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评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评鉴
艺术评鉴

宋世琴

月刊

1008-3359

cnyysk@126.com cnyysk@163.com

0851-6765265

100055

贵州省贵阳市科学路66号

艺术评鉴/Journal Art Evaluation
查看更多>>《音乐时空》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审批的音乐艺术类专业期刊,主管单位:贵州省文联;主办单位:贵州省文联,编辑单位:《音乐时空》编辑部;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3359,国内统一刊号:CN 52-1125/J ,邮发代号:66-5; 本刊坚持音乐的艺术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可读性、学术性为一体。以贴近大众生活、追求高雅精品、弘扬民族文化、培养青年音乐创作人才为己任。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反映国内外乐坛在创作、表演、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最新动态及成果;是一家富有浓郁时代气息和鲜明地方色彩的省级音乐艺术类专业期刊,栏目多样,赏读性强,是新老音乐爱好者的园地,音乐青年的摇篮。 本刊 贵州编辑部电话:0851-6765265 北京编辑部电话:010-52882435 主编手机:13765141455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唢呐起源的探析

    郑杰修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围绕唢呐起源的猜想展开探讨。首先,提出了唢呐起源的命题,指出唢呐在中国的起源时间尚未有定论。其次,分析了唢呐发展历程中与历史记载所存在的时间错位现象,并尝试从号角演变的角度来探究唢呐的起源。同时,也讨论了乐器在历史长河中消失与记载缺失的常态现象。最后,基于历史与学术的综合考量,提出了"唢呐起源于中国"的推测。

    唢呐演奏唢呐起源传统乐器吹打乐非遗

    论客家山歌在新时代下的美学价值及创新发展

    杜伟祥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客家山歌在新时代下的美学价值及创新发展。首先,本文阐述了客家山歌形成过程中所具有的古代汉文学修辞美、客家先民乐观向上的情趣美、客家先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品质美、客家话的语言美、客家先民以美化人的美育观的美学烙印;其次,从客家山歌的节奏美学特征、旋律美学特征、歌词美学特征三方面分析了新时代客家山歌的音乐美学特征;再次,提出演唱客家山歌要把握的三个美学特征,即:方言的美、风格的美、呼吸自然的美三个维度;最后,从曲式结构创新、旋律走向创新、歌词结构创新、配器创新、传播途径创新五个方面探讨客家山歌的创新发展。

    客家山歌节奏旋律传播

    歌剧选段《仰长天,泪如雨下》演唱风格分析

    苏丹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歌剧选段《仰长天,泪如雨下》出自中国民族歌剧《党的女儿》,是剧中主要角色七叔公的一首咏叹调。该选段出现在歌剧的第一幕,同时也是七叔公这个人物形象在剧中的第一次亮相。这首作品通过西洋作曲技法与中国戏曲板腔体的融合,赋予了七叔公这一人物形象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描绘了其基本性格特点,刻画了其复杂的内心世界。它展示了七叔公悲愤、无助却又坚定的革命信念,同时也为歌剧中后续人物性格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中国民族歌剧歌剧选段板腔体演唱风格分析

    徐州剪纸艺术研究

    佟彤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剪纸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在我国南北地区都有各自的剪纸文化。剪纸是通过布局、配色、造型,配上精巧的剪刻艺术,来表现丰富的生活内容,反映人民群众的所思所见、喜怒哀乐。徐州剪纸是江苏地区著名的手工艺,以民间艺人王桂英为代表的剪纸艺人,善于将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融入剪纸中,使剪纸具有叙事性,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美。本文主要对徐州剪纸的历史、题材、表现形式、视觉效果以及图像叙事方式等进行研究。

    徐州剪纸图像叙事王桂英剪纸

    山东锣鼓乐研究概览与评析

    郑旭峰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笔者所能检索的现有文献为基础,剖析了我国传统音乐中山东锣鼓乐这一民间器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涵盖历史、音乐形态,以及文化内涵等多个角度,进行了一些总结与探讨,以期为锣鼓乐研究提供借鉴。

    锣鼓乐山东锣鼓中国传统音乐

    李斯特《浮士德交响曲》格雷卿主题研究

    苏子涵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19世纪歌德的诗剧《浮士德》以其极高的文学性与哲理性受到许多作曲家青睐,李斯特据此创作的《浮士德交响曲》也成了标题音乐的代表之作。本文基于歌德诗剧与李斯特交响曲对格雷卿形象塑造的不同,以格雷卿主题为切入点,从标题音乐的角度分析格雷卿主题的特征、主题变形及贯穿背后的隐喻,以及其与浮士德和梅菲斯特主题间的联系,试图对作品的内涵进行解读,探究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并挖掘格雷卿背后女性形象塑造的文化内核和精神内涵。

    浮士德交响曲标题音乐主题变形永恒女性

    新时代音乐与乐府诗关系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刘子涵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随着音乐学和乐府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音乐与乐府诗之间关系的研究已成为热点。研究者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基于多视角的思考与探讨,展开了多主题的问题讨论,不断推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音乐学与乐府学研究的现状及趋势,推动了音乐与乐府诗领域具有创新意义的发展。当然,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进程中,音乐与乐府诗研究在范式反思、研究问题聚焦、研究资料发掘等方面仍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新时代音乐乐府诗多学科交叉

    古诗词的现代转化——从音乐创作视角看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陈珂周峰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从音乐文学视角深入探讨古诗词在现代的转化,分析传统与现代元素如何交融共生。通过对众多现代音乐文学作品的研究,本文揭示了古诗词的内在价值在当代音乐文学创作中的延续与创新,为音乐文学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古诗词音乐创作音乐文学古诗词艺术歌曲

    书法与篆刻艺术之美分析

    叶立文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书法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更是一门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书法与篆刻的兴盛与发展深受中华文化的滋养和熏陶,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因此,在探讨书法与篆刻之美时,必须深入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基于这一认识,本文主要对书法与篆刻艺术的发展脉络及其各时期的风格特征进行简要梳理,并对其美学价值展开深入探讨。

    书法篆刻艺术之美

    书法艺术中的情感表达与个性展现

    梁利忠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浩瀚的艺术长河中,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字书写的技艺,更是情感抒发与个性彰显的深刻载体。书法家以笔为媒、墨为介,通过点、线、面的巧妙组合,将内心的情感波澜与独特的个性风采,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宣纸之上。这种超越言语的情感表达方式,使得每一幅书法作品都成为作者心灵世界的直接映射,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深邃的艺术哲理。本文主要论述了书法艺术中的情感表达与个性展现。

    书法艺术情感表达个性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