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评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评鉴
艺术评鉴

宋世琴

月刊

1008-3359

cnyysk@126.com cnyysk@163.com

0851-6765265

100055

贵州省贵阳市科学路66号

艺术评鉴/Journal Art Evaluation
查看更多>>《音乐时空》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审批的音乐艺术类专业期刊,主管单位:贵州省文联;主办单位:贵州省文联,编辑单位:《音乐时空》编辑部;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3359,国内统一刊号:CN 52-1125/J ,邮发代号:66-5; 本刊坚持音乐的艺术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可读性、学术性为一体。以贴近大众生活、追求高雅精品、弘扬民族文化、培养青年音乐创作人才为己任。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反映国内外乐坛在创作、表演、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最新动态及成果;是一家富有浓郁时代气息和鲜明地方色彩的省级音乐艺术类专业期刊,栏目多样,赏读性强,是新老音乐爱好者的园地,音乐青年的摇篮。 本刊 贵州编辑部电话:0851-6765265 北京编辑部电话:010-52882435 主编手机:13765141455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资本运作与文化跃迁:清代徽商推动乱弹戏宫廷化的动力机制

    黄琼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布迪厄的多维资本理论为框架,全面分析了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符号资本在戏曲传播中的相互转化和具体运作机制,揭示了徽籍盐商如何通过四种资本推动乱弹戏由扬州进入宫廷。以江春等人为代表的徽籍盐商,通过大量资本投入组建壮大戏班,促使地方声腔实现自下而上的传播。案例研究扩展了布迪厄资本理论在文化传播领域的应用,表明资本的多维运作是戏曲跨地域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京剧乱弹戏中国戏曲戏曲传播徽藉盐商

    音乐与影像结合叙事的美学探讨

    李建毅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影音乐因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在电影中成为无比重要的角色,自电影从单纯的影像叙事走向视听叙事,音乐与影像在叙事上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影响,为电影在叙事层面上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催生出独立属于电影音乐的美学意义。本文首先介绍在媒介和技术变化下,音乐参与电影叙事的历史变迁,其次介绍音乐进入电影后所形成的电影音乐有何特性,以及音乐与影像组织形态的特点,最后延伸音乐与影像在电影叙事层面上所产生的美学作用,进而对电影音乐其美学规律及其独特性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电影音乐叙事美学音画关系

    于都县客家仪式乐班考察与研究——以"甑笊舞"仪式中的乐班为例

    何厚伟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于都县客家仪式中的乐班,承载了本地区重大的礼仪活动,诸如婚丧嫁娶、庙会、节庆等。笔者考察了该地区银坑村"甑笊舞"的仪式过程,记录了该仪式的乐班奏乐情况。本文基于文化生态视角,从音乐角度关注其人其乐,对乐班人员的构成、演奏形式、技艺传承、曲牌多元化等问题进行分析,考察其人其乐是如何在国家与社会变迁的文化生态环境中生存,进而整体把握乐班的生存实况。

    于都客家乐班曲牌文化生态

    非遗保护语境下沁州三弦书的传承路径探析

    魏嘉欣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成为重要议题。传统音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沁州三弦书作为山西地区独特的民间说唱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音乐韵律、生动的表演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在非遗保护的大潮中,探索沁州三弦书的传承路径,不仅是对这一文化瑰宝的尊重与守护,更是对中华民族多样性文化生态的丰富与发展。本文以沁州三弦书为例,探讨非遗保护语境下活态非遗曲艺项目沁州三弦书的传承路径,分析其现状、问题及解决策略。

    非遗保护非遗曲艺沁州三弦书传承路径

    二人转的多重艺术表达

    任涵琪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人转,作为民间艺术的瑰宝,在学术界存在不同观点。它既蕴含了曲艺的艺术形式,又兼具戏剧及歌舞的艺术特点。文章通过对二人转历史渊源与艺术特色的深入挖掘,探讨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及其与戏曲、民间歌舞、曲艺之间的内在关联。经深入研究发现,二人转不仅吸收了戏曲的音乐元素与舞台编排技巧,还展现了民间歌舞的质朴与活力,更在表演形式上借鉴了曲艺的灵活多变。尽管二人转在音乐旋律、表演风格及主题内容上与传统曲艺和戏曲存在差异,但它却巧妙地融合了这三者的艺术特色,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形式。

    二人转戏曲歌舞曲艺

    武安平调落子的表演现状

    柏昆俭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安平调落子是邯郸地区的地方性戏曲,由平调和落子所组成,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其艺术特征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有所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剧目、脸谱、场面和行当中,每个行当也随着一些代表性艺人的更替,表现出新的艺术特征。以每个行当的代表性演员所唱曲目的曲谱为依据,分析其所表现出的唱腔特征,更能深入地分析这一剧种当下的表演现状和艺术发展趋势。

    武安平调落子艺术特征行当表演现状

    唐宋时期巴蜀美术与中原地区的互动与融合

    肖雪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宋时期的巴蜀地区,在经历了政权更迭、社会转型、伦理道德的重建以及文化典范的树立后,在艺术领域迎来了发展的又一高峰。这一时期的巴蜀美术不仅积极吸纳中原地区的艺术精髓,而且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更是将巴蜀的文化特色融入其中。在山水画领域,它体现了本地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貌;在道释人物画上,它推动了跨地域的艺术传播;在花鸟画方面,它形成了"黄家富贵"的审美意趣;在绘画思想上,它形成了蜀中文士苏轼提出的"士人画"理论,更是成为中国文人画影响深远的理论基础。由此可见,唐宋时期的巴蜀美术逐渐从政治场域的边缘走向文艺场域的中心,在地域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中塑造了中国画坛的多维面貌。

    唐宋时期巴蜀美术文化交流艺术互动

    论吕纪花鸟画的空间表现

    吴笑天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界定与阐释中国传统绘画空间入手,分析吕纪对中国传统绘画空间的继承和发展,探讨吕纪在花鸟画中的空间表现以及其花鸟画空间意识的成因,论述吕纪花鸟画的空间表现对后世的影响。这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吕纪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价值,为当代绘画创作提供有益思索。

    吕纪花鸟画空间表现艺术价值

    贺友直连环画艺术对当代中国漫画创作的启示

    马玉萍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贺友直是 20 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中国连环画画家之一。本文回顾了贺友直的艺术探索之路,着重分析了其艺术风格发生转变的原因及表现,并从贺友直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深入生活""勇于创新"及"叙事为王"等创作启示。同时,文章探讨了当下中国漫画存在的原创力不足、质量不高及国际化程度不够等问题,以期贺友直的艺术创作能为中国漫画创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连环画贺友直中国漫画艺术探索

    塞尚绘画语言表现及其影响研究

    谭玉辉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塞尚作为"现代艺术之父",他的出现影响了整个西方绘画艺术的进程,其以独特的视觉和创新精神打破了传统的绘画思维,形成了自己的绘画语言。本文以塞尚的艺术思想作为出发点,对其思想形成过程进行论述。文章重点从造型、色彩和空间三方面来研究塞尚绘画语言的表现形式及特点,并进一步阐述塞尚艺术思想对后期艺术带来的影响。塞尚开创性的艺术思想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他对现代艺术思想的形成,特别是对立体主义绘画的出现有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塞尚绘画语言的研究,以期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绘画艺术由立体到平面、由具象到抽象的现代艺术思想的影响与转变。

    塞尚现代艺术绘画语言后印象派西方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