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原子核物理评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原子核物理评论
原子核物理评论

靳根明

季刊

1007-4627

jcwang@impcas.ac.cn

0931-4969371,4969374

730000

兰州市31号信箱

原子核物理评论/Journal Nuclear Physics Review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核科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中国核物理学会会刊。它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中国核物理学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反映本学科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最新进展的评述性文章,及时报道核物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及相关交叉学科研究的最新重要研究成果,增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核学科的发展及应用。读者对象为:广大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工农矿医的有关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Rutherford的原子核到Landau的巨核:大自然偏好味对称吗?

    徐仁新
    863-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子核(即核液滴)的对称能本质上体现了两味价夸克的对称性,其组成单元为核子.本文试图阐述如下概念:若自然总喜欢夸克味对称,重子数A在103-9和~1057之间的低温强相互作用巨核应该由三味对称的奇子构成.根据这一逻辑,脉冲星类致密天体其实是A~1057的大块奇子物质;若干多信使天文观测(如利用中国FAST等先进装置)或有望澄清该论断的合理性.值得强调的是,在粒子物理标准模型这个成熟的"旧物理"框架内提出的奇子物质看法有助于深刻地认识我们所处的物质世界,包括正常的发光物质,甚至暗物质.

    致密物质基本粒子对称能中子星脉冲星

    寻找由奇异夸克物质构成的天体

    邹泽城黄永锋张晓黎
    872-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上、下、奇异夸克组成的致密奇异夸克物质可能是强相互作用物质的绝对基态.基于这一奇异夸克物质假说,脉冲星实际上可能是奇异星.奇异星的质量-半径关系、冷却等观测特征与传统的中子星有所不同,但当前的天文观测尚不能完全区分二者.奇异星能够驱动快速射电暴和引力波暴.而奇异夸克物质的稳定性更使得行星质量的奇异夸克物质团块,即奇异行星能够自束缚地稳定存在.奇异行星非常致密,能够在周期小于6 100s的非常近的轨道上围绕中心天体公转,而一般物质组成的行星在此距离上则会被潮汐瓦解.因此,这种密近的系外行星一旦被发现,便能有力地佐证奇异星的存在.同时,奇异矮星也能在奇异夸克物质假说下稳定存在.未来的多波段多信使天文观测将能有助于厘清致密物质的真实性质.

    致密核物质奇异星快速射电暴引力波核天体物理

    有限温下的奇异滴

    尤浩松陈怀民徐建峰夏铖君...
    880-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等效质量模型的框架下,考虑线性禁闭和一阶微扰相互作用的贡献,研究了有限温度情形下奇异滴的各种性质.通过在坐标空间数值求解夸克的狄拉克方程,能够估算奇异滴的壳效应.随着温度升高,根据费米-狄拉克统计原理,夸克更容易占据能量更高的能级,此时壳效应减弱,即壳衰减现象.令人意外的是,从液滴模型公式中得出的表面张力并没有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是升高,并在温度T≈20~40MeV到达峰值.在这个温度下,壳修正变得可以忽略不计,液滴模型公式为奇异滴的每重子自由能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近似值.然而,曲率项似乎并不受壳修正影响,而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单调减少.还计算了奇异滴的核子发射率随温度的变化.对于稳定的奇异滴,核子发射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对于不稳定的奇异滴则相反.最后还计算了有限温度下奇异滴的其他性质.相关计算结果将有助于人们理解双致密星并合和重离子碰撞的产物.

    等效质量模型奇异滴壳衰减发射率有限温

    F(R)引力理论中的致密星

    桂川大志沼尻光太崔永翔野尻伸一...
    890-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F(R)引力作为一种修改引力理论,近年来在致密星研究中的应用备受关注.本文回顾了 F(R)引力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其修改后的Tolman-Oppenheimer-Volkoff(TOV)方程.研究表明,状态方程(EOS)的模型依赖性与引力修正效应存在简并性,说明仅通过致密星的质量-半径(M-R)关系不足以完全确定其内部物质的状态方程(EOS).此外,在基准R2模型中,展示了F(R)引力所预测的新标量场对致密星内外结构的影响.最后,本文探讨了通过致密星观测来检验引力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

