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四川大学;四川省物理学会;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四川大学;四川省物理学会;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

李家明 赵伊君 陈向荣

双月刊

1000-0364

jamp@scu.edu.cn

028-85405516

610065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tomic and Molecular Phys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是该领域内全国唯一的专业性刊物,在整个东南亚也是唯一的。她是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物理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其办刊宗旨: 主要反映我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及其应用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 促进这些方面的学术交流, 为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 其主要内容: 报道国内外原子分子物理及其交叉学科领域的理论, 实验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理论和实验), 发表研究论文, 快报及综合述评等三种类型的中文或英文学术论文. 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 包括: 原子分子结构和光谱, 原子分子碰撞, 电磁场中的原子分子, 生物分子, 团簇的结构、光谱及热力学性质, 原子分子及团簇的反应动力学, 材料表面的团簇和纳米结构, 富勒烯和碳团簇等; 同时还包括凝聚态物理, 激光物理, 等离子体物理, 光学, 化学物理, 非线性动力学及其它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BCl3分子振动频率的同位素效应

    杨志杰马俊平唐显李鑫...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与耦合簇CCSD方法,结合全电子高斯基函数,计算了 10 BCl3和11BCl3分子的基态平衡几何和谐振频率,进而得到了分子伸缩振动模式的同位素位移.计算检验了芯-价电子关联、标量相对论效应,以及基组外推对分子几何结构、振动频率和同位素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阶修正效应对同位素位移的影响很小,并分析了其原因.同时得到了不同Cl/B同位素分子体系的同位素位移.研究对激光分离同位素技术中激光中心波长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BCl3同位素位移B3LYPCCSD激光同位素分离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草甘膦在纯的,金属原子掺杂石墨烯表面的吸附机理

    王群赵虹林罗杰谢英荣...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详细讨论了纯的石墨烯及Ti,Fe,Al,Ca原子掺杂石墨烯吸附草甘膦的机理.通过它们之间的吸附能,差分电荷密度,布居电荷,态密度分析发现草甘膦可以被纯的石墨烯及金属原子掺杂石墨烯不同程度地吸附.纯的石墨烯对草甘膦的吸附作用远不及掺杂石墨烯,其中,草甘膦在Ca掺杂石墨烯表面有最强相互作用.这是因为草甘膦与纯的石墨烯之间主要形成了-P=O…π,-COOH…π和-OH…π非共价的相互作用,而与掺杂石墨烯之间主要形成了 Metal-O"单齿"和O-Metal-O"双齿"共价相互作用.本研究结果希冀为石墨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密度泛函理论石墨烯掺杂石墨烯草甘膦吸附

    VPRBP蛋白与Abl激酶诱发、抑制前列腺癌的一种物理机制

    赵新军李循王书恒李九智...
    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本文基于Hill动力学与Michaelis-Menten方程,建立理论模型研究VPRBP蛋白与Abl激酶诱发、抑制前列腺癌的一种物理机制.研究发现,DNA损伤使得ATM(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很快激活,并激活上调p53蛋白表达,DNA损伤的后续破坏会在很大程度上通过p53表达上调而被抑制.VPRBP通过上调MDM2蛋白的激活水平,使得p53表达水平异常,进而无法正常抑制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通过考察Abl在前列腺癌进程中的作用发现,Abl使得AKT的表达水平下调,由于Abl对AKT的抑制作用,致使在AKT信号通路中MDM2表达水平受到抑制,进而稳定p53表达.由此表明了,过少的Abl对AKT的抑制程度减弱,不仅使得细胞代谢出现紊乱,而且还会促使p53正常的周期表达水平异常,对DNA损伤诱发的肿瘤抑制性减弱,进而促进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基于本文模型,可以预测VPRBP与Abl作为诱发、抑制前列腺癌的调节剂对现有和潜在的抗癌治疗较为敏感.VPRBP与Abl在诱发、抑制前列腺癌过程中的时滞效应,导致信号通路中p53与PTEN蓄积量增多、AKT蓄积量减少,以及Plkl周期振荡相位转移,可用于预测旨在阻断前列腺癌细胞周期进程的潜在治疗效果.本文结果揭示了 VPRBP与Abl诱发、抑制前列腺癌进程的一种调控作用机制,理论结果符合实验,可为设计阻断前列腺癌的通路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VPRBP蛋白Abl激酶前列腺癌

    Fe2O3上AsH3催化氧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杨春晓张艳琨杨蒙彭国建...
    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 Fe2O3上AsH3的催化氧化反应机理.该反应以Fe2O3中的两个Fe原子为不同的活性中心进行研究,每个活性中心均设计了 3个步骤.AsH3分子依次与3个O2分子在催化剂上相互作用分别形成中间体H3AsO2、H3AsO4及最终产物H3AsO6.研究发现,当氧化反应发生在1号铁原子(Fe1)附近,其速度控制步骤活化自由能垒为49.99 kcal/mol;当氧化反应发生在2号铁原子(Fe2)附近,其活化自由能垒为21.20 kcal/mol,与直接氧化(50.14 kcal/mol)相比大大降低.可见AsH3在Fe2O3上的催化氧化反应更易发生在Fe2附近.

    AsH3催化氧化Fe2O3密度泛函理论吉布斯自由能

    理论研究过渡金属原子修饰石墨炔材料的功能性

    陈卫光赵高史金磊张海泉...
    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中第一性原理方法分别对石墨炔负载过渡金属原子(M-gra)体系的稳定构型以及对多种气体小分子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进行理论研究.计算结果表明金属原子吸附在孔洞结构的H2位具有高稳定性,不同种类的金属原子能够有效调控石墨炔体系的电子特性和具有不同的磁矩.比较气体分子的吸附能大小,M-gra衬底对O和OH表现出高的灵敏度,单个NO、NO2和O2的稳定性高于CO分子.此外,小分子吸附的M-gra体系具有金属、半金属和半导体特性,在电子和气敏器件领域具有潜在应用.

