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言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言研究
语言研究

黄树先

季刊

1000-1263

027-87559504

430074

武汉武昌珞瑜路1037号

语言研究/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汉语语言文字学学术刊物。研究汉语语言、文字的历史和现状,探讨汉语语文的教学问题,刊登有关汉语语言、文字、词汇、语法及语言学与现代科学的关系等方面的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主宾易位的语义制约和语用选择

    孙道功冷梅洁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宾易位句作为一种特殊句式,长期以来受到汉语学界的关注.文章在回溯梳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语义和语用两个维度,考察了主宾易位的语义制约特点及语用选择机制.结论认为:语义制约表现为对立性特征模糊化、动核的动作性弱化、语义指向的双向化.语用选择机制表现为主题和焦点的转换、语境的适应性、语篇的动态选择性的制约.主宾易位是语义和语用互动作用的结果,认知是语义和语用的关联纽带.在语义层面,句式中虽然存在多重语义关系,但是在人的认知域中最基础的语义关系具有固定性.在语用层面,言语交际中所表达的句式需要依据交际双方共有的背景知识语境和认知能力进行推理从而获得符合特定语境的语用解释.

    主宾易位句语义制约语用选择互动机制

    张玉来等著《二十世纪汉语音韵学史稿》出版

    尹瑀
    10页

    递进关联标记"进一步"及其相关结构的句法语义分析

    金鑫张润莲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语有标复句常通过关联词来连接分句标示关系,同时还有一些关联标记也有类似作用,如表示递进关系的"进一步(说)".我们对现代汉语中"进一步"及相关结构的不同用法进行分析,同时也从历时层面探究"进一步"从动宾短语演变为表示递进关联标记的过程与动因,核心动词"进"的语义俯瞰,"进一步"从具体的肢体行为动作义隐喻到抽象的进展、发展义的变化,这些都是"进一步"产生递进关联功能的重要动因."进一步"与"退一步"常常对举共现,这对"进一步"的递进义以及"退一步"的让步义起到突显强化作用.

    递进复句关联标记进一步隐喻

    "那么"的话语标记功能

    刘晨阳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对互动交际中的"那么"加以考察,发现自然会话中的"那么"除了具有传统的代词、连词功能之外,还具有非真值条件性、可选择性、连接性等典型特征,能够充当话语标记,其基本功能是提请听话人关注后续话语内容,具体表现为:承递信息,说话人在同一子话题内通过"那么"提示对方后续话语是即将引入的焦点信息;转换话题,顺延先行话题并激活新的话题,实现相关子话题间的衔接转换;延续话轮,填补说话人的思维空白并保持话语权,同时提示对方持续关注新内容.话语标记"那么"由连接条件复句的连词语法化产生,会话行为的互动属性、自然口语中的高频使用及句法位置的不断外移等因素都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话语标记那么语义弱化交互主观性

    中国音韵学研究第二十二届学术研讨会暨汉语音韵学第十七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

    中国音韵学研究第二十二届学术研讨会暨汉语音韵学第十七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务组
    24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的词汇研究——以COVID-19网络谣言为例

    陈鹏冰
    2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语言学角度出发,总结归纳新冠肺炎疫情网络谣言的词汇特点,并以隐喻理论为基础,分析网络谣言中高频词汇的选用原因,并基于此利用计算机对网络谣言进行简单的信息处理,以期实现由被动治谣到主动防谣、控谣的舆情监管角色转变.

    新冠肺炎网络谣言隐喻

    汉语方位词的语源模式

    孙士雯徐朝红
    3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汉语史中表达方位的词的来源,汉语方位词的语源模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身体部位模式、环境界标模式、物体关系部分模式和动态概念模式.这四种语源模式并非汉语独有,在其他诸多语言中也可找到高度相似的例证,可见汉语方位词的语源模式体现了人类语言的共性.另外,从语源模式、演变路径、语法化程度、典型程度多方面,讨论了汉语方位词的共相与殊相.

    方所表达方位词语源模式语义演变语法化

    汉语述字词初探

    李璐曹炜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语述字词是一种由对汉字的描述而形成的特殊词汇,根据其构成特点,我们将汉语述字词分为"某字+字+形"式、"某字+字+名词(语素)"式、"离散偏旁(或笔画)+某字"式、"某字局部特征+某字"式、离散偏旁式和谜语式等六种类型.汉语述字词构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有偏正、同位、联合、动宾四种;构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有属种关系、喻体与本体关系、部分与整体关系、零关系、使动与使动客体关系五种.汉语述字词的语法功能几近乎名词,常可作宾语、定语和主语,除此之外部分述字词还可以作状语.《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仅收录了"某字+字+名词(语素)"式述字词,其释义模式主要有"像……"、"比喻……"和无标记释义模式三种,应增收"国字脸""十字绣""之字路"等词."离散偏旁"式述字词在秦汉时期就已出现,"离散偏旁(或笔画)+某字"式和谜语式在魏晋时期出现,"某字+字+形"式在唐宋时期产生,最晚出现的是"某字+字+名词(语素)"式和"某字局部特征+某字"式,直到明清时期才产生.

    述字词结构语义关系语法属性收录与释义历时考察

    新发现《雅俗通音》手稿本音系研究

    马重奇叶晓芳
    5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雅俗通音》是最近新发现的一部漳州地区的方言韵书.《雅俗通音》有18个声母,86个韵母和7个调类.《雅俗通音》与《汇集雅俗通十五音》声母和声调基本相同,韵母则比《汇集雅俗通十五音》少了2个字母、3个韵母,即糜[u(e)i/u(e)iʔ]和牛[ĩu],但比《汇集雅俗通十五音》则多了4个韵母,即爻[ãuʔ]、惊[iãʔ]、光[uĩʔ]、姆[mʔ].《雅俗通音》的方言基础是清代末年漳州府漳浦县的方言音系.

    雅俗通音共时比较历时比较音系性质

    官话方言古寒桓韵的分合及其历时演变

    尹瑀
    6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已有方言材料,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考察官话方言内古寒桓韵的今读类型,发现:(1)中古以来官话方言普遍发生了寒桓异韵的音变;(2)古寒桓韵今分作两韵的三种类型,是古山摄一等根据不同的方言语音条件分化出来的三种演变方式;(3)开合分韵型与合并型之间存在明显的先后关系,是汉语共同语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主流特征.

    寒桓韵官话方言今读类型历时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