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评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评鉴
艺术评鉴

宋世琴

月刊

1008-3359

cnyysk@126.com cnyysk@163.com

0851-6765265

100055

贵州省贵阳市科学路66号

艺术评鉴/Journal Art Evaluation
查看更多>>《音乐时空》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审批的音乐艺术类专业期刊,主管单位:贵州省文联;主办单位:贵州省文联,编辑单位:《音乐时空》编辑部;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3359,国内统一刊号:CN 52-1125/J ,邮发代号:66-5; 本刊坚持音乐的艺术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可读性、学术性为一体。以贴近大众生活、追求高雅精品、弘扬民族文化、培养青年音乐创作人才为己任。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反映国内外乐坛在创作、表演、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最新动态及成果;是一家富有浓郁时代气息和鲜明地方色彩的省级音乐艺术类专业期刊,栏目多样,赏读性强,是新老音乐爱好者的园地,音乐青年的摇篮。 本刊 贵州编辑部电话:0851-6765265 北京编辑部电话:010-52882435 主编手机:13765141455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美育课程建设——以电影赏析课为例

    于久业
    12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壮大,电影作为一种备受欢迎的艺术形式愈加具有独特的魅力与美育价值。如今,高校美育课程正面临新的变革与挑战,如何让电影赏析课在高校课程中更好地发挥美育作用,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在新媒体环境下,本文从现状分析、实践意义、路径探索等方面,分析了电影赏析课在现阶段高校美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基于此提出了合理化的发展建议。

    电影赏析课高校美育新媒体

    敦煌舞的形态艺术审美特征及其在舞蹈编导专业艺术素材课程中的教育价值与应用

    张海
    129-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敦煌壁画是我国重要的艺术和文化财富,随着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敦煌舞得以重现于世人面前,传承了中国传统美学、继承了唐代乐舞基础、融合了西域民族舞蹈特色的敦煌舞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形态艺术特征,塑造出别具一格且意境翩翩的形象,展现出西域舞蹈的特色风采,并融入中原舞蹈的艺术内涵,准确把握敦煌舞的形态艺术特征才能够有效传承和发展敦煌舞,将敦煌舞以活态传承方式发扬光大。舞蹈素材课程建设要准确把握敦煌舞对舞蹈编导专业学生培养的重要价值,有效探究敦煌舞创新应用于课程建设的高效路径。

    舞蹈编导专业舞蹈素材课程建设敦煌舞

    电影制片人专业化发展的困境与展望

    刘柳
    135-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电影经济的逐渐成熟、投资规模的不断提升、电影产品类型的日益丰富,以及观众观影需求的日渐提升,建立兼具艺术表现和产品观念的电影成为电影制片管理的主要目标。电影制片人的专业化发展成为提升电影工业化水平和推动电影产业强国发展的重要动力。

    电影制片人专业化电影工业化

    论《流浪地球2》中的共同体叙事

    孙铄
    14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 2》中的共同体叙事。共同体叙事是强调集体价值和社会凝聚力的叙事类型,它通过人物塑造、情节编排唤起观众对共同体的向往。科幻电影能够有效地展现共同体形态,并以想象的末日场景促使观众思考共同体的重要性。在人物塑造方面,《流浪地球 2》通过人物多层次的身份归属及"牺牲"情节展现了个人与集体的辩证关系。影片还描绘了后人类共同体(人机、数字生命等)以缓解科技焦虑,反映技术与人性的关系。作为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 2》以共同体叙事回应了当下社会原子化的现状,表达了对未来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想象和向往,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未来方案"。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共同体叙事人类命运共同体

    可能世界视域下的封闭空间电影叙事研究

    杨思瑶
    147-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站在"可能世界叙事学"理论视野,研究封闭空间电影叙事。另外,将其与心理学、戏剧、摄影交叉学科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主要聚焦于研究可能世界叙事学理论对于封闭空间电影的叙事类型、叙事主题、情节进展动力等方面的建设性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引入"可能世界叙事学"这一后现代叙事学理论的新视角,对"封闭空间电影"的叙事与美学补充完善。

    可能世界封闭空间电影情节进展动力

    《碧罗雪山》:走向公共领域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宋永强
    153-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碧罗雪山》不仅是一部深入展现傈僳族独特文化的剧情电影,更是一次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勇敢走向现代社会公共领域的探索。影片以细腻的叙事和生动的影像,成功将傈僳族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现代社会的复杂关系呈现得淋漓尽致,为我国当代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深刻启示,展现了其在文化,艺术和社会价值等方面的巨大潜力。

    《碧罗雪山》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影视人类学公共领域

    季节意象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和表现

    路稳
    159-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季节意象在根本上是一种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象。它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渊源,以自然与宇宙的生命节律为精髓,基于意象"情景交融"的生成条件,将季节文化中的生命观和人的情感进行串联,从而在电影艺术中形成一种饱含民族风格、人文情怀与生命观念的艺术创造。本文归纳总结了季节意象的美学追求、时间特征、生命秩序三个部分,并对其与电影影像、叙事、主题的关系进行论证,试图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探寻新的思路。

    季节意象中国电影生命意识自然美

    文物活化下历史题材舞剧的形象塑造与主题探索——舞剧《五星出东方》内涵分析

    于艺铭
    165-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第十七届文华奖的公布,舞剧《五星出东方》的巡演掀起历史文物活化与跨文化交融热潮,独特的选题使舞剧文化宣教的"外交属性"进一步提高。历史舞剧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再次以崭新的面貌回归主流视野,舞剧《五星出东方》在契合"一带一路"文物考古真实历史背景的选题基础上,以文物"织锦护臂"为依托,串联舞剧矛盾冲突,在"陌生化"的叙事手法中打造原创故事情境,以"一带一路"下的东方审美为抓手,升华"一带一路"历史题材舞剧中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用艺术转化的形式为中国历史文物的现象级"破壁"提供范本。

    《五星出东方》历史题材舞剧文物活化"一带一路"

    从后现代主义视角解读动画电影《新神榜:杨戬》的创作策略

    刘凯文
    171-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技术、电子媒介的飞速发展解构了传统艺术的内涵和形态,艺术与生活的隔墙被打破,具有后现代特征的艺术作品进入大众视野,其推动了大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因此,当下商业电影中也处处透露着后现代的美学表征。动画电影《新神榜:杨戬》基于中国传统神话母题,对于传统神话进行重构,赋予其新的主题,符合当下受众的审美需求和情感。将神话人物进行解构和颠覆,塑造了一个褪去"神性"光环的杨戬形象。除此以外,还运用拼贴、糅合、狂欢等后现代创作手法,在艺术风格、视觉效果上进行突破,区别于以往传统动画电影,颠覆了观众的审美想象。本文从主题内容、人物塑造、艺术风格等角度切入,运用后现代主义理论来解读《新神榜:杨戬》的创作策略。

    动画电影后现代大众文化解构重构

    基于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以渝东南地区为例

    陈燕夏颂涵
    177-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本文以渝东南地区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为例,在对其项目概况进行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渝东南地区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现状进行梳理,归结出了其特有的四种传播模式:代表性传承人及艺人传承的原真保护传播模式、政府主导的文化传播模式、大众传承的文化传播模式、产业创新的传播模式。同时,本文还分析了渝东南地区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困境,并从加大非遗音乐传播人才的培养、完善非遗音乐传播渠道、提升非遗音乐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打造非遗音乐传播特色、加强非遗文化权益保护五个方面,对渝东南地区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进行了研究。

    渝东南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