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原子能科学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原子能科学技术
原子能科学技术

万钢

月刊

1000-6931

yzk@ciae.ac.cn

010-69358024

102413

北京市275-65信箱

原子能科学技术/Journal Atomic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办,1959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性学术与技术兼顾的原子能类核心期刊,先后被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I Compendex》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方正Apabi电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等收录,并已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主要刊登核科学技术方面具有创造性的科技成果,旨在促进核科学与技术方面的交流、核技术与其它科学技术间的交叉渗透,推动核科技在国民经济方面的应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8F气溶胶监测仪校准方法研究

    孟令泽陈禹轩朱保吉陈细林...
    451-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压水堆冷却系统压力边界的泄漏会引发严重安全事故.冷却剂在反应堆高中子通量下会产生18F,在泄漏后形成的放射性气溶胶可使用18F气溶胶监测仪连续监测,以确认泄漏的位置与严重程度;监测仪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关系到核电站的稳定运行,但目前尚缺乏可用的现场校准方案.本文对18F气溶胶监测仪进行校准方法研究,使用放射性18F标准滤膜源、22Na及68Ge/68Ga标准点源对国内新设计的某型号18F气溶胶监测仪进行计量校准,确定新测量方案下仪器的活度响应,研究不同校准方法对活度响应的影响.利用18F标准滤膜源得到的活度响应的扩展不确定度为6.0%(k=2),满足监测仪校准的准确度要求.利用22Na及68Ge/68Ga标准点源进行的校准研究还表明,正电子发射能谱对该监测仪活度响应的影响最大,应选取与18F能谱接近的长寿命核素作为替代,现场校准推荐使用22Na点源或标准滤膜源.

    18F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校准放射性活度

    基于GAF-CNN的n/γ甄别方法研究

    黄坤翔张江梅王嘉麒苏覃...
    461-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子探测是核能开发领域的重要技术,由于中子闪烁体探测器往往会对中子和γ射线同时响应,因此有效分辨中子和γ射线是实现高精度中子探测的先决条件.为进一步提升n/γ甄别性能,本文结合脉冲形状甄别(PSD)技术和格拉姆角场(GAF)图像转换方法,将卷积神经网络(CNN)分类模型应用到n/y甄别中.通过GAF将n/γ脉冲数据转化为二维图像,之后将其输入到CNN分类模型中达到样本辨别的目的.为验证GAF-CNN甄别的准确性,与传统CNN甄别法和电荷比较法进行了甄别效果对比.结果表明,GAF-CNN甄别法具有更低的辨别误差率和较短的处理时间,且n/γ甄别品质因子(FOM)有着数量级上的提升.同时其具备网络轻量化的特点,有助于实现CNN PSD算法的嵌入式部署,为研制高性能n/γ复合探测能谱仪提供了一种可行的PSD技术解决方案.

    n/γ甄别脉冲形状甄别格拉姆角场卷积神经网络电荷比较法

    砂岩型铀矿土壤热释光特性及测量流程优化

    张欣熠王猛谷懿王勇...
    471-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砂岩型铀矿因其矿体埋深大、辐射信息被掩盖,传统放射性物探技术难以满足其勘查需求.本文基于天然土壤热释光测量技术,对砂岩型铀矿表层沉积岩样品的热释光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稳定热释光信号主要来源于长石与石英矿物成分.通过甄选稳定的热释光信号,并基于200、237、263、325、375 ℃下稳定的热释光信号建立了适用于砂岩型铀矿勘查的优化测量流程.针对长石和石英混合矿物成分,测量流程选取的热释光信号在0~600 Gy辐照剂量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剂量响应特性,且等效剂量测量值相对误差小于7%,兼顾了测量效率与准确性,可为天然土壤热释光法应用于砂岩型铀矿勘探提供技术参考.

