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应用生态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韩兴国

月刊

1001-9332

cjae@iae.ac.cn

024-83970393

110016

辽宁省沈阳市文化路72号

应用生态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国生态学会和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生态科学诸领域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具有创新的研究成果,交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最新信息。主要包括森林生态学、农业生态学、草地牧业生态学、渔业生态学、自然资源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生态工程学、恢复生态学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和电路模型的酒泉市生态网络优化

    石晶石培基王梓洋万雅...
    237-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网络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关键,对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既有研究在生态网络"鲁棒性"评价中多采用节点攻击法(破坏生态源地),而现实中生态廊道相比源地更脆弱,节点攻击法尚缺乏合理性。本研究以酒泉市为研究区,基于电路模型构建生态网络,采用复杂网络理论中的随机增边、节点度和节点介数低者优先增边3种策略对生态网络进行拓扑结构优化,并构建了边攻击策略对优化前后的生态网络"鲁棒性"进行对比,遴选最佳网络优化策略。结果表明:酒泉市共识别出生态源地65个,总面积20275。15 km2,草地占源地面积的89。5%。识别生态廊道179条,全长6387。16 km。识别生态障碍点共158个,总面积1385。5 km2,未利用地占障碍点总面积的92。2%。识别生态夹点63个,主要集中在源地边缘及廊道交汇处。其中,11处障碍点与夹点的空间分布位置较一致,是生态网络优化中需重点修复的区域。3种优化策略均显著提高了酒泉市生态网络的稳定性,按度增边优化策略的生态网络在随机攻击和蓄意攻击模式下最大连通子图相对大小和边连通率均最稳定,是酒泉市生态网络的最佳优化方案。

    生态网络复杂网络理论优化策略鲁棒性酒泉市

    以自然保护地为主体的广州市域生态网络构建

    黄俊达黄金玲陈超劲
    247-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生态安全发展战略背景下,如何构建以自然保护地斑块和生态廊道为关键要素的区域生态网络已成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中亟需探讨的问题。本研究以加强自然保护地斑块间生态联系为视角,以广州市域为例,通过Invest模型、连通性分析、电路理论模型、图论网络结构评价等方法识别生态资源斑块、生态廊道与生态节点,构建以自然保护地为主体的广州市域生态网络。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共识别生态资源斑块52处,斑块总面积为1450。01 km2,其中,自然保护地面积占比76。4%,为生态资源斑块的主体部分;识别出生态廊道115条,总长度为900。56 km,平均长度为7。83 km;识别72个生态关键点,生态关键点区域总面积为17。57 km2;生态断点区域81处,总面积为35。9 km2;网络结构指数α=0。65、β=2。21、γ=0。77,网络结构较为合理,连通性良好。本研究探讨了自然保护地体系下区域生态网络构建路径,丰富了电路理论模型生态网络构建,可为区域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网络生态资源斑块生态廊道自然保护地广州

    基于开发保护综合效益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三生空间"格局优化

    万鼎王志远谭勇李灿斌...
    255-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生空间"优化是促进区域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为例,以提升"三生空间"开发和保护综合效益为视角,耦合GMOP-FLUS模型,提出将"三生空间"情景配置和"三生空间"底线保护相结合的优化方法,比较分析3种优化情景(经济优化情景、生态优化情景和多目标优化情景)并协调两线冲突区域,明确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三生空间"综合优化方案。结果表明:2010-2020 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呈现生产、生活空间增加和生态空间减少的特征,导致国土生态环境效益部分丧失;经济优化情景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但损害了区域生态安全,生态优化情景抑制了区域经济发展,多目标优化情景则实现了"三生空间"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提升,分别提升2。0%和1。3%,是3种情景中的最佳优化情景;将最佳情景和两线冲突区域协调本底叠加得到2030年综合优化方案,该方案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面积分别为25777。18、2062。94和32552。68 km2;基于自然和社会条件,综合优化方案对各"三生空间"类型提出不同的管控建议。研究结果可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合理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制定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情景优化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两线冲突区域协调本底综合优化方案

    发展新时代的乡村生态学

    薛冰李宏庆刚爽任婉侠...
    268-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生态学是以乡村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为客观对象并强调空间载体治理的综合性学科。发展新时代的乡村生态学,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核心理念的综合贯彻和落实。在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下,乡村生态学出现了新的不同以往的特征,如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基础理论的交叉性、技术方法的计算性和成果出口的导向性。因此,需要充分思考研究范式革新、数据质量提升和综合技术集成等系列问题,为面向现代化的科学服务国家乡村发展的新需求、全面做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叙事以及乡村系统安全的根本保障提供学科支撑。

    乡村生态学乡村空间治理可持续乡村乡村人地系统

    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功能定量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刘亦晟侯鹏王平朱健...
    275-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功能可以直观地反映区域对降水的调节作用和对降水的重新分配功能及生态水文价值,是区域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之一。随着模型综合评估方法的发展和水源涵养服务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评估计算流程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如今,在进行水源涵养服务功能评估时,不仅需要计算和评估相关的指标,还需要对特定参数进行本地化和对模型进行有效性分析,以更好地适用于具体的研究区域。然而,当前综述文献普遍缺乏对模型评估方法的系统性汇总,同时,缺少关于水源涵养研究的模型有效性验证和显著性分析方法、参数本地化等结果验证及适用性分析方法的综述性文献。本文梳理了典型的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功能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模型评估法。同时,汇总了目前该领域研究中常见的参数本地化方法、模拟结果的有效性检验方法和敏感性分析方法,并探讨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水源涵养水源涵养服务功能模型参数本地化显著性检验敏感性分析

    《应用生态学报》投稿须知(2023年12月修订)

    后插1-后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