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诊断病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诊断病理学杂志
诊断病理学杂志

丁华野,周晓军

月刊

1007-8096

zdbl@263.net

010-66721843

100700

北京市东四南门仓5号

诊断病理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iagnostic Path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自动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机的使用体会

    苏红丹高丽丽李青
    680-681,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全自动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机在两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2023年3月至10月门诊及体检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的样本35 441例,其中26 807例使用全自动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机制片染色,8 634例使用常规沉降式液基细胞制片技术制片染色.结果 两种制片方法均可得到满意的涂片,但全自动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机制片速度快,染色结果稳定,不易受操作人员影响.结论 有大批量的宫颈癌筛查样本时,全自动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机可以帮助我们高质量的完成任务.

    液基薄层细胞全自动制片机细胞学宫颈癌

    肺组织中弹力纤维染色方法的改良及比较

    施晓柯何萍顾霞林晓东...
    682-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胸膜组织中弹力纤维染色的改良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病理科胸膜组织的石蜡标本50例,每例连续切片3张,分为空白对照组、常规组和改良组,其中,空白对照组仅采用维多利亚蓝-VG染色;常规组进行常规的氧化脱色后,再进行维多利亚蓝-VG染色;改良组过氧化氢氧化后,再进行维多利亚蓝-伊红染色,对比三组切片的染色效果.结果 空白对照组和常规组弹力纤维层染色呈蓝色,胶原纤维呈红色;改良组弹力纤维呈蓝色-紫蓝色,其余组织呈淡红色-红色,其中,空白对照组弹力纤维较弱纤细,常出现断裂、缺失,常规组和改良组弹力纤维染色较粗且连续.结论 改良的弹力纤维染色操作步骤少,简单可控,缩短了实验时长,值得推广应用.

    弹力纤维维多利亚蓝VG染色过氧化氢

    探讨使用ImageJ软件进行HE染色液的质量评估

    时维娟时维平付广明史海磊...
    685-686,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使用ImageJ软件对HE染色结果进行质控评估及在定量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淋巴结质控蜡块以3 µm厚度连续切片并连续HE染色5天,将染色的切片进行扫描后,使用ImageJ软件测量每张切片苏木素及伊红的染色强度,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根据测量结果,苏木素染色强度值与染色天数呈正相关线性关系,R2=0.868 9,苏木素染色强度值可以较好的评估染液的状态,强度值越高提示苏木素染色效力越差,而伊红染色由于拟合度R2过小,R2=0.019 24,通过强度值不适宜评估染液的状态.结论 使用ImageJ软件可以对切片染色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可以客观的评价苏木素的染色结果及染液状态,为切片质量评估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HE苏木素伊红ImageJ

    探讨酸化水溶性伊红Y染液的染色效果

    郑海燕方庆全
    687-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水溶性伊红Y染液中乙酸的添加量对病理切片染色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病理科标本后常规脱水、包埋、切片,将脱蜡后的切片用同一程序染色,其他试剂均相同,伊红染液根据2 000 ml伊红原液中加入不同的乙酸量后其染色效果.结果 伊红原液随着乙酸量的逐渐其pH值逐渐下降.乙酸量≤20 mL时,切片伊红着色较浅,红蓝欠分明、核浆对比欠清晰;乙酸为25 mL时,伊红染液pH值为4.8,切片伊红着色适度、红蓝分明、核浆对比清晰,可稳定染色4天;乙酸量30~80 ml时,伊红着色效果同添加25 ml组,乙酸量80 ml时,伊红染液pH值为4.5,仅可稳定染色3天.结论 酸化水溶性伊红Y染液可提高其染色效果,乙酸与水溶性伊红Y原液按25:2 000体积比配制,染液pH值为4.8,染色效果佳,染色力较持久,能够满足高质量染色要求.

    伊红酸化配制

    宫颈液基细胞学诊断转移性肺癌1例

    张雪莲程凯章珊余先锋...
    690-691,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腺癌宫颈转移在液基细胞学涂片中的细胞形态特点、鉴别诊断及其价值.方法 收集肺腺癌宫颈转移液基细胞学病例1例,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总结其细胞学的诊断要点.结果 肺腺癌宫颈转移液基细胞学形态有以下特点:肿瘤细胞丰富,多以单个散在排列为主,偶见腺样结构,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核增大明显,为正常宫颈腺细胞核5倍,可见如小淋巴细胞一般巨大核仁,细胞胞浆呈柱状或化生拖尾状.结论 在细胞学涂片中见到核增大明显,核仁巨大的有别于宫颈原发肿瘤的异形细胞时,要结合病史仔细观察细胞学形态,排除转移的可能,指导临床治疗.

