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应用生态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韩兴国

月刊

1001-9332

cjae@iae.ac.cn

024-83970393

110016

辽宁省沈阳市文化路72号

应用生态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国生态学会和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生态科学诸领域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具有创新的研究成果,交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最新信息。主要包括森林生态学、农业生态学、草地牧业生态学、渔业生态学、自然资源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生态工程学、恢复生态学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促生小菇属菌株M23对黑果腺肋花楸光合作用的影响

    单婷婷周丽思李兵陈晓梅...
    2931-2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黑果腺肋花楸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处理组,分别为阴性对照(CK)、阳性对照(PCK)、大田条件下根施低剂量T1(每株50 g)、中剂量T2(每株100 g)和高剂量T3(每株200 g)3个水平的小菇属菌株M23,分析各处理组黑果腺肋花楸的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和生理指标,并利用L-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光合特性日变化.结果 表明:黑果腺肋花楸净光合速率(Pn)呈双峰曲线,在13:00时叶片的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均明显下降,而胞间CO2浓度(Ci)却显著升高,出现由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光合"午休"现象.加菌处理可成功避免光合"午休"现象,与13:00时对照组黑果腺肋花楸的平均值相比,加茵组的平均Pn、ga、Tr、水分利用率(WUE)和光能利用率(LUE)提高了113%、91%、50%、48%和117%,且日均Pn、gd、Tr和LUE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约是对照组平均值的1.5、1.9、1.4和1.5倍.在加菌处理组中,高剂量的作用效果显著优于中、低剂量,株高是中、低剂量组的1.2倍.高剂量组黑果腺肋花楸的所有生长指标、光合参数和抗性指标均优于其他组.表明菌株M23可以通过提高黑果腺肋花楸的光合特性、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等促进植株生长,且以每株200 g作用效果最佳.

    黑果腺肋花楸小菇属光合参数光合"午休"现象

    外源微生物对木麻黄幼苗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白莹周柳婷张晨罗扬...
    2939-2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解淀粉芽孢杆菌(YB706)和伯克氏菌(BK8)外源添加至木麻黄盆栽苗中,运用Biolog生态板和磷脂脂肪酸(PLFA)技术,探究外施细菌能否改善连栽木麻黄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及植株生长.结果 表明:与空白处理(CK)相比,YB706和BK8处理的木麻黄盆栽苗土壤碱解氮、速效磷显著增加,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和速效钾无明显变化,幼苗株高分别增加59.1%和63.9%,BK8处理叶绿素含量提高81.9%.各处理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呈现YB706>CK>BK8;除氨基酸类外,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利用率也表现为YB706>CK>BK8;经YB706和BK8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均显著增加,除放线菌外,各类微生物PLFA总含量均为BK8>YB706>CK,与CK相比,土壤真菌/细菌有所提高.YB706和BK8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Simpson、Shannon、Brillouin和Mclntosh指数均显著提高.表明外施YB706和BK8可促进木麻黄幼苗生长,且显著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

    木麻黄芽孢杆菌伯克氏菌土壤微生物群落

    生物炭与炭基肥对采煤塌陷复垦区土壤硝化和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高科郭宗昊薛晨高文慧...
    2949-2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新型土壤改良剂,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已有报道,但在采煤塌陷复垦区土壤氮循环微生物群落对生物炭添加的响应鲜有报道.以生物炭和炭基肥为添加材料,以淮北地区塌陷复垦土为供试土壤,通过室外盆栽试验,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和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研究不同生物炭处理的土壤硝化和反硝化微生物的菌群变化.试验共设5个处理:对照(CK)、常规化肥(CF)、炭基肥(BF)、2%生物炭配施化肥(LB)和4%生物炭配施化肥(HB).结果 表明:与CK处理相比,各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氨氧化古菌(AOA)、氨氧化细菌(AOB)、反硝化细菌nirK和nirS基因丰度.与CF处理相比,生物炭和炭基肥处理显著提高了AOB和nirK基因丰度,增幅分别达到42.9% ~82.1%和33.5% ~62.7%.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pH、NH4+-N和速效钾是显著影响AOB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而土壤有机碳、pH和NO3-N含量是影响nirK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关键因子.因此,施用生物炭与炭基肥能改良采煤塌陷复垦区土壤质量,提高硝化和反硝化微生物丰度,并改变AOB和nirK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