    砂岩型铀矿释光特性稳定释光信号释光测量流程

    放射性氙高灵敏度现场快速自动化监测系统研制

    龙斌周国庆田言杰雷卫国...
    481-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放射性氙监测是禁核试核查现场视察和核设施安全监测的重要项目之一,能够快速准确地甄别违约核活动和预警识别核设施的泄漏.本文综合运用超低温动态吸附、中空纤维膜除杂和现场低本底测量等技术,研制了一套放射性氙高灵敏度现场快速自动化监测系统,用于放射性氙现场取样、分离和测量.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氡浓度为20 Bq/m3、采样体积为2 m3、分析周期不大于120 min时,氙回收率为79.9%,对133Xe的最小可探测活度浓度(MDC)小于0.26 Bq/m3,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小于±12%.该系统具有灵敏度高、分析周期短、全流程自动化的特点,能够应用于核设施安全监测、现场视察放射性氙监测、核应急放射性气体监测等场合.

    放射性氙高灵敏度快速现场自动化监测

    γ能谱法测量分析阀门中铀滞留量技术研究

    王晶何丽霞邵婕文李育蓉...
    48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定量测量工艺设备中的滞留量是核设施核材料测量的技术难点之一,对辐射防护、核材料临界安全和核材料闭合衡算具有重要意义.在核材料工艺生产线上,阀门与管道的连接方式不利于取样,因此,非破坏性分析方法更适合用于开展阀门中滞留量的测量.本文采用无源效率刻度,针对球阀和蝶阀这两种最常见的阀门,建立了探测器全能峰绝对探测效率分析模型.运用坐标变换方法,实现了阀门分析模型的快速建立.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标准点源和铀样品进行了初步验证,铀样品中235 U含量的测量分析结果和标称值的相对偏差小于15%.坐标变换方法可快速准确地建立各种类型阀门的分析模型,为测量分析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简便易行的解决方案.

    滞留量阀门蒙特卡罗模拟γ能谱法

    狭缝法测量X射线管焦点尺寸的研究

    李伟伟王立强郑健
    498-5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EN 12543标准中的狭缝法广泛应用于工业用X射线管焦点尺寸的测量和标注.然而所需的测试设备——狭缝相机,由于其复杂和精密的设计要求,导致生产加工难度大、成本高且不利于推广使用.本文采用双钨合金圆柱代替狭缝相机,基于圆柱法中距离和位置参数校准方法,改进了狭缝法中焦点尺寸测量的计算公式,研究了不同狭缝大小对X射线管焦点尺寸测量的影响和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使用间距与焦点尺寸相当的双钨合金圆柱测量COMET公司的MXR-225HP/11工业X射线管,也可以获得较为精确的测量结果,同时实验发现当狭缝宽度较大时,可以直接用来计算焦点测量装置的几何放大倍数,并且计算结果与圆柱法中使用距离和位置参数校准方法所测量的结果相一致.

    X射线管狭缝法圆柱法焦点尺寸

    130nm 7T SOI SRAM总剂量与单粒子协和效应研究

    肖舒颜郭刚王林飞张峥...
    506-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阐明SOI器件中总剂量效应(TID)与单粒子效应(SEE)间的协和效应,本文基于SOI工艺特征尺寸为130 nm的国产7T结构SRAM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对4组SOI SRAM开展了不同TID辐照后的SEE实验,得到器件单粒子翻转(SEU)截面随TID的变化规律.SOI SRAM的SEU截面在TID辐照后呈现明显的降低,最大在750 krad(Si)剂量辐照后下降80.5%.器件的饱和截面呈现随剂量增加而下降的趋势,最大下降19.5%,研究中未发现SEU阈值的明显变化.分析认为,延迟晶体管N5的等效关态电阻因为TID辐照而增加,该现象会造成N5的延迟作用增强,是该款器件SEU截面下降的主要原因.采用这种7T结构的SOI SRAM的抗SEE性能会随其在轨累积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强,这为今后电子器件的抗辐射加固提供了启示.

    总剂量效应单粒子效应协和效应单粒子翻转静态随机存储器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