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钻采工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钻采工艺
钻采工艺

韩烈祥

双月刊

1006-768X

zcgy2288@sina.com

0838-5152488

618300

四川广汉中山大道南二段

钻采工艺/Journal Drilling & Production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四川石油管理局钻采工艺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采气工程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类期刊。从1978年创刊至今,总计出版了140期,与国内外的石油、地质、机械等英才们共同走过28年的辉煌历程,是报道国内外石油勘探、钻井、固井工艺技术、油气田开发、开采技术、钻井、开采机械设备和技术、油田化学工艺技术等领域最新科技成果、科技动态、科技交流信息的知名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实现致密气高效开发的气体钻井技术

    孟英峰
    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钻井、完井、压裂都是水基工作液的技术体系,在中国大多数致密砂岩储层中都存在无法回避、无法消除的严重、甚至致命的水锁伤害,从而导致低产低效、甚至开发失败,即便是目前热门的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也由于水锁伤害而偏于高成本、低效益.目前,气体钻井是彻底消除水锁伤害的唯一方法.文章通过分析致密气地质特征及在勘探开发中的储层伤害,指出了气体钻井技术在致密气勘探开发中的优势,倡导在致密气勘探开发过程中采用气体钻井技术以提高对储层的发现和开发.以塔里木DX1 井为范例,展示了气体钻井技术用于致密气的勘探;以四川盆地气体钻直井、斜井、水平井为范例,展示了气体钻井技术用于浅层致密气的开发;以塔里木DB104 井为范例,展示了气体钻井技术用于深层致密气的开发.文章最后指出,气体钻井用于致密气的勘探与开发,属于刚刚起步的探索性新技术,尚有诸多技术难题有待解决,尤其是气体钻水平井的配套技术,但这些技术在目前的科技、工业水平下应该是可以解决的,需要的是关注、投入和坚持.

    致密气勘探开发水力压裂气体钻井技术

    迪北区块深层致密砂岩气藏氮气钻完井技术应用及认识

    王春生冯少波龙敏李宁...
    1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塔里木油田迪北区块目的层阿合组致密砂岩储层岩性致密、地层压力高、煤层发育,应用常规液体介质的钻完井技术对储层损害严重,为此特引入氮气钻完井技术,并在DX1 井开展现场试验,获得日产气量 82.39×104 m3,日产油量 100.8 m3 的高产.但由于地层岩性的复杂性,氮气钻完井过程中,出现了井壁垮塌严重、内防喷工具失效、井控装备冲蚀等问题,制约了氮气钻完井技术在该区块的推广应用.通过对井身结构、钻具组合、井口装备、排砂管线、内防喷工具以及配套工艺流程等关键工艺、装备的改进优化,形成适用于高压高产深层致密砂岩储层的氮气钻完井配套工艺技术,并在DB104 井开展了现场试验,试验效果显著.与同区块液体介质钻井的钻完井方式相比,DB104 井日产气增加了 400 余倍,日产油量增加了 6 倍.通过DX1 井和DB104 井证明,只要工艺、装备、措施得当,氮气钻完井技术在迪北区块这类高温高压深层致密砂岩气藏中对储层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可为塔里木油田乃至全国高压高产致密砂岩储层的高效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迪北区块高压高产深层致密气藏氮气钻完井储层保护

    川西地区深层致密砂岩气氮气钻完井试验及发展建议

    何龙罗成波夏家祥蒋祖军...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层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基质黏土胶结物含量高、孔喉细小、低渗透率、低孔隙度、强亲水,采用常规水基工作液勘探开发易产生储层伤害,且伤害后渗透率难以恢复.氮气钻完井技术可从根本上避免钻井液中的固液相侵入引起储层损害,有效保护储层,提高单井产量.文章回顾了近年来氮气钻完井技术开发深层致密砂岩气的实践应用情况,从储层保护、及时发现气层、自然建产、提供地质甜点依据、为气藏富集规律确定提供辅助依据五个方面系统评价该项技术开发深层致密砂岩气的效果,同时针对井眼轨迹控制、井壁失稳及井下岩爆诱发卡钻、钻杆完井和井位及井段优选四个方面阐述了将来氮气钻完井技术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及国内外其他相似气藏的高效开发提供借鉴.

    川西地区深层致密砂岩气氮气钻完井

    气体钻井高效开发致密砂岩气藏的典型案例分析

    李皋张毅杨旭胥志雄...
    3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气体钻井开发致密砂岩气藏是否高效建产受多方面制约,建产机理尚不清晰,阻碍了气体钻井发挥技术优势.为此,文章选取塔里木迪北地区和川西地区的典型高产井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随钻资料的基础上,探究了高效建产的共性特征.研究发现,产气点的井深与砂泥岩岩性界面存在高度相关性,证实了岩性界面处发育的缝网系统是有利渗流通道;有水致密气藏中,受断裂带影响,地层水在断层下降盘上部富集概率高,部署在断层上升盘的井产水程度低,加之岩性界面缝的存在,使气水实现同产、稳产.分析认为,井位部署应以构造高部位和断层上升盘为依据,确保气源富集的同时避免水体突进,井轨迹应将岩性界面缝作为重点穿越目标,上部井段下套管应避免完全封隔目的层泥岩段,以充分释放岩性界面缝的产气潜力.未来还应加强技术攻关,提升气体钻井钻穿复杂砂泥岩互层的能力.

