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草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草药
中草药

汤立达

半月刊

0253-2670

zcy@tiprpress.com

022-27474913,23006821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08号

中草药/Journal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唾液乳杆菌与蛹虫草或铁皮石斛共培提取物的抗炎作用:治疗皮肤湿疹的可能应用

    郭鸿胜郑钟毓伍嘉慧吴启韵...
    4417-4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唾液乳杆菌与蛹虫草或铁皮石斛共培提取物,研究其对慢性皮肤湿疹的抗炎作用.方法 以加入蛹虫草或铁皮石斛的MRS培养基培养唾液乳杆菌,培养后菌体通过发酵、高压破碎、离心制备药液.取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唾液乳杆菌与蛹虫草共培提取物组、唾液乳杆菌与铁皮石斛共培提取物组,建立小鼠湿疹模型,并测量耳部肿胀程度、计算双耳质量差及背部皮肤厚度的变化.以RAW264.7细胞和HaCaT细胞作为炎症细胞模型,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炎症反应,评估唾液乳杆菌与蛹虫草或铁皮石斛共培提取物调节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皮肤炎症生物标志物水平的作用.测定RAW264.7细胞在各种提取物处理下的吞噬能力.选择MatTek人体皮肤敏感性测试来研究唾液乳杆菌与蛹虫草/铁皮石斛共培养提取物的过敏反应.结果 唾液乳杆菌与蛹虫草或铁皮石斛共培组小鼠的双耳质量差和背部皮肤厚度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0.001).同时,在唾液乳杆菌与蛹虫草或铁皮石斛共培提取物的处理下,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的炎症介质如IL-1β、NO和抗炎因子IL-10的产生受到显著调节(P<0.05、0.01、0.001),细胞的吞噬率显著降低(P<0.01、0.001).HaCaT细胞在唾液乳杆菌与蛹虫草或铁皮石斛共培提取物处理下,皮肤炎症生物标志物Ⅰ型胶原α1蛋白(alpha-1 type Ⅰ collagen,COL1A1)、Ⅰ 型胶原 α2 蛋白(alpha-2 type Ⅰ collagen,COL1A2)、Ⅲ 型胶原 α1 蛋白(alpha-1 typeⅢ collagen,COL3A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0.01).唾液乳杆菌与蛹虫草或铁皮石斛共培养的提取物对人体皮肤无过敏反应.结论 唾液乳杆菌和蛹虫草或铁皮石斛共培提取物对慢性皮肤湿疹和皮炎具有抗炎和治疗作用,可作为抗炎、抗过敏护肤品的原料,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唾液乳杆菌蛹虫草铁皮石斛湿疹抗炎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柴胡劫肝阴"的相杀配伍内涵

    刘青松李微张怡陈双兰...
    4428-4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含柴胡经典方剂的配伍规律,并阐明"柴胡劫肝阴"和配伍高频药物对柴胡"解毒存效"的分子机制,为其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思路.方法 通过药智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对含柴胡方剂进行检索,运用Excel 2019、IBM SPSS Modeler18.0和IBM SPSS26.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利用网络毒理学对"柴胡劫肝阴"的毒性成分、毒性靶点和调控网络进行分析.通过网络药理学构建高频配伍中药和柴胡肝毒性成分-靶点网络图.结果 共筛选82首含柴胡方剂涉及205味中药,共897频次,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3组关联规则.网络毒理学结果显示,柴胡皂苷和挥发油作为柴胡潜在的毒性成分,得到柴胡潜在毒性靶标298个,肝毒性靶点198个,柴胡致肝毒性潜在靶点20个,相关信号通路61条.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甘草和柴胡肝毒性共有靶点5个、通路17条,白芍和柴胡肝毒性共有靶点9个、通路49条,当归和柴胡肝毒性共有靶点2个、通路38条,黄芩和柴胡肝毒性共有靶点5个、通路33条.结论 柴胡分别与甘草、白芍、当归、黄芩配伍关联程度强,甘草、白芍、当归、黄苓具有多成分拮抗柴胡肝毒性的作用,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可能是潜在的拮抗靶点,为指导含柴胡方剂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柴胡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柴胡劫肝阴相杀配伍中药毒性甘草白芍当归黄芩柴胡皂苷

