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应用生态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韩兴国

月刊

1001-9332

cjae@iae.ac.cn

024-83970393

110016

辽宁省沈阳市文化路72号

应用生态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国生态学会和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生态科学诸领域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具有创新的研究成果,交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最新信息。主要包括森林生态学、农业生态学、草地牧业生态学、渔业生态学、自然资源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生态工程学、恢复生态学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GIS的梭梭年轮测量方法

    孙甜甜蔡茜茜孙洋程勇翔...
    3680-3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年轮信息对重建气候和预测环境的动态变化有重要意义.为准确测量梭梭年轮间距等各项参数,研究基于GIS对扫描后的梭梭圆盘PS图像赋予坐标系统,通过ENVI图像分类软件结合GIS测量工具,完成梭梭年轮间距测量;利用WinDENDRO年轮分析系统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量结果差异不显著(P=0.63),配对平均值差值为0.87 μm,测量结果准确可信.研究构建的方法可以用于梭梭年轮间距测量,并为面积、周长等年轮参数的自动化测量奠定了基础.该方法也可替代现有专业树木年轮分析系统用于部分年轮参数测量.研究结果有助于梭梭树轮气候学分析和种群年龄结构调查.

    梭梭年轮测量地理信息系统

    沈阳清墓木质葬具的树种鉴定及生态环境的指示潜力

    李俊霞马鑫博付永平贠瑞鑫...
    3687-3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墓葬器所用木材是我们了解当时植被、气候以及社会状况的重要材料.本文利用木材解剖学和树木年代学方法,对沈阳浑南水家村墓葬群出土的木质葬具进行树种识别与树木年轮定年研究.结果表明:16个木质葬具样本中有7个为松科松属油松木材,有8个为松科落叶松属木材,很可能为长白落叶松,有1个为槭树科槭树属木材.这些树种至今在辽宁地区仍广泛分布,说明该地区森林结构(树种组成)相对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气候与现在相似.也表明清代盛京(今沈阳)地区平民墓葬木质葬具所用木材存在区域性的植物地理特征,并反映出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即均是低成本、易获得的乡土树种,且这些木材以针叶树为主,也有少量阔叶树.这些木材很可能来源于沈阳当地或辽东山区森林,浑河水道是木材运至沈阳的重要途径.部分油松和落叶松葬具木材可以较好地交叉定年,确定树木生长年代在1680s-1770s(清朝早期至中期).这些样本的年轮宽度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较高的气候敏感度,反映出区域气候环境的一致性.这些木质葬具对清朝早期至中期的气候条件具有一定的指示潜力.

    木材识别交叉定年树轮学方法

    基于树木年轮学的古树树龄估算——以敦煌市香水梨为例

    秦春夏生福秦占义王晓锋...
    3699-37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树龄是古树鉴定的唯一标准.本研究采用树轮年代学方法调查敦煌市莫高镇窦家墩村四组(原杨家园子)梨园中最老的香水梨树的树龄.因老梨树均腐朽中空,调查同时采集不同树龄的香水梨树样芯,建立树木径向生长生理年龄曲线,据此估算缺失段的树轮数.结合准确树轮计数,复原香水梨树树龄.结果表明:梨园13棵老香水梨树的平均树龄为(280±35)年.由此证明,《敦煌志》中记载的古梨树是真实存在的.按树龄来说,该批梨树至少为三级古树,应妥善保护.本研究为解决敦煌市古梨园存留争议提供了详实的科学依据.

    香水梨古树树龄鉴定

    我国古树资源的生存现状评估及威胁因素分析

    董锦熠胡军和金晨钟刘勇波...
    3707-3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树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加强古树的科学保护和管理,本文分析了我国古树资源的分布、生存和保护现状以及受威胁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古树共记录1066万株,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和云南省均超过100万株.分析全国102个县级地区的44万株古树的生长现状,发现有94.3%的古树生长良好,5.5%生长衰弱或濒危,0.2%已经死亡.古树受威胁因素主要有高温、干旱、火灾等自然灾害,以及城市化和土地利用、病虫害和乱砍偷盗等.病虫害的威胁最严重,有83个地区(81.4%)受病虫害威胁严重;其次是自然灾害的威胁,有68个地区(66.7%)发生过自然灾害.大部分古树(89%)分布在农村等偏远地区,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可以利用无人机等新技术监测古树生长状态,加强病虫害防治和规避自然灾害,并建立古树资源数据库实现信息及时更新共享,避免偷盗砍伐.

