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应用生态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韩兴国

月刊

1001-9332

cjae@iae.ac.cn

024-83970393

110016

辽宁省沈阳市文化路72号

应用生态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国生态学会和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生态科学诸领域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具有创新的研究成果,交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最新信息。主要包括森林生态学、农业生态学、草地牧业生态学、渔业生态学、自然资源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生态工程学、恢复生态学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退牧还草地土壤有机碳固持动态与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邓蕾李继伟瞿晴石经玮...
    3208-3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退牧还草被认为是恢复退化草地结构和功能的最有效措施,在提高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阐明退牧还草后土壤有机碳的固持动态及其驱动机制,是全球变化下碳循环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本文综述了退牧还草地土壤有机碳固定动态及其驱动机制,剖析了退牧还草地土壤有机碳固持动态,探讨了退牧还草地植物碳输入和微生物群落对土壤有机碳固持的影响机制,分析了光合碳输入和凋落物分解对土壤有机碳固持的影响,以及植物和微生物残体碳对土壤有机碳固持的贡献。长期退牧还草通过增加植被碳输入,改善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提升土壤稳定性有机碳(如矿物结合态有机碳、植物和微生物残体碳等)含量或比例,进而减少土壤有机碳矿化效率和提高微生物碳利用效率,从而促进土壤有机碳库的积累。退牧还草受初始有机碳水平的影响,土壤有机碳固定整体呈"增加、稳定"和"降低、增加、稳定"两种变化趋势。未来应加强在土壤有机碳组分动态、土壤有机碳输入的碳流过程、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过程及其微生物驱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固碳动态草地植物碳输入土壤有机碳土壤微生物植被恢复

    植物基因组大小与功能性状及环境适应性的关系研究进展

    许银龙杨斯琪叶佳琦莫宇...
    3217-3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基因组大小是指某一物种内一套完整单倍体DNA含量的总和,是生物特征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真核生物具有丰富的基因组大小多样性。植物基因组大小与从细胞核到个体水平的一系列功能性状密切相关,在塑造植物功能性状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对环境变量具有不同的响应策略。本文综述了植物基因组大小与细胞大小、气孔大小和密度、光合功能性状、细胞周期、种子重量等植物功能性状的关系,及其对温度、降水、海拔、养分、重金属污染等环境变量的响应与适应机制。最后,提出将基因组大小、功能性状和环境适应性相结合,深入探讨全球变化背景下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机制。

    基因组大小功能性状环境因子环境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