    基于融合组合赋权和最优聚类机器学习方法的五味子保胃护肝保健食品配方设计与评价

    姚鉴玲刘洪宇程杰马嘉慕...
    4437-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提出一种融合组合赋权、聚类、决策、评价等多种机器学习算法用于保健食品配方设计及评价的方法.方法 以五味子Schisandre Chinensis Fructus为例,构建含五味子处方数据库,筛选与五味子配伍高频药味并挖掘其关联规则.同时结合传统中医药理论和现代科学研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兼顾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组合赋权法和优选的聚类算法对高频药味进行加权和聚类,结合中医药理论设计配方并进行逼近理想解排序(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综合评价.结果 频次统计得到黄芪、茯苓、人参等与五味子配伍高频药味31个,关联规则分析显示高频药味间更易产生强关联.构建含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AHP-CRITIC组合赋权法计算出的指标组合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药味传统功效、现代文献研究、在数据库中的出现频次,符合主观认识和客观数据.根据与专业知识的匹配度、算法运行效率及对数据的包容度优选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FCM)聚类,将高频药味分为5类.结合中医药理论及上述结果设计可能的新配方共11个,TOPSIS综合评价排序的结果显示,五味子-黄茜-白术-党参是五味子保胃护肝保健食品可能的最优新配方.结论 该模型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提供了既能体现传统中医药配伍理论又有足够现代科学研究成果支撑的中药类保健食品配方设计与研发的创新思路与方法.

    保健食品五味子组合赋权AHP-CRITICK-均值自组织神经网络模糊C均值聚类配方设计综合评价

    中成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

    刘丽周良安孙亚磊
    4447-4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不同中成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疗效差异.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1年7月1日的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关于中成药治疗儿童ADHD的随机对照试验,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中的策略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并运用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比较不同中成药的疗效差异.结果 最终纳入50篇文献,涉及6种中成药(静灵口服液、小儿智力糖浆、小儿黄龙颗粒、多动宁胶囊、地牡宁神口服液、九味镇心颗粒),共4445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有效率方面,静灵口服液联合化学药、九味镇心颗粒联合化学药、小儿黄龙颗粒、小儿黄龙颗粒联合化学药、小儿智力糖浆、小儿智力糖浆联合化学药优于单独化学药治疗,优劣概率排序前3分别是九味镇心颗粒联合化学药>小儿黄龙颗粒联合化学药>小儿智力糖浆联合化学药.在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abbreviated symptom questionnaire,ASQ)评分方面,静灵口服液联合化学药优于单独化学药治疗,优劣概率排序前3分别是地牡宁神口服液联合化学药>静灵口服液联合化学药>九味镇心颗粒联合化学药.在Conners症状问卷评分方面,各指标概率前3名排序:多动指数评分为小儿黄龙颗粒联合化学药>小儿智力糖浆联合化学药>小儿黄龙颗粒;多动冲动评分为小儿智力糖浆>小儿智力糖浆联合化学药>多动宁胶囊联合化学药;品行问题评分为小儿智力糖浆联合化学药>静灵口服液>多动宁胶囊联合化学药;学习问题评分为多动宁胶囊联合化学药>静灵口服液>小儿智力糖浆联合化学药;身心障碍评分为静灵口服液>小儿智力糖浆联合化学药>多动宁胶囊联合化学药;焦虑评分为多动宁胶囊联合化学药>小儿智力糖浆联合化学药>静灵口服液.在安全性方面,6种中成药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论 中成药治疗儿童ADHD疗效显著.就治疗有效率而言,九味镇心颗粒联合化学药、小儿黄龙颗粒联合化学药、小儿智力糖浆联合化学药疗效较优.由于所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偏低,结果应该被谨慎解释,且结论有待今后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中成药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静灵口服液小儿智力糖浆小儿黄龙颗粒多动宁胶囊地牡宁神口服液九味镇心颗粒

