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针刺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针刺研究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中国针灸学会
针刺研究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中国针灸学会

朱兵

双月刊

1000-0607

010-84014607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针刺研究/Journal Acupuncture Research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针刺研究》创刊于1976年,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与中国针灸学会联合主办的针灸学术杂志。本刊以“基础实验研究为主,兼顾临床研究与报道”为特色,是我国唯一集中报道针灸作用机制的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主动健康视域下经皮穴位电刺激调控血压的价值与应用展望

    张洲马良宵马凌慧钱旭...
    409-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血压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全球性问题,尽管抗高血压药物众多,但较低的服药依从性影响其疗效,有效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本文围绕主动健康这一健康管理新趋势,总结梳理了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调控血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基于针灸经典理论选择刺激穴位以突出TEAS整体调控血压的优势、优化TEAS的电刺激参数、扩大研究观察指标等建议,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应用,以期为高血压的主动调控、全程调控及整体调控提供新的思路.

    高血压经皮穴位电刺激针灸主动健康前景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针灸治疗癫痫核心穴位的作用机制

    张译文程光宇王轩程为平...
    415-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浅析针灸治疗癫痫的选穴规律,并探讨其核心穴方产生作用的分子机制,为针灸治疗癫痫的临床选穴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及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EBSCO、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相关研究文献为数据来源,对选用腧穴进行描述性分析、高频穴组分析、核心穴方挖掘与分析,并进一步对核心穴方进行潜在靶点挖掘、"核心穴方-靶点-癫痫"网络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建立与核心靶点提取、基因本体(GO)富集和KEGG富集分析等以预测针灸治疗癫痫的潜在机制.结果:共纳入腧穴处方122条;核心组方为百会、合谷、内关、水沟、太冲,挖掘到其潜在治疗靶点277个,与癫痫共有靶点134个,经PPI网络拓扑分析提取出核心靶点,包括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6、蛋白激酶B1、c-Jun氨基末端激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肿瘤蛋白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胱天蛋白酶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经GO和KEGG富集预测得到核心穴方治疗癫痫的主要途径,包括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神经退行性变、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环磷酸腺苷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低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凋亡等,涉及神经元死亡、氧化应激、突触可塑性、炎性反应等.结论:针灸干预癫痫的核心穴位处方可通过作用于多靶点、多通路协同发挥治疗癫痫的作用,本研究可为后续针灸治疗癫痫的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针灸癫痫数据挖掘网络针灸学机制预测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选穴规律

    贺煜竣何就杰范郁山苗芙蕊...
    424-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11月20日收录的有关针灸治疗MAFLD的临床研究类文献,利用Excel 2019建立用穴处方数据库,对腧穴进行频数、归经、部位、特定穴描述性统计,采用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分别对高频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探究针灸治疗MAFLD的选穴特点及规律.结果:共纳入178篇文献,包含130个腧穴,总频次1305次.高频腧穴为足三里、丰隆、肝俞、太冲、三阴交等,常用经脉为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太阴脾经,涉及的腧穴多位于下肢部和腹部,以五输穴和交会穴为多.关联度前5的穴位组合为"足三里-丰隆""足三里-太冲""足三里-三阴交""丰隆-太冲-足三里""足三里-三阴交-丰隆",并得到16组关联规则和3个有效聚类群.结论:针灸治疗MAFLD的选穴遵循疏肝、补脾、益肾、化痰、祛湿的治疗原则,核心穴组为"足三里-丰隆-太冲",并辨证配穴,可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针灸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选穴规律数据挖掘

    浅议《经络腧穴学》和《针灸学》"十四五"规划教材经穴定位差异

    黎信陵周俊张心悦程施瑞...
    434-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络腧穴学》和《针灸学》"十四五"规划教材中部分经穴定位存在差异,这给中医学类学生、专任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惑.本文以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21)》为依据,参照2006年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06)》,从经穴定位表述体例的差异、经穴定位文字表述的差异、经穴定位位置潜在的差异等方面分别系统梳理出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经络腧穴学》与《针灸学》"十四五"规划教材的经穴定位差异.并且进一步从腧穴定位的历史演变和腧穴定位的学术争议分析了不同教材经穴定位差异的原因,探讨了教材经穴定位差异对中医针灸教学、考试、比赛、临床、科研的潜在影响,并尝试提出了建议解决方法.

    《经络腧穴学》《针灸学》经穴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