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装备制造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装备制造技术
装备制造技术

廖小平

月刊

1672-545X

zbzzjs@163.com

0771-5600590,3233943,13077758555

530023

广西省南宁市大学路100号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装备制造技术/Jour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以中共十六大阐述的“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精神为指导思想,秉持促进装备制造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振兴装备制造业服务的宗旨,刊载具有创新性、导向性、实用性、探索性和交流研究价值的技术及管理等方面内容的文稿,还将以较大篇幅发布装备制造业科进步成果和企业介绍等信息,刊登相关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智能轮椅车语音控制系统设计

    陈宏昌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探讨基于云计算的老年康养服务智能轮椅车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示范,旨在通过科技的力量,为失能与半失能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更加个性化、高效且便捷的健康照护与康复训练解决方案.该设计不仅集成了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构建了一个综合智能技术平台,还注重平台的可扩展性与兼容性,确保未来技术的无缝接入与升级.智能轮椅车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用户的安全性与舒适度,内置高精度传感器与智能算法,能够实时监测用户的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等,一旦发现异常即刻通过云端预警系统通知家属或医护人员,实现远程健康监护.同时,轮椅车配备了先进的避障系统与环境感知能力,确保在复杂多变的家庭或社区环境中安全行驶.此外,智能轮椅车还融入了娱乐与社交功能,如音乐播放、视频通话等,旨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减少孤独感.通过与智能家居系统的联动,用户可轻松控制家中灯光、空调等设备,享受智能化带来的便利.

    SPCE061A智能轮椅有线指令语音控制

    基于面状指数的边界邻域特征点集提取分割方法

    韦乐侠陆雨薇尹利钊罗捷...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孔类特征作为汽车钣金件中最重要的定位及装配特征,但是随着国内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人工视觉的检测方法难以应对其高效、高精度的在线测量需求,无法提高产线的生产效率,阻碍企业的转型升级,而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该文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分析研究汽车钣金件测量过程中特征参数提取的关键技术,提出一种基于面状指数的边界领域特征点集提取方法.该方法通过对任意点及其邻域内点集建立协方差矩阵并求解点云数据特征值及对应的特征向量,并对其进行简单运算,充分反映邻域点集的局域信息,进行边界领域点的提取.同时提出一种基于欧式聚类和计算点云数据边界领域点的协方差矩阵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特征提取.使用提取点云数据中可能包含孔类特征的局部点云数据来进行特征定位及分割提取的实验验证,提取成功率高达 98%,说明提出的白车身钣金件孔类特征测量方法完全满足一般类型的钣金件测量要求.

    机器视觉白车身钣金件特征参数提取

    智能塔库立体停车控制系统设计

    刘兴祥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代城市用地紧张和车位不足情况,因地制宜地设计了智能化立体车库.以智能塔库立体停车控制系统模型研究为例,分析车辆存取时系统动作顺序与控制方式,利用机器视觉和位置编码记忆实现自动存取车辆定位功能,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编写存取车搬运机动作的驱动程序,用上位机MCGS触摸屏组态软件设计系统实时监控的人机界面,并完成控制系统模型的整体运行调试.通过测试证明,以西门子S7-1200 为核心控制单元,设计的智能塔库立体停车控制系统安全、稳定、可行,可有效提高立体车库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智能化管理水平,希望可以为智能化立体车库系统改造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立体车库PLCMCGS人机界面

    基于太阳能利用的制冷系统装置设计

    屠继中吴美兰谢金陈小长...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阳能是一种备受青睐的清洁能源,而且在夏季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太阳照射时间长,导致室内温度高,因此开发一种利用太阳能智冷的方式是很有必要的.文中通过分析相变材料的选取和封装、集热器理论模型和实际模型的设计、太阳能灶的设计和使用及制冷系统装置的组成,进而对太阳能制冷系统装置进行设计.太阳能制冷系统装置设计基于制冷原理并考虑太阳照射问题,主要包括太阳能灶、集热器、单向阀、节流阀、冷凝器和蒸发器的等部件.太阳能制冷系统的出现可以使室内温度降低,为太阳能利用提供一种全新的方式.

    太阳能储能变相材料储能箱空调制冷研究进展

    基于交叉自注意力的多模态图像融合方法

    杜群江亚峰王占光袁明新...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多模态图像的融合效果,提出一种基于交叉自注意力的多模态图像融合网络,主要利用卷积运算和视觉Transformer的优势进行多模态的图像数据融合.网络采用了双分支结构,首先,将可见光图像与红外图像分别经过相同的卷积模块获取模态特征,为了更有效地学习不同模态图像间的局部关联信息和全局关联信息.其次,将输入图像特征转化为序列模块特征后输入Transformer模块,采用交叉自注意力机制模拟Transformer模块中不同模态图像的对应关系,增加数据解析的维度,提高融合网络对全局信息的保留;然后设计了一个自残差空洞卷积连接网络,用于获得卷积过程中忽略的局部重要信息,增强网络对重点信息的提取能力;最后将融合得到的特征信息通过后续的卷积神经网络获得融合后的图像.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在多模态数据集MS-COCO中的两个公开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数据集、磁共振成像和正电子放射断层造影术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相较于主流融合方法能够取得更好地融合效果.

