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园艺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园艺学报
园艺学报

杜永臣

月刊

0513-353X

yuanyixuebao@126.com

010-82109523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园艺学报/Journal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园艺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刊登果树、蔬菜、西瓜甜瓜和观赏植物等方面示曾发表过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专题文献、综述,经过审定或鉴定的新品种、新书介绍、学术活动信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灰枣优质高产主干树形参数的确立及建模

    王文军王晶晶陈奇凌郑强卿...
    832-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明新疆主栽枣品种'灰枣'主干形树形栽培模式下适宜的修剪参数,采用混合水平均匀设计,研究建立了以株高、主枝数、每主枝二次枝数、每二次枝枣股数为变量因子,以株产和一级以上(含一级)果率为目标函数的四元二次数学模型;采用"连续数学模型模拟+归一化处理+聚类"进行模型联合寻优,获得了最佳树形参数.模型解析表明,株高、主枝数、每主枝二次枝数、每二次枝枣股数对'灰枣'株产和一级以上果率均有显著影响.计算机模拟得出,株行距1.0 m × 4.5 m的主干形树形栽培模式下,当株高2.7 m、主枝11个、每主枝二次枝8个、每二次枝枣股10个时,有最高株产Yy=4.6453 kg(一级以上果率Yg=10.7729%);当株高3.0 m、主枝7个、每主枝二次枝4个、每二次枝枣股6个时,有最高一级以上果率Yg=36.7964%(株产Yy=3.9255 kg);通过联合寻优得出,株高2.8 m,主枝7个,每主枝二次枝6个,每二次枝枣股9个时,有株产4.12 kg,一级以上果率28.57%的高产优质组合.

    主干形树形优质高产参数建模

    外源褪黑素对水培韭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郝金倩王宝驹佟静刘明池...
    847-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培韭菜辛辣风味不足是限制产业发展难题之一,其主要原因是韭菜风味前体物质S-烃基半胱氨酸亚砜[S-alk(en)yl cysteine sulfoxide,CSO]积累不足.为提升水培韭菜风味,以'791'韭菜为试材,研究含有不同浓度(25、50、75、100、150 μmol·L-1)褪黑素的水培营养液对韭菜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培韭菜的株高、叶宽、叶长、根系活力、单株干(鲜)质量、理论产量等指标随外源褪黑素浓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褪黑素浓度为100 μmol·L-1时达到峰值;褪黑素处理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75或100 μmol·L-1褪黑素处理能有效促进韭菜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总黄酮、总酚等营养物质的积累,硝酸盐含量略有增加;褪黑素处理能显著提升韭叶辛辣度,编码CSO合成关键酶基因AtuFMO4/5/6的表达量也显著增加,它们可能与韭叶辛辣风味提高密切关联.综上,外源褪黑素处理有助于提升水培韭菜的产量和品质,75 μmol·L-1褪黑素处理能够兼顾韭菜产量、品质和生产成本,实现优质水培韭菜生产.

    水培韭菜褪黑素S-烃基半胱氨酸亚砜品质风味

    焦脱镁叶绿酸a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

    于静冯向君金英学丁国华...
    859-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焦脱镁叶绿酸a(PPa)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以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菌(Fusarium oxysporium f,sp.cucumerinum)H46 5菌和'长春密刺'黄瓜为材料,测定不同浓度PPa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以及经不同强度和时长光照的PPa对感枯萎病的黄瓜叶片的病斑面积,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活性氧的影响.结果表明:PPa对H46 5菌株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抑菌效果与浓度呈正相关,浓度为2 g·L-1效果最佳.PPa具有光敏性,其经适当强度和时长的光照后喷施感染枯萎病的黄瓜叶片,可显著降低叶片感病程度与MDA含量,提升脯氨酸水平与抗氧化能力,维持活性氧平衡.上述结果表明,PPa具有很好的防治黄瓜枯萎病效果.