    修改引力理论致密星TOV方程

    强磁化中子星磁场演化与自转演化的研究

    李永宏李志兵高志福王辉...
    900-9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磁星是一类年轻且高度磁化的中子星,可大致分为软γ射线重复爆发源(SGRs)和反常X射线脉冲星(AXPs).它们的主要能量来源于其内部的超强磁场.观测显示,磁星通常表现为光度变化剧烈的X射线源,有时也表现为射电和/或光学脉冲星.对磁星的观测与理论研究是当前脉冲星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热点.脉冲星的制动指数是与其自转演化密切相关的重要物理量.本文分为两部分进行讨论.第一部分综述了我们关于强磁化脉冲星内部环向磁场演化的研究,并将理论模型应用于反常X射线脉冲星1E2259+586.研究发现,环向磁场是磁星暂变、磁层扭曲和高能辐射等活动的主要驱动因素.第二部分概述了了脉冲星制动指数研究的最新进展,推导出了在真空磁偶极模型下不依赖于对脉冲星自转周期二阶导数的制动指数表达式,并将其应用于5颗已知制动指数的脉冲星以验证模型.提出的表达式考虑了磁场强度和磁倾角的变化,并包含能量损失机制的信息.这个新的表达式不仅适用于对于年轻、无周期跃变且时间噪声较小的脉冲星,也适用于有小幅度周期跃变且时间噪声较低的中年脉冲星,这是本文的主要亮点.最后部分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脉冲星磁场和自转演化的未来研究.我们期待,通过更深入的X射线观测,结合未来对磁星活动的进一步研究,包括同步的X射线/光学监测,不仅可以验证我们现有的研究结果,还能揭示磁星更为丰富和复杂的特性.

    强磁化中子星磁星自转演化制动指数环向磁场

    核子超流动性及其不确定性对中子星冷却的影响

    王言平董建敏包小军吴普训...
    910-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AV18两体力结合微观三体力作为Brueckner-Hartree-Fock理论的输入量计算了状态方程,进而基于BCS理论计算了对能隙.理论计算的状态方程和对能隙作为冷却理论的输入量计算了冷却曲线.理论计算的冷却曲线表明,核子超流显著地减小了标准冷却理论和增强冷却理论之间的差异.基于考虑超流核心的增强冷却理论可以很大程度上解释天文观测值.因此,中子星冷却包含很强的直接Urca过程的可能性仍旧不能被排除.

    Brueckner-Hartree-Fock核子超流体中子星冷却曲线

    原子核质量模型对预言新超重元素合成截面的影响

    耿畅陈鹏辉牛菲冯兆庆...
    917-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核系统模型(Dinuclear System Model,DNS)的框架下,深入讨论了不同核质量模型对计算超重核存活概率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它如何影响DNS预测超重新元素合成截面.不同核质量模型输出的核质量表具有较大差异,尤其对于未知核区.原子核质量作为DNS的核心输入量,它们在结合能、四极形变以及外推能力等方面的微小差异,都能对DNS的计算结果产生直接影响.此外发现,原子核质量是影响熔合概率和存活概率计算数值的关键因素.具体来说,不同核质量表提供的粒子分离能对超重核通过发射中子、质子、a粒子的衰变概率计算具有直接的影响.仔细分析超重核291Mc的存活概率,我们发现随着蒸发中子数的增加,不同核质量表计算出的存活概率差异也会逐渐累积.值得注意的是,使用不同的核质量表进行超重核合成截面计算,其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吻合,分布范围在一个数量级之内,这进一步验证了 DNS预测的准确性.最后,讨论了五种核质量表对预测119、120号超重新元素合成截面的影响,误差范围在一个数量级之内.

    核质量模型双核模型超重新元素存活概率合成截面

    《原子核物理评论》征稿简则

    后插1页

    基于手征双重模型研究a0(980)介子对非对称物质的影响

    江育基原田正康
    前插1,787-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本工作中,通过基于近似U(2)L × U(2)R对称性构建包含a0(980)介子的手征双重模型,研究了同位旋矢量标量介子a0(980)(即6)对不对称物质性质的影响,并研究了 a0(980)对对称物质性质的影响,如对称能S(nB)、对称能不可压缩系数Ksym、对称能偏斜系数Qsym.发现a0(980)介子对这些核物质性质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在核子手征不变质量m0较小的情况下.还研究了 a0(980)介子对中子星(NS)性质的影响,发现它增加了 NS的半径,特别是那些具有中等质量的中子星.最后,通过与最近约束的Ksym和NS观测数据比较,进一步将L=57.7 MeV时核子的手征不变质量值限制在640 MeV<m0<860 MeV.

    手征双重模型中子星非对称核物质同位旋矢量标量介子a0(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