    古树生长现状威胁因素保护对策

    秦岭山地针叶树种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白耀玉韩宜洁王坷坷刘波...
    3715-3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秦岭作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在区域乃至更大尺度范围的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气候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近几十年,秦岭地区大幅升温且存在空间异质性.研究秦岭针叶林带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对于气候变化下山地森林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综述了秦岭西部、中部和东部不同海拔针叶树种树木生长与气候的响应关系,从树木径向生长、NDVI、物候和物种分布范围等方面探讨了气候变化对针叶树种的影响,并对树木生长响应气候变化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树木年轮气候变化针叶树秦岭

    气候变化下生物交互作用对树线生态过程的影响

    王亚锋王亚磊黄茹梁尔源...
    3724-3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树线交错带是具有强烈生物交互作用的高寒生态过渡带,生物互作与树线生态过程密切相关.本研究系统综述了气候变化下植物间、动植物间和微生物与植物间互作因子对树线生态过程的影响.植物间互利或竞争作用的强度调控变暖背景下树线生态过程的变化,目前尚缺少树轮生态学证据,且亟待检验高阶互作的适用性;动物采食活动、微生物与植物间互作可通过影响土壤状况、改变树木生长和更新等生态过程动态,增强或削弱树线与气候间耦合关系.迄今为止,地下与地上过程联系如何影响气候变暖下的树线动态尚不明晰,而营养级间互作可能调制树线生态过程对气候响应.青藏高原等高寒区具有开展此类研究的优势与潜力.

    林线树轮气候变化互利竞争

    树木年轮汞记录:进展、问题和展望

    康虎虎刘晓宏张馨予郭军明...
    3733-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汞作为生物毒性较强的金属元素之一,通过食物链富集进而威胁生态系统健康.汞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通量以及储量变化成为汞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影响因素.受汞监测记录的时空分布限制,对汞的时空分布变化认识尚不全面.分布广泛的树木是环境汞污染的有效生物监测器之一,能够利用树轮中的汞记录开展汞的时空分布变化研究.环境中的汞通过根系、叶片、树皮等组织吸收富集,最终在树木年轮中得以保存.因此,树轮能够重建污染历史并根据同位素比率反映地球化学循环特征.本文综述树木年轮汞浓度和汞同位素比率测量方法以及树轮汞浓度重建的应用,探讨树轮汞同位素记录在环境重建中以及森林生态系统汞的地球化学循环研究潜力,指出今后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

    树木年轮汞污染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时空变化森林生态系统

    树木年轮年内高分辨率稳定同位素记录:方法、进展和展望

    李瑶曾小敏倪萍王文超...
    3743-3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树轮稳定同位素比率能有效地记录树木生长过程中气候环境变化信息及树木的生理响应机制.年内高分辨率树轮稳定同位素比率则能够提供更为详细的气候环境信息,揭示树木对季节尺度气候环境变化的生理生态响应机制,在古气候和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本文收集了 1990年以来发表的树轮年内高分辨率稳定同位素比率研究论文,从样品剥离方法、α-纤维素化学提取方法以及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其研究进展,展望了年内高分辨率树轮稳定同位素记录研究的潜力和未来发展方向.

    树木年轮稳定同位素比率年内变化气候信号

    树轮木质素甲氧基稳定氢同位素比率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王雅波刘晓宏路强强曾小敏...
    3753-3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森林树木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中,氢元素(H)主要源于大汽水,经植物光合与生理代谢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近年来,树轮木质素甲氧基稳定氢同位素比率(δ2HLM)作为新的古气候和古环境研究的代用指标,重建了多个地区的降水稳定同位素比率及气候变化信息,展现了其特有的优势.本文综述了现有树轮δ2HLM测定的详细分析方法和基本原理,从树轮木质素含量、单体组成等方面对树轮δ2HLM测定方法的稳定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阐述了树轮木质素甲氧基稳定同位素指标现有研究成果.中纬度地区森林树轮δ2HLM在记录气温变化和降水稳定同位素变化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但是树轮δ2HLM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为:1)研究区局限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研究对象局限于针叶树种;2)高分辨率树轮δ2HLM研究有待开展,以弥补硝化纤维稳定氢同位素记录的局限;3)树轮δ2HLM在植物生理和森林生态研究方面的潜力有待开发.

    树轮木质素甲氧基稳定氢同位素比率气候响应气相-气体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

    树木形成层活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王玲玲勾晓华夏敬清王放...
    3761-3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树木生长是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的主要方式,树木生长过程受到气候与非气候因素的共同作用.树木径向生长长期定位监测是明确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响应的重要研究手段.本文对运用微树芯法的树木形成层活动及径向生长过程研究进行了总结.首先,综述了气候因素对树木形成层活动的影响:寒冷湿润区温度决定树木生长开始和停止,干旱半干旱区水分和温度共同决定生长开始,水分决定生长停止;生长速率和持续时间共同决定生长量,最大生长速率出现在夏至前后;短期施氮并不能影响树木径向生长动态.其次,探讨了生物因素对树木径向生长过程的调控:形成层活动开始时间因树种、树龄、竞争关系而有所差异;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季节动态与径向生长过程相耦合.最后,阐述了气候因素和生物因素交互作用下树木次生生长的响应机制.针对以上进展,本文提出了目前研究尚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以期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微树芯形成层径向生长气候因素生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