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四川大学;四川省物理学会;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四川大学;四川省物理学会;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

李家明 赵伊君 陈向荣

双月刊

1000-0364

jamp@scu.edu.cn

028-85405516

610065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tomic and Molecular Phys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是该领域内全国唯一的专业性刊物,在整个东南亚也是唯一的。她是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物理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其办刊宗旨: 主要反映我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及其应用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 促进这些方面的学术交流, 为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 其主要内容: 报道国内外原子分子物理及其交叉学科领域的理论, 实验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理论和实验), 发表研究论文, 快报及综合述评等三种类型的中文或英文学术论文. 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 包括: 原子分子结构和光谱, 原子分子碰撞, 电磁场中的原子分子, 生物分子, 团簇的结构、光谱及热力学性质, 原子分子及团簇的反应动力学, 材料表面的团簇和纳米结构, 富勒烯和碳团簇等; 同时还包括凝聚态物理, 激光物理, 等离子体物理, 光学, 化学物理, 非线性动力学及其它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轴应变调控二维单层C2X2TM(X=O,H;TM=Fe,Cr)的多铁性研究

    耿晨铎张诗俊吴春香卿晓梅...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地研究了过渡金属原子插层的单层氧化/氢化石墨烯的磁学性质和铁电性质.在考虑了电子在位库仑作用和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下,得到了过渡金属Fe、Cr插层形成的C2X2TM二维单层膜的稳定结构以及基态磁性结构,研究了不同应变作用下C2X2TM的磁性、能带、铁电极化以及电子结构的变化.结果发现,对于任何应变下的C2X2TM其基态磁性都为手性逆时针反铁磁结构.在无应变时体系存在一个较大的离子翻转势垒,通过外加双轴应变,可有效调控体系的势垒高度和能隙,发现25%应变下C2O2Cr和30%应变时C2O2Fe单层薄膜具有与GeS等二维铁电材料相近的铁电极化和翻转势垒,这些研究结果表明C2O2Fe(Cr)单层薄膜是一种新型二维多铁性材料.

    磁性结构极化翻转能带结构二维多铁

    Si10团簇成键条件和解离行为的密度泛函紧束缚研究

    韩艳吴丽君王芷晴陈上峰...
    7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利用遗传算法和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紧束缚方法相结合的计算方法,研究了Si10团簇的原子堆积结构的成键条件和电子性质.计算结果发现,Si10团簇的最低能稳定结构表现为以一个三棱柱体为基础结构单元,在其3个侧面和一个底面堆积了四个金字塔堆积结构,形成了由四个金字塔包围三棱柱体的类球形结构.原子间成键强烈依赖于团簇中各原子紧邻原子的几何排布情况,原子间交叠电子布居数具有显著的方向性,随着键长增加迅速减小.由团簇中各原子成键条件的分析,可以判断Si7团簇是Si10团簇最容易形成的解离产物,然后出现的是Si6团簇.

    团簇电子性质密度泛函紧束缚Mulliken交叠电子布局数

    RuSin±(n=1~6)团簇的几何结构、电子性质与磁性的理论研究

    侯茹郭平赵润宁韩聚广...
    8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杂化密度泛函理论在(U)B3LYP/LanL2DZ水平研究了RuSin±(n=1~6)团簇的几何构型、电子性质和磁性.结果发现:RuSin±(n=1~6)团簇除n=5外,基本保持了RuSin(n=1~6)团簇的基本框架.RuSi2+团簇和RuSi3-团簇分别是RuSin+和RuSin-(n=1~6)团簇最低能结构中热力学稳定性最强的团簇.在RuSin+和RuSin-(n=1~6)团簇中Ru原子比Si原子对体系电荷贡献大.HOMO和LUMO的研究结果说明,RuSin-(n=1~6)团簇的LUMO对电子没有亲和力.RuSi+是RuSin+(n=1~6)团簇中化学稳定性最强的团簇.而RuSi5+团簇是化学活性强弱的团簇.RuSin±,0(n=1~6)团簇的极化率张量随Si原子数目n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都随着n的增大而减小,意味着RuSi n±,0(n=1~6)团簇原子间的相互作用随着n的增大而减弱.极化率各向异性不变量(Δα)随n变化的规律也几乎相同,只是随着n的增大增加缓慢而已.RuSin+(n=1~6)团簇的总磁矩都增加了1.00μB,而RuSin-(n=1~6)团簇的总磁矩均为1.00μB.

    密度泛函理论RuSin±(n=1~6)团簇几何构型电子性质磁性

    激光诱导Al表面等离子体温度的发射谱诊断

    李耀宗张小安梁昌慧周贤明...
    94-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测了脉冲能量0.3 J波长1064 nm的纳秒激光聚焦Al表面诱导的等离子体200-900 nm范围的发射谱.分析了线状谱的基本规律,根据谱线的强度,考虑到光谱仪与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的探测效率,通过线性拟合给出了等离子体中Al I、AlⅡ、N I、O I粒子的激发温度.根据谱线的半高宽计算了等离子体电子密度,进而计算了等离子中Al I的电离温度.结果表明,在等离子体状态快速演化过程中,不同粒子的电离、激发与退激存在较大差异,AlⅡ、Al I相对于N I、O I有较高的激发温度,并且等离子体中Al I的电离温度高于所有粒子的激发温度.