    采煤塌陷区生物炭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微生物群落

    不同水位时期东洞庭湖湿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变化

    肖烨黄志刚肖菡曦李友凤...
    2958-2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从土壤微生物的角度分析东洞庭湖不同植被类型湿地土壤质量状况,本研究选取了苔草、芦苇和柳树3种典型植被类型为对象,在平水期、丰水期和枯水期对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氮(MBN)和酶活性进行监测,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 表明:1)3个水位时期,各植被类型湿地土壤MBC、MBN、蔗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枯水期纤维素酶除外)均表现为0~10 cm高于10~ 20 cm,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则相反.2)各植被类型湿地0~20 cm土层土壤MBC、MBN和MBC/TOC(总有机碳)、MBN/TN(总氮)皆以丰水期最低.3)各植被类型湿地0~20 cm土层土壤蔗糖酶活性峰值均出现在枯水期,而纤维素酶活性峰值出现在平水期,过氧化氢酶活性季节性波动较小,以丰水期稍高.4)不同植被类型间比较:平水期和丰水期,芦苇湿地土壤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而其土壤纤维素酶活性最低,枯水期不同湿地间两种酶活性差异不显著.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平水期以苔草湿地最高,枯水期以柳树湿地最高,丰水期以芦苇湿地最低.5)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MBC、MBN和蔗糖酶与TOC、TN、总磷(TP)呈显著正相关,而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土壤纤维素酶和过氧化氢酶与TOC、TN、TP呈显著负相关,与pH值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季节性水位波动影响土壤C、N、P和pH值,并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产生显著影响,使其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洞庭湖湿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酶活性季节性变化

    低温茬口空闲期土壤强还原消毒对西瓜枯萎病的影响

    刘亮亮周开胜黄新琦谢祎...
    2967-2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低温茬口空闲期土壤强还原消毒(RSD)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控效果,设置对照(CK)、淹水对照(FCK)、淹水添加2% (w/w)苜蓿粉(AL)、0.25% (w/w)乙酸(AC)以及AL+AC的RSD处理进行西瓜盆栽试验,采用定量PCR和Illumina Miseq等测定真菌、尖孢镰刀菌数量及真菌群落组成,并统计发病率和产量.结果 表明:与CK相比,FCK和各RSD处理均能显著降低尖孢镰刀菌数量及其在真菌中的比例,杀菌效果达86.1%~94.6%;AL、AC以及AL+AC处理显著增加了西瓜产量,降低了枯萎病发病率,且枯萎病防控效果分别为63.2%、73.7%和94.7%,而FCK与CK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AL和AC处理显著改变了土壤真菌群落组成,FCK处理对真菌群落无显著影响;RSD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柄孢壳属、假散囊菌、地丝菌、粪盘菌、韦斯特壳属以及久浩酵母菌等优势属的相对丰度,且其中大部分与尖孢镰刀菌数量及其在真菌中的比例以及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综上,低温茬口空闲期的RSD处理可以通过重塑真菌群落组成有效防控西瓜枯萎病的发生.

    尖孢镰刀菌杀菌效果发病率优势种群

    地上-地下植食性天敌对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与本地种莲子草种间关系的影响

    申思郭文锋王伟李晓琼...
    2975-2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入侵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威胁,外来种与本地种的种间竞争能力会影响其能否成功入侵.本研究选用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和其本地同属种莲子草为对象,探究其专食性天敌莲草直胸跳甲与南方根结线虫对空心莲子草与莲子草的生长及种间关系的影响.结果 表明:与无天敌胁迫相比,线虫处理显著降低了莲子草的株高(28.1%),但显著增加了空心莲子草的株高(52.8%)和莲子草的地上生物量(63.7%);跳甲处理显著降低了莲子草的株高(40.7%),对空心莲子草无显著影响;而跳甲与线虫的共同胁迫显著降低了莲子草的株高(35.3%)和空心莲子草的地下生物量(62.2%),显著增加了莲子草的地上生物量(69.1%);天敌胁迫对两种植物的茎粗、分枝数和根长均无显著影响.无天敌作用下,两种植物的相对邻体效应指数(RNE)均为正值,且空心莲子草的RNE比莲子草高21.3%;天敌胁迫下,空心莲子草的RNE均为负值,而莲子草的RNE在线虫或跳甲单独胁迫下为正值,在线虫和跳甲共同胁迫下为负值.表明地上-地下天敌互作可以使两种植物的种间关系发生改变,并可能促进空心莲子草的入侵.