    石墨炔过渡金属原子气体分子电子性质磁矩

    基于外电场作用氟氯碳酰的光谱特性和解离特性

    向梅安桓闫好奎布玛丽亚·阿布力米提...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密度泛函方法(DFT)在B3LYP/6-31 G(d)水平上优化计算了在不同外电场作用下氟氯碳酰分子的物理性质,包括键长、键角、分子体系总能量、偶极矩、能隙、红外光谱、拉曼光谱以及解离特性.研究表明在外电场(-0.02-0.07 a.u.)作用下,氟氯碳酰分子结构有明显的变化,随着外电场的增强,分子C-O键长、C-Cl键长逐渐增大,C-F键长逐渐减小,分子体系总能量、能隙先增大后减小,偶极矩先减小后增大;分子红外光谱的Op-deform、CCl stretch(str)、CF str振动发生了蓝移,CO str振动发生了红移,CO deform振动先红移后蓝移,分子拉曼光谱的O p-deform、CCl str、CF str、CO str振动移动情况与红外光谱相同,当外电场强度为0.03 a.u.时,分子C-Cl势垒消失,分子发生解离,当外电场强度为-0.005 a.u.时,分子两个键断裂,发生逐步解离.研究工作为进一步研究氟氯碳酰分子的解离特性及臭氧层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密度泛函理论氟氯碳酰解离特性外电场原子与分子物理

    铷原子低次谐波产生中的载波拉比振荡特征

    李英娟管仲景文泉魏盼...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数值求解三维含时薛定谔方程,研究了铷原子在ω=E5p-E5s共振激光及非共振激光驱动下的三次谐波发射特性.结果表明,在共振波长驱动下,当脉冲面积为2π时,三次谐波展示了一个正常的峰值结构,通过分析5s态和5p态的布居分布,发现这种峰值结构源于拉比振荡;随着脉冲面积的增大,三次谐波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其与载波拉比振荡相关,此时面积定理不再适用.在非共振波长驱动下,无论脉冲面积为2π或者大于2π,三次谐波都展示出正常的峰值结构,通过布居分析,发现非共振波长驱动下,不能满足拉比振荡及载波拉比振荡的条件.

    低次谐波载波拉比振荡脉冲面积含时薛定谔方程

    碳纳米锥吸附Na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马沛原王军凯邢静怡王向岭...
    5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结合从头算分子动力学的方法,研究了碳纳米锥(CNC)、B和N掺杂碳纳米锥(B-CNC和N-CNC)的稳定性,结果表明CNC、B-CNC和N-CNC均可以稳定存在.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 Na原子在CNC、B-CNC和N-CNC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1)Na原子在CNC五元碳环中心顶部位置的吸附最强,吸附能为-2.52 eV.CNC的能隙(Eg)为1.96 eV.2)B和N掺杂CNC后,B-CNC和N-CNC的导电性均显著增强.3)与CNC相比,Na原子在B-CNC上的吸附增强,而在N-CNC上的吸附则显著减弱.这表明B-CNC有望作为Na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以CNC为负极材料的Na离子电池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

    碳纳米锥第一性原理计算Na吸附掺杂

    电场调控的碳纳米管非线性光学开关及其管径效应

    贺慧敏杨辉李莹李祥辉...
    6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借助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获得了五个不同管径碳纳米管在外电场作用下的最优几何结构和相应的性质,研究了外电场对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质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外电场导致了碳纳米管内部的电荷转移,引起了碳纳米管第一超极化率(β0)的急剧增大.例如CNT(6,3),当电场从0增大到工作电场Fw=80×10-4au时,碳纳米管的β0值从0 au可增大到最大83695 au,导致了极大的β0对比,因此碳纳米管成为新型的非线性光学(NLO)开关.新型NLO开关的管径效应表明,较大管径的碳纳米管具有更优的NLO开关性质.除此之外,电子吸收光谱表明这些碳纳米管具有小于300 nm和大于2500 nmn的光学工作区,因此碳纳米管可成为一类新的灵敏、快速、可逆的紫外兼红外的NLO开关.

    碳纳米管外电场电荷转移第一超极化率非线性光学开关

    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2D碳纳米结构设计及其性能的理论计算研究

    袁焜刘艳芝吕玲玲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PBE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方法设计了 一种由炔基链、吡啶环及少量氢原子组成的具有内凹六边形结构单元的新型理想二维碳纳米结构,并对其平面内负泊松比效应等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与电子结构进行了预测.计算表明,该2D材料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和特殊的力学性能.当将该2D结构在面内(bc面)沿c方向压缩时,其在b方向收缩;当沿c方向拉伸时,其在b方向伸长,即该2D结构同样具有期望的负泊松比效应.材料的泊松比为-3.26;将该2D结构沿b方向拉伸时,c方向将随之伸长;沿b方向压缩时,c方向将随之收缩.沿b方向拉伸或压缩时,泊松比约为-1.951.即该2D材料在面内具有非常显著的负泊松比效应.此外,该2D材料表现出半导体材料的电子结构特征和良好的光反射和折射性能.希望本工作能为具有本征负泊松比效应和优良电子与光学功能的理想二维碳纳米材料的开发提供一种理想的结构设计策略.

    2D碳材料负泊松比效应力学性质电子结构光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