    黄瓜枯萎病焦脱镁叶绿酸a活性氧抗病

    解淀粉芽胞杆菌L19对马铃薯枯萎病菌的抑制及植株的促生作用

    强然张岱杨喆陈明玥...
    875-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对马铃薯枯萎病菌具有优良拮抗效果,并对马铃薯植株具有促生作用的双重功能生防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方法测定分离筛选得到的菌株L19发酵产物对马铃薯枯萎病菌的生长抑制作用,利用PCR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别对其脂肽类抗生素和挥发性化合物进行检测鉴定,采用温室盆栽试验和叶绿素荧光检测技术研究了其对马铃薯植株的促生作用以及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通过拮抗试验共分离得到25株生防菌株,其中菌株L19可显著抑制尖孢镰刀菌菌丝的生长,经形态学及gyrB序列分析,鉴定其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光学显微观察发现,L19发酵液致使马铃薯枯萎病菌菌丝扭曲、黏连、膨大和泡状化等畸形,菌丝丧失穿透力,并且随着发酵液浓度的增加,其孢子萌发率降低.L19含有sfp、ituA、fenB、bacD、mycB等脂肽合成基因;可产生12种挥发性化合物,芳香族含量所占比例为47.42%,其次为醇类和酮类,其中2-乙基甲苯为主要挥发性物质,占比20.91%;具有产生纤维素酶的能力.盆栽试验表明,不同浓度L19发酵液可增加马铃薯植株的生长指数,其中5× 107 CFU·mL-1菌液处理后其须根直径增长率高达78.57%,根系形态优于对照植株,促生效果明显.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表明,不同浓度L19菌株发酵液处理后植株叶片的OJIP曲线在O、J(2 ms)、I(30 ms)、P点的荧光强度较对照均存在显著差异;施用不同浓度发酵液后,马铃薯叶片光合指数单位反应中心吸收光能(ABS/RC)、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用于还原QA能量(TRo/RC)、单位面积的热耗散(DIo/CSo)分别增加了 16.32%~28.38%,说明L19发酵液能提高植株叶片的光能利用率.上述研究结果表明,L19分泌的次级代谢产物对马铃薯枯萎病菌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同时发酵液还对马铃薯植株具有良好的促生效果,提高植株叶片的光合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马铃薯枯萎病尖孢镰刀菌解淀粉芽胞杆菌拮抗作用促生生物防治

    '阳光玫瑰'葡萄试管苗热处理结合茎尖和腋芽培养脱毒技术研究

    杜易静刘文林乔月莲王莉...
    893-9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优化葡萄试管苗脱毒体系,以携带葡萄蚕豆萎蔫病毒(GFabV)、沙地葡萄茎痘相关病毒(GRSPaV)、葡萄灰比诺病毒(GPGV)、葡萄卷叶相关病毒-3(GLRaV-3)和葡萄病毒E(GVE)共5种病毒的'阳光玫瑰'葡萄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热处理方式和时间以及热处理后茎尖和腋芽培养对脱毒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方式影响试管苗的存活率和脱毒效率,以38 ℃/光照8h+32 ℃/黑暗8 h变温处理效果最佳,其次为38 ℃/光照16h+32 ℃/黑暗8 h变温处理以及38℃恒温/(光照16h+黑暗8h)处理.取38 ℃/光照8h+32 ℃/黑暗8h热处理10、15、20、25、30和40 d的试管苗1.5 mm左右的茎尖和茎尖下第1、2腋芽接种培养,茎尖存活率高于腋芽,繁殖成苗后检测,均脱除了上述5种病毒,其中热处理10 d的平均脱毒率为52.38%,25和30 d的脱毒率均达100%;随热处理时间延长,接种茎尖和腋芽的存活率下降,故热处理时间以25 d为宜.