    激光等离子体线状发射谱激发温度电离温度

    利用双阶梯波导层对深紫外激光二极管的性能优化

    王瑶赵梦远付雪垠王芳...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深紫外激光二极管中,波导层的作用是用来传输并限制光束.传统的深紫外激光二极管存在很强的极化感应电场,这种电场能够降低深紫外激光二极管的光电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双阶梯型上波导层(UWG)和下波导层(LWG),可以提高半导体激光器的性能.通过使用Crosslight软件将矩形、单阶梯型和双阶梯型波导层三种不同的结构进行仿真研究,比较三种结构器件的能带图、电子空穴浓度、辐射复合率、P-I以及V-I特性等.结果表明,新型双阶梯波导层结构的应用增加了电子有效势垒的高度,缓解了电子阻挡层的能带弯曲,减小了极化电场的影响,从而提升了该器件的光学和电学性能.

    上波导层下波导层AlGaN电子泄露

    调控空间非均匀啁啾场获得孤立阿秒脉冲

    刘辉周思淇王语凝刘航...
    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调节二阶啁啾参数和空间非均匀效应对高次谐波光谱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长脉宽负向啁啾和负向非均匀效应组合下,谐波光谱截止能量和强度得到最佳增大,并获得X射线范围内的光谱连续区.最后,通过叠加光谱连续区上的部分谐波可获得一个脉宽仅为23 as的孤立脉冲.

    高次谐波阿秒脉冲二阶啁啾激光场空间非均匀激光场

    通过设计量子库来调控量子比特间的Bell非定域性研究

    黄彬源黄宇贤贺志
    112-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量子系统间的Bell非定域性是一种比量子纠缠更为严格的量子关联,它在刻画多体量子关联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类似于量子纠缠,在开放两量子比特和三量子比特系统中的Bell非定域性可能会出现猝死现象.本文建议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案即在热库环境中通过增加辅助粒子来调控两量子比特和三量子比特间的Bell非定域性动力学.研究发现:通过调节辅助粒子数目,不仅两量子比特和三量子比特系统的Bell非定域性可以避免猝死现象的发生,而且在长时间极限下它能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论文得到的结果将对多体量子系统间量子关联的调控和避免猝死现象等相关研究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Bell非定域性量子库的操控辅助量子比特

    双原子Jaynes-Cummings模型下的量子失协和超量子失协

    徐鸿嘉秦向瑜闫学群董广宗...
    121-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量子信息的研究中,量子关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弱测量对揭示量子关联有重要作用.在双原子Jaynes-Cummings(JC)模型下,分析了量子失协和超量子失协两种量子关联随时间演化过程中的差异性,以及测量强度参数、平均光子数在决定量子关联和影响其动态演化的一般作用.结果表明,弱测量可以更好地揭示量子关联,不仅可以更好地揭示量子关联的复活,还可以获得更大的关联最大值;平均光子数会有效影响两种关联的消失与复活,平均光子数越大,量子关联的消失与复活越快;平均光子数较大时,使用旋波近似得到的弱测量下的超量子失协比强测量下的量子失协与实际误差更小.

    弱测量量子关联双原子JC模型量子失协超量子失协

    C-Mg掺杂GaN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刘丽芝史蕾倩王晓东马磊...
    131-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的方法,计算了GaN、C单掺、Mg单掺和C-Mg共掺体系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掺杂后,GaN体系的晶格发生畸变,有利于光生空穴-电子对的分离,C-Mg共掺体系结构最稳定,掺杂体系的禁带宽度均减小,其中C-Mg共掺体系的禁带宽度最小,在禁带中引入了杂质能级,说明掺杂可有效降低电子跃迁所需的能量.在光学性质方面,掺杂后,GaN在低能区介电峰和吸收峰均发生红移,且静介电常数增大;其中C-Mg共掺体系的对可见光的吸收最强,极化能力最强,因此C-Mg共掺将有望提高GaN在光催化性能和极化能力.

    GaN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光学性质

    Nb含量对FeSiBCuNb系铁基纳米晶合金结构和磁学性能的影响

    丁璨胡兴高振江丁庆昌...
    138-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模拟Nb含量对FeSiBCuNb系铁基纳米晶合金结构和磁学性能的影响,采用Amorphous模块构建了Fe88-xSi9B2CuNbx(x=1,3,5,7)的硬球密剁模型,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进行弛豫,淬火以及退火处理,得到了Fe88-xSi9B2CuNbx(x=1,3,5,7)铁基纳米晶合金结构.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Nb含量的铁基纳米晶合金的晶体结构和磁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Nb含量的增加,体系的晶格常数和体积都有所增大,导电性减小,磁矩不断减小,并且Fe的3d轨道是体系磁矩的主要贡献者,Nb元素对体系非晶化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

    铁基纳米晶合金第一性原理磁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