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植保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植保导刊
中国植保导刊

钟天润

月刊

1672-6820

zhibao@agri.gov.cn

010-59194728,59194736

100125

北京麦子店街20号楼

中国植保导刊/Journal China Plant Protec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全国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测报、检疫、防治、农药械的新技术、新成果及相关方针政策、指导意见,交流植保工作经验。是广大植保技术推广单位及技术人员的好参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麦苗期一喷双防杂草与叶螨的效果初报

    杨宁刘树艳王学贵王洛彩...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山东枣庄春季麦田防治杂草与叶螨分开进行存在的弊端,2022-2023连续2年开展小麦苗期一喷双防叶螨、杂草试验.结果显示,2甲·双氟+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哒螨灵(方案1)、2甲·双氟+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哒螨灵+24-表芸苔素内酯(方案2)对杂草的株防效为90.41%~98.63%,鲜重防效为98.58%~99.88%,对叶螨的防效为96.97%~99.13%.两年来一喷双防处理区平均增产率为19.83%.设计的两套用药方案在实施后均取得理想的双防效果,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方案2应用效果更优,为枣庄小麦苗期杂草、叶螨同期防控提供了技术参考.

    小麦一喷双防杂草叶螨节本增效

    不同时间施药防除冬小麦田阿拉伯婆婆纳的效果比较

    范志业王文豪杜梦园苏旺苍...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拉伯婆婆纳(Veronica persica Pair.)是河南省冬小麦田主要阔叶杂草之一,防除难度较大,选择新型除草剂吡氟酰草胺,设置单剂处理以及与其他除草剂的混施处理,在河南省冬小麦播后的不同时间点喷施,比较各处理对田间阿拉伯婆婆纳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吡氟酰草胺单剂的土壤封闭处理对该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高于85%,该药剂与双氟磺草胺组合于苗后冬前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对该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高于90%,上述处理对试验地冬小麦田阿拉伯婆婆纳防除效果较为理想,且对小麦安全,经综合比较,播后苗前和苗后早期是施药防治适期.

    阿拉伯婆婆纳吡氟酰草胺防治适期土壤封闭茎叶喷雾

    海南省火龙果园病虫害防治药剂的使用与登记现状

    王家林李艳周建利李华东...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增加对海南省火龙果园杀虫剂、杀菌剂使用状况的了解,开展实地调查,记录整理火龙果常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用药实情,并通过检索汇总我国农药信息网相关信息,梳理出我国用于火龙果的农药登记现状,基于我国现行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火龙果相关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指标,分析火龙果病虫害化学防治中可能存在的农药质量安全隐患,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火龙果用药调查农药登记最大残留限量

    无人机作业在甜樱桃冠层的雾滴沉积分布及防病效果

    许珂韩腾李瑞孙楠楠...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山东省枣庄市种植甜樱桃的果园开展飞防试验,以研究植保无人机喷雾在甜樱桃冠层的雾滴沉积分布情况,以及喷施不同药剂对樱桃褐斑病的防治效果.雾滴沉积分布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叶片正面的雾滴密度,以树体上层叶片的最高,为147.57个/cm2,下层的最低,为21.46个/cm2;叶背面雾滴密度高低与正面相反,下层的最高,为45.66个/cm2,上层的最低,为5.48个/cm2.防效调查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和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在试验果园防治褐斑病的效果优于80%多菌灵水分散粒剂,最高防效分别为89.76%和92.22%,均出现在树体上层、药后14d.

    无人机甜樱桃褐斑病雾滴沉积防治效果

    晚播秋玉米草地贪夜蛾幼虫的药剂防治

    孙志刚赵杰王彤云刘广亮...
    84-8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开展田间试验,调查6种杀虫剂对晚播秋玉米上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供试的4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对幼虫控制效果较好,较短时间(药后1~5 d)内即可明显控制虫量,药后1 d虫口防效即达74.85%,药后3、5d保持较高的防治水平,防效分别为86.77%、98.36%;10%虫螨·茚虫威悬浮剂虽在药后1 d防效较低,为59.91%,但提升较快,在药后3、5 d分别升至72.23%、94.51%.本试验为河南省卫辉市提升晚播秋玉米上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防控能力提供了用药参考.

    晚播秋玉米草地贪夜蛾杀虫剂防治效果

    土壤封闭除草技术在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田的应用效果

    张如标孙永达徐吉东马勇...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障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田的作物生产及施药安全,在江苏省建湖县该模式种植田开展了除草剂土壤封闭处理控草试验,调查不同除草剂单施或混施对当地田间杂草的防效,以及对玉米、大豆出苗和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单次喷施后土壤墒情适宜的条件下,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750 mL/hm2+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30 g/hm2 土壤封闭处理可有效控制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田的主要杂草,对总草的株防效、鲜重防效分别为83.61%、96.60%,且对两种作物安全性较高;另一施药方案精异丙甲草胺+唑嘧磺草胺处理虽然防效略高,但对玉米产生了 4级药害,不建议在复合种植田采用.

    玉米大豆杂草土壤封闭防除效果安全性

    用于桑树的几种杀虫剂的安全性研究

    宋长贵杨碧文陈永皇赵珮...
    89-93,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桑园施药防治桑树害虫而导致家蚕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为明确常用于桑园的杀虫剂对家蚕的安全性,减少家蚕中毒事件发生,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了6种不同类型杀虫剂对3龄期蚕的室内毒性.结果显示,虫螨腈和丁氟螨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最低,家蚕校正死亡率始降为0时对应的采集桑叶时间为药后3d;辛硫磷、乙虫腈处理次之,对应的采集桑叶时间为药后6 d.在慢性毒性方面,取食药后时间少于9 d的桑叶会延长家蚕的4龄期和5龄期,以施用虫螨腈和辛硫磷后12 d的桑叶喂食家蚕,相应处理的平均全茧量、茧层量、蛹重与清水组均无显著差异.综合考量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虫螨腈和辛硫磷对家蚕安全性较高,对桑树施用后采叶喂蚕的安全间隔期均为12 d.

    杀虫剂桑树毒性安全间隔期

    检疫性害虫石榴螟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控措施

    刘东王翀李焱张秀英...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榴螟(Ectomyelois ceratoniae)是 一种重要的检疫性害虫,其寄主范围广、危害大.目前该虫在我国尚未分布,但其寄主如石榴、无花果、核桃等经济作物在新疆乃至全国均有栽培,由于该虫可通过水果、干果等植物产品的贸易及非贸易途径传入,又在我国多地中度至高度适生,一旦传入与定殖,将对我国林果产业构成巨大威胁.鉴于国内缺少其生物学特性及防控措施方面的资料,整理国外的相关研究报道,为我国开展针对性的监测预警与防控研究提供参考.

    石榴螟生物学特性综合防控

    湖南省推进化学农药减量工作实践与思考

    李新文
    99-102,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了"十四五"以来湖南省化学农药减量工作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制约因素,从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融合技术创新、夯实推进措施,完善体制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发展动能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农药减量工作实践对策建议

    玉溪市红火蚁发生防控现状与对策建议

    刘建辉普群李钊合梅...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顾了玉溪市红火蚁疫情入侵过程和发生分布特点,总结了玉溪市红火蚁防控的做法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做好红火蚁疫情防控的对策建议.

    红火蚁发生防控现状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