    葡萄试管苗热处理茎尖腋芽脱毒

    枣77个品种果肉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研究

    赵若雨郭晓雪朱文慧李瑞梅...
    903-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果肉愈伤组织的大量培养可为悬浮细胞体系的建立、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提供物质基础.以5个发育阶段的枣果肉为试材,共计77个枣品种,选用10种培养基进行枣果肉愈伤组织诱导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果实发育阶段、培养基种类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枣果肉愈伤组织诱导效果均具有显著影响.在启动培养阶段,有42个品种分别筛选出1~6种可诱导出愈伤组织的培养基;有8种培养基可以成功诱导出愈伤组织,其中G1(4.41 g·L-1 MS+6 g·L-1 琼脂+20g·L-1 蔗糖+0.5 mg·L-1 6-BA+2.5 mg·L-1 2,4-D)和 G7(4.41 g·L-1 MS+6 g·L-1琼脂+20 g·L-1蔗糖+0.8 mg·L-1 6-BA+1.5 mg·L-1 2,4-D)培养基的适用性最高,达60%,其次为G5(4.41 g·L-1 MS+6g·L-1琼脂+20 g·L-1 蔗糖+1.0 mg·L-1 6-BA+2.0 mg·L-1 2,4-D),达 45%;幼果最适于果肉愈伤组织培养,88%的品种可成功诱导出愈伤组织,随着果实成熟,果肉愈伤组织越不易诱导,在完全成熟的全红期只有'圆铃小枣'成功诱导出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阶段,有22个品种的愈伤组织实现了持续继代培养,适宜的培养基有G1(4.41 g·L-1 MS+6 g·L-1琼脂+20g·L-1蔗糖+0.5 mg·L-16-BA+2.5 mg·L-1 2,4-D)、G3(4.41 g·L-1 MS+6g·L-1 琼脂+20 g·L-1蔗糖+1.0 mg·L-1 6-BA+1.0 mg·L-1 2,4-D)、G5(4.41 g·L-1 MS+6 g·L-1 琼脂+20 g·L-1 蔗糖+1.0 mg·L-1 6-BA+2.0 mg·L-12,4-D)、G6(4.41 g·L-1 MS+6 g·L-1 琼脂+20g·L-1 蔗糖+3.0 mg·L-1 TDZ+0.5 mg·L-1 NAA)、G7(4.41 g·L-1 MS+6 g·L-1 琼脂+20 g·L-1 蔗糖+0.8 mg·L-1 6-BA+1.5 mg·L-1 2,4-D)、G9(4.41 g·L-1 MS+6 g·L-1 琼脂+20g·L-1 蔗糖+0.5 mg·L-1 NAA+1.0 mg·L-1 6-BA)和 G10(4.41 g·L-1 MS+6 g·L-1琼脂+25g·L-1蔗糖+0.4 mg·L-1 6-BA+1.5 mg·L-1 2,4-D);改变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可以显著提高愈伤继代效果.此外,在启动培养阶段,有极少量的品种,如'无核72'和'临猗梨枣'可以直接诱导出芽.

    愈伤组织果肉培养植物生长调节剂

    菜薹新品种'粤薹2号'

    郭巨先符梅罗文龙骆善伟...
    915-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粤薹2号'菜薹是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HY18A为母本,自交系T-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叶片长椭圆形,叶色绿,叶长25.8 cm,叶宽14.0 cm;主薹高40.5 cm,薹粗3.4 cm;平均单薹质量370.2 g,薹色浅绿;口感脆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3%,蛋白质含量2.24%,还原糖含量1.9%,粗纤维含量0.8%,维生素C含量581 mg·kg-1.田间表现适应性好,抗病性较强.适合珠三角地区9-11月播种栽培,从播种至主薹初收约54d.

    菜薹一代杂种品种

    番茄新品种'陇番15号'

    胡志峰邵景成张莉
    917-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陇番15号'是以09103为母本,09104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晚熟番茄一代杂交种.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中等,叶量适中.成熟果实粉红色,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79.5 g,无果肩,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28%,口感酸甜、风味品质佳,果实硬度中等,货架期较长,果实商品率高.一般产量90.0 t·hm-2以上,高抗TMV及叶霉病,中抗早疫病及白粉病.适宜塑料大棚及冬春茬日光温室栽培.

    番茄保护地品种

    黄瓜新品种'中农脆绿2号'

    张丛莹顾兴芳苗晗董邵云...
    919-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农脆绿2号'黄瓜是以雌性系171051为母本、自交系171006为父本配制的保护地华南型黄瓜一代杂种.生长势强,耐低温弱光性好.果实短圆筒形,瓜色花绿,瓜长16 cm左右,粗3.5 cm,瓜把短,心腔小,淡绿色果肉,白刺稀疏,瘤小.综合抗病能力较强,丰产,产量可达123 690kg·hm-2.适宜日光温室和春秋大棚栽培.

    黄瓜雌性系品种

    水果玉米新品种'甜脆710'

    李晔陈荣丽蔡治荣周胜...
    92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甜脆710'是以甜玉米自交系DH3534为母本、ET1003为父本组配育成的纯甜杂交水果玉米新品种.籽粒黄色,还原糖含量4.65%~5.10%,水溶性总糖含量12.92%~15.12%,甜味浓、清香,鲜穗产量15.10~15.29 t·hm-2.适宜在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南地区、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湖南省、湖北省及云南省中部的丘陵、平坝、低山地区作鲜食玉米种植.

    甜玉米杂交种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