    莲草直胸跳甲种间竞争种间促进线虫相对邻体效应指数

    植物-固定化菌剂联合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

    李娜刘睿台培东周星星...
    2982-29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火凤凰根际土壤中发现的3种优势菌[分枝杆菌(Ⅰ)、产黄纤维单胞菌(Ⅱ)、少动鞘氨醇单胞菌(Ⅲ)]构建的多菌剂体系为供试菌剂,针对大港油田原油污染土壤,将固定化供试菌剂接种于修复植物火凤凰根际,探讨供试菌剂强化火凤凰修复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的效果.结果 表明:处理ⅠⅢ(有效活茵数为109 cfu·mL-1)和ⅠⅡⅢ(有效活菌数为107 cfu·mL-1)对PAHs的降解有促进作用,PAHs降解率分别为32.2%和41.4%,均显著高于相应对照处理.此外,处理ⅠⅡⅢ对火凤凰的地下生物量有明显促进作用,比对照处理增加了31.2%.表明由3种优势菌构建的多菌剂ⅠⅡⅢ可以作为火凤凰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强化手段,为微生物强化植物修复技术提供了新的修复思路及方法.

    固定化多菌剂火凤凰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多环芳烃降解率石油污染土壤

    林木蒸腾耗水量测算方法的比较与应用

    姚远刘瑞轩张胜韩清泉...
    2989-29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简述了林木蒸腾耗水的概念、研究价值和研究进展,从实测法和估测法的角度,综述了林木蒸腾耗水量的主要测算方法,对比了各方法的优缺点、适用性、局限性、应用现状以及适用尺度.本研究认为:实测法可应用于多种空间尺度耗水量的测定,估测法常应用于大空间尺度蒸散量的测算.实测法是估测法的基础,因此应对实测法的测定结果进行合理的质量控制与评价,为校正估测法的估算结果提供数据基础.不管是同一大空间尺度还是不同空间尺度,实测法和估测法的结合能够提高蒸散量测算结果的准确性.提升复杂下垫面和恶劣气候环境下大空间尺度林木蒸散量的测算精度将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与难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有的测定装置和测算方法将被改进,精确测定林木蒸腾耗水量的新方法也将随之诞生.

    林木耗水量实测法估测法

    小麦倒春寒研究现状与进展

    陈翔于敏蔡洪梅吴宇...
    2999-30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近年来小麦低温灾害事件频发,尤其是拔节-孕穗期的倒春寒灾害已成为制约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小麦倒春寒灾害的发生特点(鉴定与分级、时空特征),倒春寒对小麦生理特性(叶片、茎秆、穗部、根系)和产量、质量的影响,总结了抗倒春寒小麦育种、倒春寒危害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灾害的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从小麦抗倒春寒遗传基础、倒春寒危害小麦评价体系和防控技术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抗倒春寒小麦品种的遗传改良和栽培调控新措施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小麦倒春寒产量发生特点风险评估

    基于鸟类视角的城市生态廊道构建方法研究综述

    田北辰李沛权黄千杜
    3010-3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鸟类移动特征与栖息地需求的生态廊道不仅有利于减少由生境丧失与生境破碎化导致的物种灭绝,进而促进物种的基因扩散与交流,而且可以改善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推动城市不动产增值.然而,迄今为止,由国外学者研发的主要生态廊道构建方法没有内在地考虑鸟类的移动与生境特征,国内学者的鸟类生态廊道研究则侧重于对技术方法的探索而缺乏对研究鸟种特征的认知.因此,基于鸟类视角的城市生态廊道构建研究尚有较大的改进空间.本文通过对1975-2020年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分析,识别出了可结合鸟类生态的7种廊道构建方法及3种廊道优化方法,并总结了相关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情况.最后,本文认为将典型鸟类物种的观测数据、真实运动能力与景观结构相融合,研发出计算高效便捷而且能够模拟廊道生态效益的计算机模型,将会是鸟类生态廊道构建方法的发展趋势.

    鸟类生态廊道廊道构建方法国土空间规划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