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塑形对接骨板弯曲强度以及不同锁钉分布情况对接骨板受力的影响,为临床上对接骨板进行塑形与选择不同的锁钉分布方式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 根据YY/T 0342-2020 标准对接骨板四点弯曲强度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并应用理论分析及有限元仿真方法 对不同锁钉分布的假体模型进行受力分析.结果 在 30°折弯时,3.7 mm厚接骨板比 2.7 mm厚接骨板的等效塑性应变高 28%;3.7、2.7 mm厚接骨板的极限折弯角度分别为 55°、67°.折痕对接骨板受力影响较小,未塑形结构四点弯曲强度为 2.64 N·m,等效弯曲刚度为 1.12 N·m2;带折痕四点弯曲强度为 2.63 N·m,等效弯曲刚度为1.10 N·m2;正反折弯后接骨板四点弯曲强度由2.64 N·m降低至2.45 N·m,降低约7.72%,等效弯曲刚度由 1.12 N·m2降低至0.98 N·m2,降低了12%,影响较为明显.植入填塞螺钉后单孔接骨板四点弯曲强度改善较为明显,由 2.64 N·m提升至3.15 N·m,提升约 19.32%,等效弯曲刚度由1.12 N·m2提升至 1.14 N·m2,提升幅度为 2.1%.骨折线两侧至少各留出两个锁定孔不植入锁钉比打满锁钉应力降低约 50%.在未形成骨痂的情况下,术后 16 周下地行走,TC4 材质应力达到 852.7 MPa,出现屈服.结论 在需要进行较大塑形的临床场景下,不适合厚度过大的接骨板,厚度大塑形后更易出现接骨板断裂问题,可指导临床基于塑形角度选择合适厚度接骨板,极端情况可选择植入填塞螺钉.建议临床固定锁钉时,避免打满螺钉的固定锁钉方式;骨折线两端各保留两个锁定孔不固定锁钉,生物力学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