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原子核物理评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原子核物理评论
原子核物理评论

靳根明

季刊

1007-4627

jcwang@impcas.ac.cn

0931-4969371,4969374

730000

兰州市31号信箱

原子核物理评论/Journal Nuclear Physics Review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核科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中国核物理学会会刊。它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中国核物理学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反映本学科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最新进展的评述性文章,及时报道核物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及相关交叉学科研究的最新重要研究成果,增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核学科的发展及应用。读者对象为:广大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工农矿医的有关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代数重建算法的高能电子三维成像研究

    李双双赵全堂曹树春宗阳...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工作将代数重建算法应用于新兴发展的高能电子成像技术开展三维成像研究,实现对样品靶物质内部结构信息的精确诊断.通过蒙特卡罗程序及粒子追踪程序模拟高能电子成像过程,包括电子束与靶物质相互作用过程,获得样品靶物质成像角度下的高能电子二维成像结果.利用代数迭代重建ART(Algebraic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算法和滤波反投影算法分别进行了高能电子三维成像仿真测试,重建出靶物质的三维图像,并将两种算法重建的断层图像用图像评价指标进行了定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投影角度数为180个的条件下,ART的重建结果更接近靶物质原图,能有效抑制伪影,图像保真度较高.为进一步验证模拟结果,展开了实际实验,得到的结论与模拟结果相同.本研究结果为后续高能电子三维成像重建算法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高能电子成像三维重建代数重建算法高能电子三维成像

    基于加速器的多终端硼中子俘获治疗装置的束流整形组件设计

    李广儒姜韦张璐陈卫强...
    8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硼中子俘获治疗(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BNCT)是一种新型的精准放射治疗方法,束流整形组件(Beam Shaping Assembly,BSA)作为硼中子俘获治疗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产生适用于BNCT的中子束至关重要.通过BSA可以将快中子慢化到适当的能量范围,并且减少其他不需要的束流成分,进而满足BNCT用于治疗的中子束要求.本文利用蒙特卡罗模拟软件MCNP,基于2.5 MeV/30 mA的质子加速器,设计出可将质子打Li靶产生的快中子束慢化到热中子能量范围(<0.5 eV)和超热中子能量范围(0.5 eV~10 keV)的多终端BSA方案.提出的热中子BSA方案使用D2O作为慢化体,BeO作为反射体,Bi作为γ过滤体,而超热中子BSA方案使用MgF2作为慢化体,Pb作为反射体,6LiF作为热中子过滤体.热/超热中子方案在BSA出口处的束流参数,均满足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对BNCT治疗提出的束流指标要求.

    硼中子俘获治疗束流整形组件多终端热中子超热中子

    重离子辐照引起磁性隧道结功能失效类型及机理研究

    赵培雄刘杰刘天奇蔡畅...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点研究了磁性隧道结(MTJ)的电学性能受离子注量影响的物理规律.实验首次发现了高能Ta离子辐射损伤导致MTJ电学功能失效的现象,主要失效模式为:高、低电阻态失效,其中79.9%的功能失效为高电阻态失效.计算表明,单个10.9 MeV/u的Ta离子辐照引入的损伤无法导致MTJ宏观电学功能失效.结合理论计算与Monte Carlo模拟分析,MTJ中的绝缘势垒层与铁磁薄膜的损伤是出现高、低电阻态失效的内因.

    重离子辐照效应磁阻式存储器磁隧道结硬错误

    低能Cl-离子在绝缘纳米微孔膜中的传输过程

    刘中林哈帅张文铭谢一鸣...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理论模拟结合实验研究了16-keV Cl-离子穿越不同厚度(7和12µm)的Al2O3微孔膜的物理过程,发现负离子传输中并不存在与正离子传输类似的明显的导向现象.在只考虑散射过程的情况下,模拟出的穿透粒子角分布及电荷态分布与实验结果符合很好,出射的Cl-离子沿初束方向分布;Cl0、Cl+离子沿微孔轴向分布.仔细分析了不同出射粒子的角分布,发现出射的Cl+在微孔轴向与初束方向之间分布;经单次散射出射的Cl0沿微孔轴向分布,而经多次散射出射的Cl0向初束方向移动.发现了Cl-离子穿越不同厚度的具有相同微孔直径的Al2O3微孔时,较厚的膜出射的Cl+/Cl0比例低.理论分析显示,这是由散射过程的特性造成的,随着微孔膜厚度的增加,出射的Cl0中经单次碰撞的比例变小,而多次散射出射的比例增加,从而导致Cl+离子转化为Cl0的几率要远大于Cl0转化为Cl+离子的几率,使得长的微孔出射的粒子中Cl+/Cl0比例低.

    Cl–离子绝缘微孔膜散射过程

    Al-4%Ag合金中Ag原子偏析的低温正电子湮没参数研究

    聂聪刘晓双张鹏刘贵仲...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别研究了823 K淬火处理和20%形变量的Al-4%Ag低温下Ag析出物对正电子的捕获行为的变化.采用正电子湮没寿命谱(PALS)技术和符合多普勒展宽能谱(CDBS)在温度范围10~293 K内对其进行表征.多普勒展宽能谱结果表明2种样品中均存在Ag析出物.正电子寿命谱的解谱结果中的各组分给出了Ag析出物随测量温度的变化规律.在170~273 K之间,正电子湮没行为具有较强的温度依赖性.但对于两个具有不同类型缺陷的样品,在低于170 K时观察到样品中Ag析出物捕获正电子能力出现了差异.随着测量温度的降低,淬火样品中的Ag析出物的正电子寿命和强度基本不变.在低于170 K的测量中,形变样品中的Ag析出物对正电子的捕获能力仍旧存在着较强的温度依赖性,但是变化幅度在逐渐减弱.当测量温度提升到室温(273~293 K),越来越多的正电子从Ag析出物中逃逸,逐渐回到自由状态或被其他深陷阱所捕获,失去了对温度的依赖性.

    Al合金低温正电子Ag析出物

    核反应实验数据库(EXFOR)

    王记民陶曦金永利刘丽乐...
    107-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反应实验数据库(EXFOR)及其检索系统提供了丰富的中低能核反应物理信息和数据,已经成为国际上最全面的核反应实验数据汇编.目前,由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数据科(IAEA/NDS)协调管理,国际核反应数据中心协作网(NRDC)13个成员进行全球性合作,旨在协调国际范围内核反应实验数据的收集、编纂和传播.中国核数据中心(CNDC)作为NRDC成员之一,多年来开展了大量的中子和带电粒子引起的核反应实验测量和建库技术研究.本文介绍了EXFOR数据库的形成、发展和现况,以及数据格式、数据编纂和检索系统,并简要总结了我国核反应实验数据建库及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如国内期刊检索、EXFOR数据库文档建设、程序开发、国内数据服务及国际合作等.

    核反应实验数据数据库EX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