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评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评鉴
艺术评鉴

宋世琴

月刊

1008-3359

cnyysk@126.com cnyysk@163.com

0851-6765265

100055

贵州省贵阳市科学路66号

艺术评鉴/Journal Art Evaluation
查看更多>>《音乐时空》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审批的音乐艺术类专业期刊,主管单位:贵州省文联;主办单位:贵州省文联,编辑单位:《音乐时空》编辑部;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3359,国内统一刊号:CN 52-1125/J ,邮发代号:66-5; 本刊坚持音乐的艺术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可读性、学术性为一体。以贴近大众生活、追求高雅精品、弘扬民族文化、培养青年音乐创作人才为己任。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反映国内外乐坛在创作、表演、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最新动态及成果;是一家富有浓郁时代气息和鲜明地方色彩的省级音乐艺术类专业期刊,栏目多样,赏读性强,是新老音乐爱好者的园地,音乐青年的摇篮。 本刊 贵州编辑部电话:0851-6765265 北京编辑部电话:010-52882435 主编手机:13765141455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詹建俊油画作品《起家》:艺术表现手法的创新与探索

    王换青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深入分析了詹建俊油画作品《起家》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在当代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对其作品的背景、艺术风格、特点、情感表达以及构图和色彩运用的详细解读,本文揭示了詹建俊油画作品《起家》如何巧妙结合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深刻再现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青年建设边疆的生活场景和时代精神。同时,文章还探讨了《起家》对当代油画艺术的影响,以及其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强调了该作品在激发青年艺术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方面的重要作用。

    詹建俊《起家》现实主义艺术教育时代精神

    斯克里亚宾《普罗米修斯》(Op.60)曲式结构探析

    王峥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普罗米修斯》(Op。60)作为斯克里亚宾晚期音乐作品的代表与起始,其不仅预示着斯克里亚宾晚期创作对传统音乐突破的写作手法,也体现着对传统音乐多方面的继承。本文以相关曲式理论为依据,从其独特的和声体系及创作手法,探析其曲式结构并解读其"传统"与"非传统"结构思维。

    斯克里亚宾《普罗米修斯》奏鸣曲式"传统"与"非传统"

    文旅融合背景下对鲁西南鼓乐文化的探究

    姜衡张蕾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文旅融合的背景出发,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上,以鲁西南鼓乐文化为例,分析了鼓乐文化的艺术形态与价值,提出了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鼓乐文化的创新路径,为鲁西南鼓乐文化与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路与方法。本文介绍了鼓乐文化的艺术特征和价值,然后着重论述了鼓乐文化在与旅游相结合过程中的创新,同时,本文还提出了加强鼓乐文化教育与传承的策略。

    文旅融合鲁西南鼓乐传统文化

    室内乐重奏中长笛的艺术色彩研究

    刘超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室内乐是一种精致的音调艺术,属于乐器演奏中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室内乐相较于大型交响乐队而言,其在声部结构、力度、演奏技术、情感表达等方面,具有更为精细、严谨的要求,且注重团队之间的配合,对于个人能力的锻炼和提升有诸多裨益。长笛是木管类乐器中更具歌唱性的乐器,因其独特的音色在室内乐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对室内乐及长笛在室内乐中的演变与音色研究,针对长笛在室内乐中的组合形式展开长笛音乐艺术色彩的讨论和分析。

    室内乐长笛重奏音色表现形式

    音乐审美经验在音乐表演艺术中的应用意义及其培养策略研究

    陈俊言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审美经验在音乐表演艺术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够提升音乐审美的品质,积累丰富的音乐表演知识,还能够增加音乐创作者的内在修养,从而更好地呈现音乐美的价值。本文在探讨具备音乐审美经验对音乐表演艺术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接受审美教育、注重实践参与、扩展学习范围、加强反思与交流、主动创新实践及结合现代科技等多维度的培养策略。

    音乐审美经验音乐表演艺术培养策略

    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及对音乐发展的推动作用研究

    刘延渌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史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音乐的过去,理解音乐与社会、文化、政治等因素的相互关系,同时也为音乐的未来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启示。民族音乐作为世界音乐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各民族独特的历史记忆、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还以其丰富的音乐语言和表现形式,为音乐史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灵感。本文主要探讨民族音乐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文章通过阐述民族音乐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其对音乐发展的推动,强调了民族音乐在传承文化、促进交流、激发创作等方面的不可或缺性,从而推动音乐艺术朝着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

    民族音乐音乐史传承文化

    玉树称多县藏族伊舞和卓舞探析

    刘雅欣
    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伊舞和卓舞是玉树藏族地区典型的舞蹈形式,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时期,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社会乐舞表演的痕迹。本文以称多县的伊舞和卓舞为例,从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入手,深入挖掘当地舞蹈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研究将从生成语境、艺术特征、继承与发展等方面分析伊舞和卓舞,比较两者在艺术特征中的差异,并从社会功能、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等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称多县藏族伊舞和卓舞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对该地区代表性舞蹈种类的发展及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为藏族舞蹈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思路。

    玉树藏族地区伊舞卓舞舞蹈文化传承

    中阮演奏作品的艺术特征及作品赏析

    庆格乐
    104-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深入探讨中阮的艺术特征及其演奏作品的艺术价值,本文综合分析了中阮的音色特征、演奏技巧及表现力,并通过代表性作品《梅花三弄》和《阳春白雪》的赏析,揭示了中阮音乐的传统与现代交融之美。研究显示:中阮不仅在技术上具有独特的演奏方法,其音乐表现力亦能深刻传达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同时,中阮在现代音乐创作中也展现了应用潜力,为其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中阮艺术特征演奏技巧代表作品赏析

    筝在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中对传统元素的运用研究

    庄凯悦
    110-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筝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古筝在中国现当代音乐作品中被大量运用,不仅在音乐体裁上有所突破,而且在乐器使用的切入点与目的性上也展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本文将以古筝对传统元素移植的手段为切入点,探求传统音乐题材、传统曲式结构、传统旋律曲调在现当代作品中的使用方式及其意义,同时也从器乐化的角度分析古筝在其中的功能地位。

    古筝传统元素中国现当代音乐音乐创作

    关于张朝钢琴独奏作品《中国之梦》的演奏分析

    崔馨文
    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琴独奏作品《中国之梦》通过深刻的声音变化讲述中国故事,使西方钢琴与东方韵律完美结合,展现作品深刻的内涵和创作者的胸襟志向。本文主要阐述《中国之梦》作品的创作背景,从旋律、结构与和声等层面,分析作品的创作特点,并诠释张朝作品演奏中所展现的乐器理念和演奏技巧。研究结果表明,张朝在演奏期间使用了震音触键、跳跃的和弦连接等技巧,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韵律之美。

    钢琴独奏《中国之梦》演奏技巧乐理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