    多模态图像融合Transformer模块卷积神经网络交叉自注意力

    轮胎胎侧打磨机的关键部件有限元分析

    蒋志鹏何超吴宏亮吴楠楠...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轮胎胎侧打磨机作为轮胎表面处理的关键设备,直接影响着轮胎打磨的质量与效率,而打磨机的中心机构和机械手臂作为轮胎打磨工作的关键部件,其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轮胎打磨步骤能否顺利完成.运用Solidworks对打磨机的中心机构和机械手臂进行三维建模,运用ANSYS Workbench对打磨机的中心机构和机械手臂进行有限元分析,模拟顶缸和卡盘在承受 1670 N气缸作用力时相应的应力应变.分析结果表明:顶缸和卡盘的总位移最大值分别为 0.010137 mm和 0.016355 mm,均在许用范围之内,中心机构刚度满足设计要求.打磨机械手臂的总位移最大为0.038 mm,在许用范围内;打磨机械手臂第二阶模态下的固有频率为 66.7 Hz,与其本身的固有频率(15.9 Hz)相差较大,不会发生共振,机械手臂的强度与刚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打磨机中心机构机械手臂有限元分析

    控制臂的焊接变形与结构优化

    陈泳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汽车底盘轻量化以及保证承载能力的双重要求,冲压控制臂多采用单板焊接加强板的结构形式,但这种结构类型的控制臂在焊接后会出现装配面的变形,导致整车硬点发生偏移.为尽量减小该变形对整车性能影响,分别从焊接工艺、结构设计与仿真上进行优化研究.以控制臂的主要截面为基础设计了基准臂,对基准臂的焊接工艺进行 7 个方案的策划和实施,包含了焊接段数、焊接顺序、焊接方向等不同焊接工艺方法,通过机器人自动焊接及三坐标检测获得实际焊接变形数值,其装配面的变形规律均表现为两端翘曲的拱形形状与控制臂的现场焊接变形规律一致.基准臂的焊接结果表明,两段焊接且焊接顺序由外向内所产生的焊接变形在七个方案中最小为 0.6 mm.之后选择焊接变形最大的一段焊接方案进行了仿真并完成结果对标,基准臂本体焊接变形的仿真结果为 1.1 mm,与实物一段焊接的变形结果 1.2 mm接近.通过仿真试算的方法提出了减小基准臂焊接变形的结构优化方案,采用本体和加强板结构外凸起筋的方式来增强刚度减弱焊接变形,仿真结果装配面的变形为 0.7 mm,实现了从结构上优化焊接变形的目标.

    控制臂基准臂焊接变形装配面的变形

    基于超声波探伤的H13模具钢心部缺陷检测方法

    张在阳陈园园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常规的H13 模具钢心部缺陷检测方法主要通过结合机器视觉等算法,对扫描到的模具图像进行识别与检测,由于忽略了时域特征信息中的干扰项,导致缺陷检测精度较差.为此,基于超声波探伤技术的优势,以H13 模具为例,对其钢心部缺陷尝试多种方法检测.先使用经验模态分解软阈值方法对H13 模具的钢心部缺陷超声波进行去噪处理,并对超声波能量特征进行获取.然后结合时间窗函数,对时域特征信息进行提取,针对回波信息中的时域特征信息数据进行解析,从而获取高维时域特征,并采用瞬时关联函数,剔除掉高维特征数据中的分布干扰成分.最后,通过结合支持向量机,构建出最优分类超平面,将超声波时域特征信息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输入数据,构建用于缺陷检测的最优分类超平面,将最优超平面所训练的目标设置为分类误差,构建出缺陷检测模型,实现H13 模具钢心部缺陷检测.通过测试结果表明,对H13 模具钢心部进行缺陷检测时,检测结果的查全率最高为 0.73%,检测精度较高,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超声波探伤H13模具缺陷检测方法

    W12000-450塔式起重机承载性能测试及强度分析

    徐锋高洁李旭东吴鹏...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型塔机设备的承载性能测试与评价一直是相关机械结构完整性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针对如何有效测试和评价重型塔机设备的承载性能,以W12000-450 塔式起重机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整机结构静力学分析.对塔式起重机结构中的连接、约束和载荷进行了有效处理,确定了典型工况,并对样机进行有限元模拟,得到应力仿真数据,为针对W12000-450承载性能测试提供了参考.采用无线应力测试系统,在W12000-450塔式起重机上布置应变传感器,对W12000-450塔式起重机在给定工况下进行了应力测试.将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应力测试结果进行对比,测试数据与有限元数据吻合度较好,偏差较小,验证了基于ABAQUS的W12000-450 塔式起重机有限元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完成塔机结构的承载性能测试,可为系列化产品的研发及优化提供参考.

    塔式起重机ABAQUS结构有限元分析强度分析

    某商用重卡的一体式蓄电池框架轻量化设计与仿真研究

    周友明李骏程一明方仕龙...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汽车的产销量已经位居全球首位,随着燃油汽车数量的迅速增长,由此带来的环境和能源等问题不容小觑.商用重卡在汽车业、建筑业和其他工业领域承担着重要角色,2021 年中国商用车国六排放标准的执行,对于重卡的轻量化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铝合金、复合材料等轻量化材料的应用,将大大提升产品的轻量化设计水平,从而达到节能减排、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目标.以某量产重卡车架蓄电池框架钢结构为基础,在原有车型设计边界的约束下,利用CAE仿真分析手段,探索钢塑混合一体式托盘结构、安装支架采用铝合金材料设计,从而在实现子系统的轻量化设计的同时保持其结构稳定性.就某商用重卡的蓄电池框架进行设计优化分析,依靠HyperMesh建立了一体式蓄电池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借助OptiStruct求解器分别从模态、刚度、强度等三个方面入手进行重点分析.根据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对比原钢制结构,钢塑混合一体式框架刚度、强度、模态能够满足性能要求,轻量化设计效果显著,后续有较大可实施性.通过研究,建立了商用重卡一体式蓄电池框架建模及分析的基本流程,验证了一体式蓄电池框架轻量化设计的性能结果,为后续商用重卡蓄电池系统的优化及量产提供理论支持.

    一体式框架钢塑混合铝合金注塑成型刚度强度有限元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