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草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草药
中草药

汤立达

半月刊

0253-2670

zcy@tiprpress.com

022-27474913,23006821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08号

中草药/Journal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医药治疗慢性荨麻疹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岳颖侯淑萍
    7596-76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荨麻疹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中医称为"瘾疹".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整体论治、不良反应小、疗效显著的优势.从中药单体成分、单味药、药对、复方4个方面总结了中医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药理作用,还从中药复方、中西药联合、针刺、蒙药、穴位埋线等方面分析了中医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以期为慢性荨麻疹疾病的中医药诊治提供参考.但临床上对于中药作用于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机制尚不明确,缺乏大量循证医学证据,今后还需进一步探讨作用机制,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

    中医药慢性荨麻疹黄芩素雷公藤红素姜黄素甘草甜素

    基于共生菌群调控诠释外用中药治疗慢性创面机制的认知与思考

    陈军王裔惟徐泽宇赵宏宇...
    7606-7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老龄化背景下慢性创面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外用中药在慢性创面治疗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和治法,并且特别重视寒热药性的影响,但其科学内涵与作用机制还有待于深入诠释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应用.最新研究表明,共生菌群能够发挥免疫调节和促愈作用,故而对于慢性创面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绝对无菌反而不利于创面愈合.因此提出通过创面菌群调控认知探讨以马勃Calvatia gigantean为代表的外用中药"煨脓长肉"治疗慢性创面作用机制的研究思路,以及基于创面菌群-肠道菌群调控的创面外用中药寒热药性作用机制的研究思路,为科学认知和充分发挥外用中药临床独特疗效和医学生物学机制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外用中药治疗慢性创面的现代研究提供新思路.

    外用中药慢性创面煨脓长肉共生菌群寒热药性马勃

    黄芪活性成分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徐世一刘秀波陆佳欣张占平...
    7613-7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一直是现代医学面临的难点问题.中医药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厚的经验,不同中药的抗肿瘤机制也不尽相同.中医认为肿瘤即为"邪",中医药抗肿瘤的主要思路就是"补气扶正",黄芪被称为"补气诸药之最",是肿瘤方剂中的常用药材.现代研究也证实了黄芪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有效成分主要有多糖、黄酮及皂苷类等成分.除此之外,黄芪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可以起到增效减毒、增敏和逆转多药耐药等作用.黄芪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影响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与新血管生成、抑制炎症反应和逆转多药耐药性等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黄芪多糖、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和黄芪甲苷Ⅳ等主要成分有着极大的研究与开发价值.总结近年来黄芪在抗肿瘤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综述了黄芪活性成分的抗肿瘤作用和分子机制,为促进黄芪资源及其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并为抗肿瘤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黄芪抗肿瘤分子机制黄芪多糖、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黄芪甲苷Ⅳ

    龙眼多糖化学结构、构效关系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沈玉彬郝二伟杜正彩侯小涛...
    7624-7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龙眼Dimocarpus longan为药食同源中药,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其富含的多糖是主要活性成分之一.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总结龙眼多糖及其衍生物的化学结构,发现龙眼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抗疲劳、抗肿瘤、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多种药理活性,且龙眼多糖的化学结构与药理活性关系密切,多糖相对分子质量愈大其免疫活性愈强,化学修饰乙酰化、羧甲基化、硫酸化、磷酸酯化、碱解离可增强其药理活性,而甲基化则可降低龙眼多糖药理活性.综述龙眼多糖的化学结构、构效关系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以期为龙眼深层次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龙眼多糖化学结构构效关系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抗疲劳抗肿瘤缺血/再灌注

    滇重楼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王宇飞江媛杨成金王婧...
    7633-7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yunnaniensis是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功效,在临床实践中有广泛应用.目前从滇重楼中分离鉴定出的化学成分共125种,按照结构类型的差异可分为甾体皂苷类(72种)、C21甾体类(6种)、五环三萜类(19种)、植物甾醇类(3种)、黄酮类(7种)和其他化合物(18种),具有抗肿瘤、抑菌、抗氧化、镇痛、止血等活性.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总结并综述了滇重楼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3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滇重楼资源的开发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滇重楼黄酮甾体皂苷五环三萜抗肿瘤抑菌抗氧化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