    宫颈液基细胞学肺癌转移免疫组化

    膀胱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1例临床病理特征报道

    王瑞才路强朱建友刘斌...
    692-693,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膀胱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过程,以进一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一例膀胱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临床病理资料,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讨论分析.结果 患者以腹部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见盆腔肿瘤,出现环状强化,与膀胱右侧壁关系密切,遂行腹腔镜下部分膀胱切除术.病理示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术后恢复良好,随访17个月未见复发、转移.结论 膀胱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罕见,术前难以确诊,结合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有助于明确诊断.

    膀胱肿瘤PEComa鉴别诊断

    原发性腹膜后黏液性囊腺瘤1例报道

    赵挺威张丰
    694-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发性腹膜后黏液性囊腺瘤(PRMC)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腹膜后的肿瘤,绝大多数发生于女性,PRMC的组织起源尚不清楚,通常没有症状,CT检查在术前辅助诊断方面有重要作用.我们报告了 1例28岁女性病例,体检B超检查中发现腹腔囊肿,CT表现为左侧腹腔内类圆形囊性低密度影.在腹腔镜下完成了囊肿的完整切除,术后病理示:(后腹膜)黏液性囊腺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任何并发症,7天后出院.

    腹膜后肿瘤黏液性囊腺瘤病例报告

    具有多核巨细胞样形态的外阴肌上皮瘤样肿瘤1例

    靳步袁颖陈婉玉徐浒东...
    696-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一例外阴区肌上皮瘤样肿瘤(MELTVR)的特殊病理形态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MELTVR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临床资料显示,妇科查体见患者右侧大阴唇上端扪及质硬、活动度好、直径约4 cm的肿块;病理资料显示,巨检和镜下观察无分叶状结构,无黏液区和非黏液区分隔,肿瘤细胞具有多核巨细胞样细胞形态,VIM、ER、PR、H3K27me、EMA、Actin呈阳性表达,Ki-67、Calponin呈部分阳性表达,分子检测结果显示无EWSR1基因断裂.结论 本病例中的特殊病理形态为MELTVR的诊断提供了更加多样的形态学特点,这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MELTVR广泛的形态学特征.

    外阴肌上皮瘤样肿瘤INI1/SMARCB1EWSR1

    肝脏原发SFT样的NTRK重排梭形细胞肿瘤1例

    侯婷洁黄玉鑫章俊
    699-7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1例肝脏原发NTRK重排梭形细胞肿瘤(NTRK-RSCN)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观察本例NTRK-RSCN的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及分子特征.结果 3岁男性患者发现上腹部包块1周入院.大体肝左叶见一肿块,切面灰白色实性,有包膜,界清.镜下梭形瘤细胞疏密不等,束状排列,细胞间有粗细不等的胶原纤维分隔.形态似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细胞形态温和.IHC标记瘤细胞呈S100/CD34/pan-TRK阳性,SOX10及STAT6阴性.NGS基因检测发现SPECC1L-NTRK3基因融合.结论 原发肝脏NTRK-RSCN罕见报道,本例补充了原发肝脏病例SFT样形态学亚型,以期提高临床及病理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NTRK-RSCN免疫表型基因融合

    1例睾丸浆液性囊腺癌临床病理特征

    梁佳毅马迎春马建武杨艳丽...
    702-703,7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睾丸浆液性囊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1例睾丸浆液性囊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收集目前国内外报道的所有睾丸浆液性囊腺癌的文献报道,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患者男性,74岁,左侧睾丸出现肿物10余年,镜下肿瘤组织从排列方式到细胞核形态,均类似于卵巢高级别浆液性囊腺癌,肿瘤细胞表达WT-1、Pax-8、CA125等,p53呈野生型表达.结论 睾丸浆液性囊腺癌是一种罕见发生的卵巢恶性肿瘤,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类似卵巢浆液性囊腺癌.

    睾丸浆液性囊腺癌临床病理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