    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干旱胁迫对党参不同组织基因表达的调控

    孙晓琛栗锦鹏原静静王惠珍...
    4465-4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不同干旱胁迫程度下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叶、茎、根进行转录组测序,探究干旱胁迫对党参差异基因和多糖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调控.方法 利用IlluminaHiSeq25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正常水分(85%~90%)和轻度(65%~70%)、中度(50%~55%)、重度干旱胁迫(35%~40%)下生长旺盛期党参叶、茎、根组织进行测序并建立cDNA数据库,经de novo拼接后得到Unigene,并进一步开展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共获得Unigene 60 377条,分别有51 477、29 896、33 479、35 912、47 378、18 649、31 833 条被非冗余数据库(non-redundant protein sequence database,NR)、真核生物蛋白相邻类的聚簇(clusters of orthologous group for eukaryotic complete,KOG)、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Swiss-Prot、eggNOG、京都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Pfam等数据库注释,筛选到9个差异组DEGs总和89 369条,GO富集分析发现,党参叶、茎、根中的DEGs在GO功能注释中分布基本一致,主要集中于细胞、细胞部分、细胞过程、代谢过程、结合蛋白、催化活性等功能.KEGG途径富集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叶中DEGs显著富集在不饱和脂肪酸、苯丙烷生物合成,茎中DEGs主要富集在苯丙烷、角质、琥珀和蜡、淀粉和蔗糖、单萜的生物合成,根中DEGs主要富集于黄酮、苯丙烷、二苯乙烯、二芳基庚烷和姜酚的生物合成及戊糖、葡萄糖醛酸转换.轻度干旱能引起叶中多糖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上调,是促进党参多糖成分积累的基础.结论 通过转录组测序,初步表明干旱胁迫影响党参不同组织差异基因的表达,并调控党参根中多糖合成的相关酶基因,以期为从分子基因培育优质党参提供参考和依据.

    党参干旱胁迫转录组测序差异基因表达差异代谢通路党参多糖生物合成

    藜芦bHLH转录因子分析鉴定

    寇呈熹佟金泉马瑞孙伟...
    4476-4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转录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藜芦Veratrum nigrum bHLH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并作初步分析.方法 通过隐马可夫模型从藜芦转录组序列中筛选bHLH基因,并使用ExPASy、MEME等在线网站及MEGA、TBtools等软件对藜芦bHLH进行理化性质、保守基序等可视化分析.结果 在藜芦转录组中共鉴定到72条bHLH转录因子,VnbHLH转录因子氨基酸数目为105~692,等电点介于4.69~11.47,相对分子质量为11 071.2~77 795.3,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VnbHLH均定位于细胞核中;系统发育分析将VnbHLH转录因子分为6个亚族,VnbHLH在不同组织中表达差异显著,Vn_54312、Vn_14037在根中表达较高,推测其可能参与了藜芦植物根部某些生物碱的合成.结论 根据转录组数据分析了药用植物藜芦中的bHLH转录因子基因家族,有助于下一步对藜芦bHLH转录因子家族功能预测及验证.

    藜芦转录组bHLH转录因子系统进化基因表达

    内生真菌生物转化提高滇重楼皂苷含量及抗肿瘤作用研究

    刘德柱陈艺杨张蒙田雨...
    4486-4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内生真菌Fusarium-C39生物转化提高滇重楼药材皂苷类化学成分的含量,并增强重楼对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主要甾体皂苷的生物转化机制.方法 将内生真菌Fusarium-C39分别与滇重楼药材固体发酵和与重楼总皂苷提取物液体发酵,比较发酵前后重楼总皂苷和重楼皂苷Ⅰ、Ⅱ、Ⅶ的含量变化及对肝癌HepG2细胞、肺癌A549细胞和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差异;采用UPLC/Q-TOF-MS技术研究发酵前后重楼皂苷类化学成分的变化,并结合甾体皂苷生物合成途径推测内生真菌Fusarium-C39生物转化提高重楼皂昔含量的机制.结果 与滇重楼药材相比较,发酵物中的重楼总皂苷、重楼皂苷Ⅰ、Ⅱ和Ⅶ的含量显著提高,对3种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人参皂苷Th、pseudoproto-Pb和parisyunnanoside B为Fusarium-C39菌株生物转化提高重楼皂苷Ⅰ、Ⅱ和Ⅶ含量的主要前体物质,它们在Fusarium-C39菌株的作用下发生了 C26糖基水解和环化反应,分别生成了重楼皂苷Ⅰ、Ⅱ和Ⅶ.结论 内生真菌Fusarium-C39可生物转化提高重楼皂苷含量,并增强重楼的抗肿瘤作用,转化机制可能与Fusarium-C39真菌促使重楼皂苷前体物质发生糖基水解和环化反应相关.

