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针刺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针刺研究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中国针灸学会
针刺研究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中国针灸学会

朱兵

双月刊

1000-0607

010-84014607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针刺研究/Journal Acupuncture Research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针刺研究》创刊于1976年,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与中国针灸学会联合主办的针灸学术杂志。本刊以“基础实验研究为主,兼顾临床研究与报道”为特色,是我国唯一集中报道针灸作用机制的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艾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林芯宇张思爱徐银环杨莹...
    185-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总结了影响艾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艾叶产地及储存时间、灸时、壮数、灸温等.各影响因素中,艾叶属性以3年蕲春艾为佳,悬灸灸时以40 min左右为宜,热敏灸则以灸感消失为准,灸法及壮数以温针灸2壮效果最佳,但其中最佳艾灸时长仍待更多高质量研究明确结论.其他影响因素如悬灸方式、屈膝角度、治疗顺序、光因素与烟因素、灸法、疾病分期和类型等相关研究则较少,且各研究缺少中远期疗效对比、不同中医分型患者疗效对比、不同频次疗程疗效比较等研究内容,今后需要设计更多相关高质量临床试验完善循证方案,优化临床操作.

    艾灸膝关节骨关节炎影响因素

    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何雨杞张攀毛杨科李思扬...
    192-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经影像技术为研究针刺效应机制提供了客观、可视化的研究手段.本文在系统检索既往基于神经影像技术的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的基础上,从穴位效应特异性、效应影响因素、不同机体应答特征、针刺疗效预测4个方面对既往研究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提出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枢整合具有疾病靶向性、循经特异性和动态条件性特征.最后,结合当前研究现状,从研究对象、影响因素、结果验证3个方面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以期为今后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功能性消化不良针刺神经影像功能磁共振成像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选穴规律

    贺煜竣范郁山苗芙蕊赵心怡...
    198-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神经源性膀胱(NB)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建库至 2023年1月 1日收录的有关针灸治疗NB的临床研究类文献,利用Excel 2019建立其腧穴处方数据库,采用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对腧穴进行使用频次、归经、部位、特定穴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分析针灸治疗NB的选穴特点及规律.结果:共纳入313篇文献,包含110个腧穴,腧穴使用的总频次为1 995次.高频腧穴为中极、关元、三阴交等,常用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与任脉,涉及的腧穴多位于腰骶部和腹部,特定穴中以交会穴、募穴和背俞穴居多.分析得出核心穴组,并得到17组关联规则、7个因子和6个有效聚类群.结论:针灸治疗NB的选穴遵循补肾、健脾、疏肝的治疗原则,核心穴组为中极-关元-三阴交.

    针灸神经源性膀胱选穴规律数据挖掘

    针刺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疗效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周彤王烁樊柄杰张兰鑫...
    208-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Meta分析评价针刺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7个数据库中针刺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时间为建库至2022 年 11 月 10 日.利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及改良的Jadad量表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应用RevMan 5.4进行Meta分析,应用Stata 16.0进行回归分析及偏倚风险分析,采用TSA 0.9软件进行试验序贯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27项随机对照试验,共2 629例患者.干预措施包括手针、电针、经皮穴位电刺激、温针、揿针.结果显示针刺治疗可缩短患者术后首次耐受流质饮食时间(MD=-13.70,95%CI=[-17.94,-9.46],P<0.000 01)、首次排便时间(MD=-18.20,95%CI=[-22.62,-13.78],P<0.000 01)、首次排气时间(MD=-16.31,95%CI=[-20.32,-12.31],P<0.000 01)、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MD=-11.91,95%CI=[-14.01,-9.81],P<0.000 01)、住院天数(MD=-1.49,95%CI=[-2.27,-0.70],P=0.000 2).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癌症类型、文献质量及针刺次数是异质性的主要来源.偏倚分析显示可能存在一定发表偏倚风险.试验序贯分析显示研究已满足所需病例数,结论可靠.结论:针刺治疗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有效恢复措施,未来仍需要大样本量及严格设计的临床研究比较不同针刺方法的疗效.

    针刺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Meta分析

    《针刺研究》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清单

    《针刺研究》编辑部
    2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