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渔业现代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渔业现代化
渔业现代化

徐皓

双月刊

1007-9580

fm@fmiri.com

021-65978533

200092

上海市赤峰路63号

渔业现代化/Journal Fishery Moderniz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渔业现代化》杂志创刊于1973年,由农业部主管、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和中国渔船渔机行业协会主办。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本刊精心报道水产养殖新技术和研究成果,介绍渔业水体净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与设备,以及各类渔业机械及其应用是本刊的特色。 文章注重技术性、新颖型和指导性,经常阅读有助于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拓宽视野,加深对现代渔业的了解。 主要刊载内容:海淡水养殖、病害防治、渔业水体净化、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水质监控、营养与饲料、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养殖机械、资源与环境、渔船与捕捞,以及国外科技新进展等。 本刊为双月刊,大16开本,正文72页,每期定价6元,全年3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4—230。 国内刊号:CN31-1737/S,国际刊号:ISSN 1007-9580。 编辑部地址:上海市赤峰路63号 邮编:200092 电话:021-65978533 传真:021-65979682 邮箱:fm@fmiri.co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放血方法对鳙鱼鱼肉品质的影响

    黄天沈建欧阳杰马田田...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放血方法对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放血效果及鱼肉品质的影响,采用了敲头致晕(对照组)、切鳃、断脊和切尾 4 种操作方式对鳙鱼进行放血处理,以操作时间、色泽、血红蛋白(Hb)含量、肌红蛋白(Mb)和高铁肌红蛋白(met-Mb)含量等指标评价放血效果;在 4℃贮藏条件下,以硫代巴比妥酸(TBA)、挥发性盐基氮(TVB-N)、pH和离心损失率等指标评价鱼肉品质。结果显示:与其他放血方法相比,切尾放血操作更简便,亮度(L)和白度值显著提高,且Hb和Mb含量低;断脊与切尾放血可延缓TBA与离心损失率增长速度;不同放血方法对鱼肉TVB-N无太大影响;与其他试验组相比,断脊放血与切尾放血的鱼肉pH较高。研究表明,依据放血效果及鱼肉品质指标,切尾放血处理的鳙鱼获得了更好的放血效果,鱼肉品质也得到了改善,可为未来鳙鱼的机械放血提供理论依据。

    鳙鱼放血方法放血效果鱼肉品质

    红外心率测定技术在香港牡蛎保活运输过程中的应用

    邓杰常向阳林恒宗范秀萍...
    93-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率能反映牡蛎活力水平和生理状态,可作为生命特征指标,用于监测牡蛎的生理代谢水平,本研究为优化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保活流通过程中心率测定技术,探究牡蛎保活期间心率的变化,为牡蛎活体流通提供理论依据。以香港牡蛎为研究对象,依据线性数学模型确定牡蛎心脏位置,并基于红外传感器结合PowerLab装置优化红外心率测定技术,探讨了牡蛎活体流通过程暂养盐度波动、线性诱导休眠和贮藏期中对牡蛎心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经 6 mm钻孔前处理后,在海水中暂养对牡蛎活力影响较小,第 9天存活率仍达 100%,且红外测定方法的第2~18 h内心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个体规格、干露、盐度、温度均显著影响牡蛎的心率(P<0。05),海水贮藏牡蛎经红外技术测定的心率随时间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干露贮藏牡蛎末期心率随时间呈先上升后下降(P<0。05),过度的非生物胁迫时会引起心脏停止搏动现象的产生,可能会对其造成不良影响。研究表明,红外测定技术适用于作为测定牡蛎心率技术,在保活期中心率变化有效反映了牡蛎的生理状态,可采用心率作为牡蛎无水保活的活力测定指标,对研究基于心率为指示牡蛎保活监测体系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香港牡蛎心脏位置优化技术心率变化活力指标

    南极磷虾螺旋轴套加热干燥特性及干燥动力学模型?

    马靖松欧阳杰马田田黄天...
    102-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掌握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在螺旋轴套加热条件下的干燥特性,建立干燥模型以准确模拟干燥过程中的水分迁移规律。通过研究不同干燥温度(90℃、110℃、130℃)、堆料厚度(10 cm、20 cm、30 cm)和搅拌速度(4 r/min、6 r/min、8 r/min)下南极磷虾的水分含量、干燥速率、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和干燥活化能的变化趋势,分析其干燥曲线特征,选用 8 种经典干燥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以决定系数R2、卡方检验值X2、均方根误差RMSE 为模型拟合效果评价指标,确定最佳干燥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最适干燥模型拟合方程。结果显示:南极磷虾螺旋轴套加热干燥过程属于降速干燥;在干燥开始 10 min内干燥速率达到最大值,整个干燥过程以降速干燥为主,恒速干燥阶段较少;对南极磷虾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影响关系为干燥温度>堆料厚度>搅拌速度;试验条件范围内水分有效扩散系数为 1。920 9×10-9~3。971 7×10-9,干燥活化能为 15。64 kJ/mol,易于干燥;Logarithmic模型为南极磷虾螺旋轴套加热干燥的最佳模型,该模型拟合方程能较好地预测南极磷虾干燥过程中水分比变化情况。研究结果可为南极磷虾粉加工提供新的干燥模式,为螺旋轴套加热干燥工艺研发、装备研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南极磷虾螺旋轴套加热干燥特性干燥动力学

    "循环水养殖技术与工程装备"专辑征稿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