    内生真菌滇重楼微生物转化重楼皂苷Ⅰ重楼皂昔Ⅱ重楼皂苷Ⅶ抗肿瘤活性

    不同基原枳实药材的质量差异评价研究

    陆超颖王佳丽王洪兰池玉梅...
    4493-45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比较性状、浸出物、生物碱和黄酮成分的含量、指纹图谱等内容来系统研究基原为酸橙(Citrus aurantium和甜橙C.sinensis的枳实药材质量差异,以期建立一个多元的枳实药材质量控制体系.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枳实项下对酸橙和甜橙枳实药材进行质量评价和比较,通过HPLC法对枳实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分别建立不同基原枳实药材的指纹图谱并对其9个主要的黄酮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不同基原的枳实药材浸出物含量差异明显,而辛弗林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甜橙枳实中不含新橙皮苷,而酸橙枳实中该成分含量最高;除桔皮素外,2个基原枳实的其他黄酮成分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指纹图谱的模式识别,2种枳实分类情况与其产地分布较为吻合;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了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这3个差异性成分.结论 不同基原枳实药材在浸出物含量、主要黄酮类成分的种类及含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其进行的质量差异研究及指纹图谱的比较,可以为枳实临床用药选择、新药开发、药材质量控制等方面提供依据.

    枳实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

    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不同产地金钱草及其地方习用品与混用品的鉴定研究

    陈云徐璐娜王翰华李兆慧...
    4504-4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不同产地的金钱草Lysimachia chriatinae及其常见的地方习用品与混用品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研究,比较分析不同产地金钱草及其习用品与混用品的差异,为其鉴定技术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80%甲醇制备金钱草及其习用品与混用品样品的提取溶液,采用HPLC法建立不同产地的金钱草及其习用品与混用品提取液的指纹图谱,明确金钱草及其地方习用品与混用品的特征鉴别峰,分析比较不同产地金钱草样品间指纹图谱的差异,利用SPSS软件对不同样品的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明确HPLC指纹图谱在不同产地金钱草样品的质量评价和习用品与混用品的正伪鉴别中的作用.结果 HPLC指纹图谱共获得了区分度较好的8个特征峰数据,可用于后续的鉴别和质量评价,其中金钱草和其地方习用品浙金钱草与几种混用品的指纹图谱存在显著差异,SPSS聚类分析结果表明HPLC指纹图谱可将金钱草及其地方习用品与混用品进行准确高效区分;不同产地金钱草的指纹图谱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四川产地和贵州、云南产地的可以进行有效区分.结论 HPLC指纹图谱能有效区分不同产地金钱草及其地方习用品与混用品,鉴定结果具有快速、准确和操作简单的特点,为控制金钱草药材商品的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

    金钱草混用品指纹图谱相似度聚类分析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崔芙岩杨佳颖王志刚李贤煜...
    4512-4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医药基础理论的"整体观"具有一致性,通过现代分析技术手段检测生物体系内代谢产物的变化,更准确、直接地反映生物体系的终端和表型信息,揭示中医药治疗复杂疾病的作用机制.将中医药研究与代谢组学方法相互结合是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之举,为探求中医药研究新思路和新方法奠定重要基础.通过对近10年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概述代谢组学在中医证候、中药作用机制、中药安全性评价和中药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分析和总结代谢组学在中医药领域中的研究方法,并提出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思考和展望.

    代谢组学中医药应用证候作用机制安全评价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