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评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评鉴
艺术评鉴

宋世琴

月刊

1008-3359

cnyysk@126.com cnyysk@163.com

0851-6765265

100055

贵州省贵阳市科学路66号

艺术评鉴/Journal Art Evaluation
查看更多>>《音乐时空》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审批的音乐艺术类专业期刊,主管单位:贵州省文联;主办单位:贵州省文联,编辑单位:《音乐时空》编辑部;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3359,国内统一刊号:CN 52-1125/J ,邮发代号:66-5; 本刊坚持音乐的艺术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可读性、学术性为一体。以贴近大众生活、追求高雅精品、弘扬民族文化、培养青年音乐创作人才为己任。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反映国内外乐坛在创作、表演、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最新动态及成果;是一家富有浓郁时代气息和鲜明地方色彩的省级音乐艺术类专业期刊,栏目多样,赏读性强,是新老音乐爱好者的园地,音乐青年的摇篮。 本刊 贵州编辑部电话:0851-6765265 北京编辑部电话:010-52882435 主编手机:13765141455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舞蹈生态学视域下的江苏睢宁落子舞探研

    张议丹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落子舞",又称"莲花落",是主要流传于江苏徐州睢宁一带的民间舞蹈,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本文以睢宁落子舞为研究对象,运用舞蹈生态学的理论方法,从源流、形态、功能、发展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在尝试挖掘其历史意义的同时,探寻其当代的价值,并在保护与传承的基础上寻找发展睢宁落子舞的有效途径。

    睢宁落子舞舞蹈生态学民间舞蹈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贵州麻山"亚鲁王"苗族吹打乐文化考

    郝亚男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及国家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进程中,亚鲁苗族吹打乐也随着亚鲁王史诗的发掘而繁荣兴盛。笔者通过对亚鲁吹打乐的调研,得出结论:亚鲁吹打乐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的引领、地方政府的全力推进、学术团体的助力,以及与以血缘、地缘、民族性关系为纽带的日常亚鲁王仪式活动的共同促进。此外,纪念仪式以及身体与声音的吹打实践展演,进一步促使亚鲁苗族的共同社会记忆在当下完成重构与集体认同。

    亚鲁苗族吹打乐中国式现代化社会记忆

    汉画盘鼓舞的文本语境蠡测

    梅榆昆胡雅琴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借助舞蹈身体语言学、符号学、图像学等多种研究方法,运用"左图右书"的论证方式,分析汉代女乐歌舞"盘鼓舞"的文本语境。通过解读文本中的相关符号,以及探究其文本形成过程中的社会语境与言辞语境,最终揭示汉代盘鼓舞不仅是技艺高超的俗乐舞代表之作,更是蕴含着道教思想的乐舞,它以形而下的外在舞姿传递着当时人们的意识形态与思想观念。

    盘鼓舞语境道教符号

    笛子艺术在民族音乐中的发展与传承

    徐晶晶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笛子,作为一种古老且特色鲜明的乐器,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民族音乐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悠扬的音色、独特的结构以及丰富的演奏技巧,使得笛子艺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了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探讨笛子在民族音乐中的发展与传承,分析笛子艺术与中国民族音乐的关系,探讨其在传递民族情感、促进文化交流和激发文化自信方面的积极意义,并深入剖析了当前笛子艺术在音乐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对此,本文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对策。

    笛子艺术民族音乐发展与传承策略

    打击乐器在京剧音乐伴奏中的应用分析

    虞涛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打击乐器在京剧音乐伴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通过对京剧音乐伴奏进行研究,探讨打击乐器在京剧中的重要性,分析打击乐器在京剧音乐中的作用,能增强音乐的节奏感和层次感,使其表演更加生动。同时,本文研究不同种类的打击乐器在京剧中的应用,包括锣、鼓、钹等,不同打击乐器能表达不同的情感,为京剧故事情节提供丰富的音乐元素。并探讨打击乐器在京剧伴奏中的技巧。打击乐器演奏需要高超的技巧和协调能力,演员需要与其他乐器和音乐进行紧密配合。因此,打击乐器在京剧音乐伴奏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打击乐器京剧音乐伴奏重要性分析

    古筝协奏曲《远清秋》的音乐分析及演奏特点

    孙语瞳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筝协奏曲《远清秋》由作曲家谢鹏和古筝演奏家赵洁楠共同创作而成。该曲在借用西方创作手法的同时保留了民族特色,蕴含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本文从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展开,分析古筝协奏曲《远清秋》的定调定弦、曲式结构、演奏技法的重点难点以及该曲中古筝与钢琴完美交融的演奏特点。

    《远清秋》古筝协奏曲音乐分析演奏特点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小提琴艺术民族化创作特点及发展趋势

    程辰
    9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提琴艺术传入中国以来,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文化多样性已成为世界艺术交流的重要趋势。而中国小提琴艺术在继承西方古典音乐传统的同时,积极探索融合中国民族文化元素,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本文旨在分析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中国小提琴艺术民族化的创作特点,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小提琴艺术民族化创作特点发展趋势

    泓口丝弦的音乐特征及当代传承

    黄靖博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泓口丝弦作为江苏溧阳市泓口村一带传统的器乐合奏音乐,承载着当地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民间艺术。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根基和独特的音乐风格,使其成为中国音乐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本文主要探讨了泓口丝弦的音乐特征及其在当代的传承情况。通过回顾泓口丝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探究其在当地文化中的地位与意义,分析泓口丝弦的音乐特征,并探讨其中蕴含的民俗元素和地方特色,然后审视当代泓口丝弦传承的现状,分析传承人、乐队组合等方面的情况,以探讨传承泓口丝弦的具体策略。

    泓口丝弦音乐特征传承现状传承策略

    川西红色文化融合高校音乐美育教学的路径研究

    何刚
    109-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西部地区红色文化(以下简称"川西红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该地区是红军长征的重要途经地,也是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地。高校音乐美育课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同时肩负着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红色文化精神的义务。因此本文试图从川西红色文化与高校音乐美育课堂两方面入手,基于丰富的川西红色资源,将川西红色文化、红色音乐、红色故事与高校音乐美育课堂相融合,探索新时代背景下教学模式的契合性与多元性,将美育实践教学模式给予创新性探索。

    川西红色文化地方高校音乐美育路径研究

    普拉提核心力量训练在芭蕾舞教学中的作用

    杨钧涵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普拉提作为一种健身方式,旨在通过专门的器械对深层次核心肌肉进行训练。这是一种看似简单,实则具有一定难度的训练方式。普拉提与传统的有氧耐力训练或是力量训练有所不同,这种训练方式能够显著增强核心肌群的稳定性,其效果是其他训练方式难以企及的。许多国内外运动员在训练计划中也都加入了普拉提。芭蕾舞作为一种对核心力量有着较高要求的舞蹈,加强对其核心力量的训练,能够有效帮助训练者提升芭蕾动作训练的效果。因此,本文围绕普拉提核心力量训练在芭蕾舞教学中的作用展开分析和探讨。

    普拉提核心力量芭蕾舞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