    致密砂岩气藏气体钻井岩性界面缝井位部署

    《钻采工艺》2024年第2期要目

    38页

    深部致密砂岩气藏氮气钻井安全风险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

    许期聪王春生李宬晓刘殿琛...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氮气钻井在深部致密砂岩气藏开发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如何确保绝对安全是其面临的首要难题.文章首先分析了深部致密砂岩气藏氮气钻井面临的井下岩爆、井壁失稳、地层产水(产油)、井口装置失效(排砂管线失效)四个主要风险;其次开展了地面控制装备优化研究,为高压储层氮气钻井井口装置升级和优化配置提出了建议;然后开展了安全风险参数响应特征研究,并据此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开发了气体钻井随钻安全监测智能预警技术;最后针对井下岩爆、井壁失稳、地层出水三种主要风险提出了控制措施,可直接指导现场作业.

    致密砂岩气藏氮气钻井安全风险控制技术装备优化

    库车山前气体钻井技术应用效果评价

    胥志雄冯少波范玉光张权...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塔里木油田从 2006 年来在库车山前大北、博孜、迪北 3 个区块开展了气体钻井技术的探索与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其中,针对塔里木库车山前高陡巨厚砾岩层研磨性强、可钻相差、井壁稳定性差等,开展了空气钻井技术的探索、升级配套以及优化完善,有效解决了库车山前砾石核心区地层难钻的问题,大幅提高了钻井效率,新实施井平均机械钻速达到 6.93 m/h,是同区钻井液钻进的两倍以上,钻井周期较设计缩短 54.2%;针对迪北构造阿合组致密敏感性储层采用氮气钻完井技术,"零污染"钻进,扩大了勘探发现,提高了开发产能,DB104 井日产气量高达 72.6×104 m3,日产油量 51.36 m3,与同区块常规钻完井方式相比,大幅度提高了日产气量.但气体钻完井中仍然存在油钻杆完井管柱不能满足长效安全生产等问题,建议持续开展技术攻关,以保障氮气钻安全钻进和开发.通过文章的梳理,有助于塔里木油田气体钻井技术进一步发展,同时为国内其他区块的气体钻井技术升级提供借鉴.

    库车山前致密砂岩气藏阿合组储层气体钻井提速提效储层保护

    川东北通南巴复杂构造带气体钻井防漏提速技术

    杨炳祥何龙罗成波欧彪...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南巴构造带受来自米仓山冲断构造带与大巴山弧形冲断构造带的构造叠加作用,断裂和裂缝都较为发育,该区块须家河组以上地层压力低,前期部署的井漏失严重且机械钻速低.文章通过分析应用气体钻井技术的必要性,以井壁稳定、地层可钻性及井眼净化能力适应性评价为基础,形成了以井身结构优化、注气/泡沫参数和钻具组合及钻进参数优化设计为主体的技术方案,成功应用 13 井次,不仅避免了上部地层井漏复杂,并且机械钻速平均提升 6~9 倍以上,为通南巴构造带超万亿方天然气的安全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通南巴复杂构造带气体钻井防漏提速

    多工艺反循环钻井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邓虎范黎明许期聪
    6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循环钻井技术与正循环钻井技术相反,循环介质和地层岩屑从钻具水眼返出井口,其裸眼环空保持相对静止,此种钻井方式有利于实现超大尺寸井眼高效携砂、恶性井漏井段的防漏治漏以及敏感性储层的有效保护,同时也为水平井钻井过程中的窄钻井液密度窗口、井眼净化和水平段长度延伸等需求提供新的技术方案.文章通过梳理开展反循环钻井技术以来各家反循环钻井技术的研究进展与成果,总结了单壁钻杆反循环钻井技术、双壁钻杆反循环钻井技术、单壁钻杆+双壁钻杆反循环钻井技术、多通道钻具反循环钻井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色、适应的工作环境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反循环钻井技术在油气钻井领域的发展方向及建议.文章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反循环研究工作提供信息,助力深井超深井超大尺寸井眼提速钻进、井漏等复杂井眼处理以及非常规油气资源安全效益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反循环钻井技术大尺寸井眼提速提效防漏治漏储层保护窄钻井液密度窗口水平段延伸

    储层温度对页岩微观力学性质的影响

    程世忠盛茂任乐佳王天宇...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部页岩气储层温度较高,为了研究地层温度对页岩宏微观力学性质的影响,采用四川盆地长宁区块寒武系龙马溪组井下页岩岩心,开展了 26℃、80℃、150℃条件下的网格式微米压痕实验,分别模拟地表、中深层与深部储层的环境温度.采用去卷积数据统计分析方法量化了温度对页岩微观力学性质的影响,结合能量分析法研究了温度对页岩微观尺度断裂韧性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温度对深部页岩裂缝导流能力影响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深部储层温度的增加,显著削弱了页岩的微观弹性模量、硬度与断裂韧性,而增加了压痕点弹性变形能力;弹性变形能力的增强导致矿物簇受应力作用后具有恢复弹性形变的能力,进一步说明水力裂缝扩展后缝周矿物弹性形变易恢复,压裂裂缝难维持.该研究结果对从岩石微观力学角度理解深部页岩气储层水力裂缝导流能力低提供了理论支持.

    深部页岩气储层储层温度岩石力学微米压痕水力压裂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