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评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评鉴
艺术评鉴

宋世琴

月刊

1008-3359

cnyysk@126.com cnyysk@163.com

0851-6765265

100055

贵州省贵阳市科学路66号

艺术评鉴/Journal Art Evaluation
查看更多>>《音乐时空》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审批的音乐艺术类专业期刊,主管单位:贵州省文联;主办单位:贵州省文联,编辑单位:《音乐时空》编辑部;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3359,国内统一刊号:CN 52-1125/J ,邮发代号:66-5; 本刊坚持音乐的艺术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可读性、学术性为一体。以贴近大众生活、追求高雅精品、弘扬民族文化、培养青年音乐创作人才为己任。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反映国内外乐坛在创作、表演、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最新动态及成果;是一家富有浓郁时代气息和鲜明地方色彩的省级音乐艺术类专业期刊,栏目多样,赏读性强,是新老音乐爱好者的园地,音乐青年的摇篮。 本刊 贵州编辑部电话:0851-6765265 北京编辑部电话:010-52882435 主编手机:13765141455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生价值观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的意义及途径分析

    吴俊持
    12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达能力、审美意识、跨学科能力、文化认同,以及情感智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价值观启蒙和发展的重要关键期,也是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正确价值观念和学习的关键认知期。由于小学生在各方面的意识、能力和素养上存在着很多不完善之处,有待提升与塑造,因此,小学教育对于小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渗透与形成有着深远影响。在小学美术课中融入人生价值观教育,并进一步结合义务教育的新课标要求,以学生的身心特性、认知水平为基础进行课程设计,引导和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念,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秉持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夯实德育之基。

    人生价值观美术教育价值取向小学生

    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合

    柯璐
    129-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音乐文化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增强其音乐表达。本文聚焦于高校声乐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合传统音乐文化,探讨如何利用传统音乐会、跨学科学习项目等措施,促进学生对传统音乐的深入理解,让学生可以将传统与现代音乐风格融合,推动音乐艺术的发展。

    高校声乐教学传统音乐文化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

    喻麒铭
    135-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不仅要培养良好的音乐专业技能和艺术素养,还要注重与就业市场的对接,从而成为行业需要的专业化人才。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将职业教育与就业能力相结合,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职业院校教育与就业市场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音乐专业人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任务。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陌生化"视角下的互动默剧《也许,也许,也许》

    张姗
    14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动默剧《也许,也许,也许》是由加布里艾拉·穆尼奥斯主创并主演的,讲述了一个女人自导自演一场婚礼的欢乐与心碎相交织的故事。2019 年,这部默剧在南京大学的张心瑜剧场演出,为中国的实验剧场带来了"沉浸"与"陌生"交叉的、极富新鲜感的剧场体验。本文将从默剧的特征、互动带来的沉浸式体验以及陌生化理论的角度出发,对这部剧中的戏剧场景、戏剧情节和剧场体验进行深入探讨。

    加布里艾拉·穆尼奥斯《也许,也许,也许》默剧陌生化

    爱奇艺自制悬疑剧《尘封十三载》的叙事研究

    谢佳依
    147-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 2023 年爱奇艺网络自制悬疑剧《尘封十三载》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叙事学等相关理论,从叙事策略的分析角度出发,分别从叙事结构、人物塑造、情节设计和视听呈现展开分析,探究其在叙事上呈现出的特点。通过《尘封十三载》表现的叙事方式、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等推进未来悬疑剧创作进步与创新。

    《尘封十三载》叙事网络悬疑剧爱奇艺

    人工智能在音乐创作领域中的应用与展望

    苏越
    153-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技术在音乐创作领域的应用正逐渐扩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和挑战。本文概述了人工智能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现状,包括灵感生成、编曲作曲和歌词创作等方面,同时探讨了其优势和局限性,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人工智能在音乐创作中的辅助和支持作用显著,能够提高创作效率和音乐质量。然而,它也面临着创造力、情感表达等挑战。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人工智能与人类音乐家协作,共同发挥各自优势,推动音乐创作领域的发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旨在为人工智能音乐创作研究提供全面视角,并为从业者提供参考。

    人工智能音乐创作创作灵感前景展望

    篆刻艺术与字体设计的相互影响与融合创新策略探讨

    陈舒薇
    159-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全球化的发展,字体设计作为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在不同领域和场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传统艺术中的篆刻艺术作为中国文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探讨篆刻艺术与字体设计的融合创新成为设计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探讨了中国传统篆刻艺术与现代字体设计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二者在历史发展中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创新。文章对篆刻艺术和字体设计的定义、特点以及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探讨了二者在艺术表现、文化传承和创新设计等方面的联系与发展态势。

    篆刻艺术字体设计相互影响融合创新策略探讨

    加强文化交流对杂技艺术发展的重要作用——以贵州杂技为例

    陈小英姚煦
    165-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杂技既有高、难的特征,又有险、奇的特点,既涉及了体育与文化艺术,又包容了各类技艺表演,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是我国古老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一。回望我国杂技的发展史,不难看出,历史的交汇融合成就了我国多民族的文化,同时也为我国杂技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为杂技行业的百花齐放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科技行业的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行业受到冲击,传统杂技也是其中之一。本文以贵州杂技为例,深入分析贵州杂技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思考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探讨贵州杂技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杂技艺术文化交流融合发展贵州杂技

    从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看数智时代艺术作品"灵韵"再造

    王蔷项文丽
    171-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艺术生产方式已经从手工时代、机械复制时代走入数智创作时代,数字技术以一种动态、智能化的方式赋能艺术创作,关于艺术与技术的关系再次引起人们关注。在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体系中,本雅明着重强调技术对于艺术生产的影响,提出传统艺术作品具有一种独一无二的"灵韵"。当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转型升级,数字技术、人机协同等概念进入艺术生产创作中,数字艺术产品的"灵韵"存续问题值得人们重新思考。本文通过梳理本雅明"灵韵"观点,提出通过沉浸式的"场景再造、人机协同的创作方式,以及数字技术赋能膜拜价值"等路径实现数智艺术作品的"灵韵"再造,以智能技术推动艺术作品的多元价值实现,并探究数智时代的大众文化和艺术生产参与。

    艺术生产智能媒体灵韵数智时代人机协同

    民族管弦乐团指挥音乐素养分析

    姜东文
    177-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管弦乐团中乐器种类较多,指挥人员只有具备了较高的音乐素养,才能将多种乐器有效整合,进而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民族管弦乐团指挥音乐素养培养方面。文章首先阐述了民族管弦乐团指挥音乐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民族管弦乐团指挥要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指挥技巧与技能、听觉、读谱能力以及研究配器方法的能力;最后详细梳理了民族管弦乐团指挥音乐素养培养的方法,主要包括不断学习及丰富音乐知识、学会更好地使用肢体语言、强化听觉训练和读谱能力、熟练掌握不同乐器的演奏技巧等。

    民族管弦乐团指挥人员音乐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