承了传统精髓,同时也在形式和材料上进行创新。书法家们通过探索形式的多样性,如拼接和打破传统章法的手法,以及运用现代构图理念,为草书作品增添了现代艺术的美感。此外,当代书法家还注重挖掘和展现草书背后的文化底蕴,使作品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草书创作草书风格当代草书

    绘画创作中的模因进化现象

    张靖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绘画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其创作过程中蕴含了丰富的模因进化现象。模因作为文化传递的基本单位,在绘画创作中不断演变与发展,影响着艺术家的创作思路与表达方式。本文通过深入探讨模因进化在绘画创作中的体现,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揭示了模因进化对绘画艺术发展的推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模因进化不仅丰富了绘画作品的内涵,还促进了绘画风格的多样化和创新。

    绘画创作模因绘画风格进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