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伊烈

月刊

1003-3033

csstlp@263.net;cssj@cosha.org.cn

010-64464782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九区甲4号安信大厦A306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Journal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自从1983年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CSSTLP)成立以来,1991年创刊了《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它已经成为促进中国职业安全健康领域不断进步,完善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体系,传播科研成果及制定有关政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载体。它是中国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领域的高层次学术性刊物,具有理论性、创新性、应用性及信息性等特点。 大幅度扩版后,它以崭新的面目出现,进一步拓宽了报道的范围,增加新的栏目及页数(2006年为144页),更广泛的反映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经验和各种见解;增加了社会和行为科学及生活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报道,如灾害预防和减灾,风险评估、职业安全健康体系标准化、产业安全、大众安全、社区安全、安全文化建设等,使原来本刊所报道的传统的职业安全健康所涵盖的内容进一步得到延伸。 在报道研究成果的同时,也报道相关政策的论述,其宗旨是引导公众对安全与健康政策安全科技实践、安全活动技能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为大众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及其活动提供科学可行的依据;并鼓励和指导公众能掌握安全与健康的规律,能过上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和谐的生活。对于能提高对各种安全问题的了解和认识,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研究成果、原著仍将放在报道的重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网络冗余性的城市轨道交通关键站点识别

    崔欣路庆昌李建宇
    158-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不同站点的重要程度,提出基于网络冗余性识别关键站点的方法,从网络拓扑结构和交通功能特性2个角度定义拓扑冗余性和功能冗余性,并以上海市地铁网络为例,识别关键站点.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拓扑冗余性识别出的单个重要站点失效后,将导致网络中13.15%的交通出行(起点-终点,OD)无法连通;基于功能冗余性识别出的单个关键站点失效后,将导致网络中10.1%的乘客无法通过轨道交通网络完成出行.对于环形辐射状的轨道交通网络,基于网络冗余性识别出的关键站点主要分布在环形线路和临近环形线路向外辐射的支路上.此外,多个站点同时失效后,对网络造成的影响不仅取决于每个站点的重要程度,还取决于每个站点在轨道交通网络中的空间位置分布.

    冗余性城市轨道交通关键站点复杂网络站点失效

    赤铁矿矿尘在人体呼吸道运动的模拟

    廖慧敏苏红朱逸龙李明...
    165-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赤铁矿矿尘在人体呼吸道的运动特征,对含铁矿尘的科学职业防护提供理论基础,以某露天赤铁矿的矿尘样本为研究对象,运用ANSYS等软件,建立口腔-支气管的人体完整呼吸道三维结构,使用离散相模型模拟赤铁矿矿尘在呼吸道内的运动沉积特征,分析矿尘在呼吸道的沉积数量、沉积位置、逃逸位置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矿尘沉积受粒径及劳动强度影响,粒径大于1 μm的矿尘,沉积率随粒径、劳动强度增大而升高,其中,5.21μm以上的矿尘将全部沉积于呼吸道且咽喉沉积率大于85%.矿尘主要沉积位置为咽喉后部及气管涡流处.劳动强度越大,咽喉后部沉积量越大,气管处的沉积率越低.粒径越大,矿尘在气管位置的沉积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矿尘逃逸位置主要为左下叶外侧底段支气管及右下叶外侧底段支气管.

    赤铁矿矿尘人体呼吸道劳动强度沉积率数值模拟

    服装材料对矿用通风服降温效果的影响试验

    游波刘剑锋张艺馨施式亮...
    174-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服装材料对矿用通风服降温效果的影响特征,选取人体皮肤温度、微环境温度、微环境湿度作为降温效果评价指标,基于人工环境试验舱以及试验测量仪器,通过在不同劳动强度、不同通风量的工况下进行真人受训试验收集、分析试验数据,对比3种服装材料的降温效果,并分析人体与服装之间微环境气候.结果表明:3款矿用通风服降温效果为莫代尔纤维型>纯棉型>硅胶型,平均降温幅度约为2.0、1.5、1.0℃.微环境温度、湿度都有较明显的降低,微环境内湿度为纯棉型>莫代尔纤维型>硅胶型,微环境内温度为莫代尔纤维型<纯棉型<硅胶型.

    服装材料矿用通风服受训试验微气候降温效果

    矿山职业性尘肺病四级预防框架

    杨雪松王乾王宇昊赵旭...
    181-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加快解决困扰我国职业健康发展的矿山尘肺病高发的问题,探索一套有效的矿山尘肺病预防模式,基于扎根理论(GT)质性研究方法,运用"扎根范式",对24位相关专家访谈资料和20篇文献进行开放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形成4个核心范畴,建立"1+3"模式的矿山尘肺病四级综合预防理论模型.根据开放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结果,统计分析每一个编码的分布特征和出现频率.结果表明:零级预防(法律法规、社会职能、政府职能)提供顶层设计,第一级预防(工程技术管理、健康管理组织行为、个体健康自我管理)是前提,第二级预防(员工健康管理、工作场所职业卫生评价)起促进作用,第三级预防(社会参与、病后自我管理、医疗保障、权益保障)是最后一道屏障.4个核心范畴共同组成职业性尘肺病四级预防模型,为预防矿山职业性尘肺病制定策略提供指导框架.

    矿山企业职业性尘肺病四级预防预防框架扎根理论(GT)理论模型

    鲁棒感知风险下医疗废物回收系统优化研究

    刘子豪赵佳虹
    188-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疫情下医疗废物回收安全性,协同优化设施选址、运输选线和运量分配决策,首先,根据感染性病毒的环境传播特性,构建公众感知风险的立体式鲁棒度量模型;其次,以总风险和总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通过设计公众感知风险的情景鲁棒参数,建立回收系统0-1混合整数多目标非线性鲁棒优化模型;然后,根据模型的计算复杂度,设计基于最小包络聚类-遗传算法分阶段求解步骤;最后,通过武汉市疫情医疗废物管理实际案例和多个拓展测试算例,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新模型和算法具有较强的计算稳定性,实际算例中,能够在890 s以内求得优化效果为0.86%的方案;对于临时中转站最大能力、固定建设成本和车流量系数的参数取值,新模型和算法都具有较强的参数敏感性;相较于传统的确定型优化模型,新建的鲁棒优化模型能够降低80.58%的总风险,减少55.48%的公众均摊风险;相较于传统的多目标求解方法,新算法能够缩短26.83%的求解时间,并且在求解更大规模的优化问题时,能够在增加22.25%的求解时间条件下,确保优化效果在5%以内.

    鲁棒优化感知风险医疗废物回收系统多目标

    网络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安全行为管理——评《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与方法》

    曾宪立
    195页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农村公共卫生安全治理工作开展——评《全球健康视角下的公共卫生安全治理》

    王益兰孙虹
    196页

    高校安全管理目标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的运用》

    熊丽娜
    197页

    跨文化背景下的外语教育安全问题思考——评《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及跨文化建设研究》

    杨晶
    198-1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