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伊烈

月刊

1003-3033

csstlp@263.net;cssj@cosha.org.cn

010-64464782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九区甲4号安信大厦A306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Journal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自从1983年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CSSTLP)成立以来,1991年创刊了《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它已经成为促进中国职业安全健康领域不断进步,完善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体系,传播科研成果及制定有关政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载体。它是中国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领域的高层次学术性刊物,具有理论性、创新性、应用性及信息性等特点。 大幅度扩版后,它以崭新的面目出现,进一步拓宽了报道的范围,增加新的栏目及页数(2006年为144页),更广泛的反映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经验和各种见解;增加了社会和行为科学及生活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报道,如灾害预防和减灾,风险评估、职业安全健康体系标准化、产业安全、大众安全、社区安全、安全文化建设等,使原来本刊所报道的传统的职业安全健康所涵盖的内容进一步得到延伸。 在报道研究成果的同时,也报道相关政策的论述,其宗旨是引导公众对安全与健康政策安全科技实践、安全活动技能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为大众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及其活动提供科学可行的依据;并鼓励和指导公众能掌握安全与健康的规律,能过上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和谐的生活。对于能提高对各种安全问题的了解和认识,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研究成果、原著仍将放在报道的重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矿山巷道救援生命保障孔轨迹设计与控制方法

    周兢刘永升豆子钧阴慧胜...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矿山巷道应急钻探救援过程中生命保障孔实钻轨迹中靶问题,运用解析几何方法对连通轨迹和巷道进行设计建模,并开展生命保障孔轨迹设计与控制方法研究.首先,综合考虑井口与连通点之间的相对位置,确定生命保障孔轨迹的设计类型,并给出矢量求解的轨迹计算方法;其次,针对钻探救援目标位置不确定和轨道控制要求高的特点,优选出"增-稳-增"设计剖面,并提出分段轨迹连通设计方法;然后,以缩小救援目标位置的不确定性为目标,提出点到面的轨迹连通方法及二次连通的轨迹控制模型;最后,结合井眼设计资料及实钻数据,以实例验证所建模型.结果表明:该设计计算方法可避免繁琐的试算和校核,同时减少连通轨迹长度的6.7%;所提轨迹控制方法可克服传统钻探救援技术频繁进行扭方位操作造成的弊端.

    矿山巷道救援目标生命保障孔轨迹设计轨迹控制二次连通

    社区户内燃气泄漏动态预警模型

    李超邓小宝史运涛孙德辉...
    9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社区户内燃气泄漏动态预警的能力,构建一种社区户内燃气泄漏动态预警模型.首先,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社区户内燃气数据,通过智能网关实现数据上云的功能;其次,在云平台中利用模糊控制算法优化随机森林算法的输入,减少重要度较低特征的干扰,并将优化后的数据作为随机森林算法的输入,以泄漏等级作为输出,建立模糊-随机森林模型;然后,开发可视化模块,以显示社区户内燃气泄漏的等级;最后,根据北京某社区燃气历史数据,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仿真模拟,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提升社区户内燃气泄漏的在线监测和动态预警的能力,与其他算法相比,模糊-随机森林算法在发现早期微小泄漏方面表现更优.

    社区户内燃气泄漏动态预警在线监测模糊控制算法随机森林算法

    化工运行装置HAZOP的过程偏差联合分析法

    高明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HAZOP)在化工运行装置中的应用效果,并加以改进,结合现代大型化工装置10年来HAZOP实践经验,提出联合分析方法.首先,研究工艺过程参与者行为因素,建立过程风险关注度模型;然后,提出工艺偏差漏斗,利用数学模型筛选出全系统可能的偏差趋势和风险因素,经过人工进一步确认后列入HAZOP分析重点;最后,综合各专业资源输出HAZOP报告,进而形成人机互补和层层筛选的方法集合.结果表明:联合分析方法可提高HAZOP的可持续性,提升化工运行装置风险辨识的准确性,进而提升企业的安全绩效.

    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HAZOP)化工运行装置过程偏差关注度模型偏差漏斗

    铰链车右转内轮差区域范围确定方法

    李英帅闫琦若甄云竹王卫杰...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铰链车内轮差引发的交叉口交通安全问题,提出一种考虑交叉口几何参数以及车辆参数的铰链车右转内轮差区域范围确定方法;以太原市晋源区、清徐县不同车型参数铰链车为研究对象,基于其在不同类型交叉口右转内轮差变化情况,建立铰链车右转内轮差计算模型,生成铰链车右转时,牵引车前内轮、挂车后轮的行驶轨迹,较精确地计算出内轮差区域范围;据此运用Python软件构建程序实现铰链车内轮差区域范围可视化;而后以相同时间点牵引车前内轮、挂车后轮坐标值作为评价指标,使用Tracker软件提取行驶轨迹数据来验证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所预测内轮差值与实际内轮差值相对误差最大值为8.32%,相对误差平均值为5.12%;该方法可有效确定铰链车右转时内轮差区域范围.

    铰链车右转内轮差区域范围交叉口行驶轨迹

    分岔隧道火灾烟气回流长度及温度分布试验研究

    高云骥罗越扬李智胜张玉春...
    109-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分岔隧道火灾时烟气流动特性,在1:10缩尺寸分岔隧道模型中开展一系列火灾试验,火源位置设置在分岔隧道内,选取2个火源功率(15.9和31.9 kW),7个通风风速(0、0.45、0.60、0.75、1.0、1.3和1.6 m/s),重点分析不同纵向通风风速作用下主隧道内烟气回流长度、主隧道温度分布及分岔隧道温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火灾发生在分岔隧道时,主隧道内烟气回流长度符合THOMAS烟气回流长度预测模型,但系数Cd远小于单洞隧道内的研究结果;主隧道内无量纲烟气温度分布符合指数衰减模型,衰减系数k随着纵向通风增加符合幂函数衰减;分岔隧道内无量纲烟气温度分布符合指数衰减模型,衰减系数k'随着纵向通风增加符合线性衰减.

    分岔隧道烟气回流长度温度分布纵向通风预测模型

    基于位移信息融合的露天矿边坡动态预警方法

    冯巩夏元友王智德严敏嘉...
    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利用露天矿边坡安全预警监测中的多测点信息,考虑边坡通常以位移监测为主,且随开采进程测点布设时间不同及坡高的动态变化特性,提出基于位移信息融合的露天矿边坡动态预警方法.首先,以监测剖面为单元,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各监测剖面位移动态分级预警阈值;然后,采用联邦Kalman滤波融合同一监测剖面多测点位移监测信息,获得表达各监测剖面实时稳定状态的动态位移融合值;最后,通过比较监测剖面动态位移融合值和位移动态分级预警阈值,实时动态预警边坡各监测剖面的稳定性状态.重庆忠县某石灰岩露天矿边坡的监测预警应用表明:该预警方法不仅能充分利用多测点信息,实时分区安全预警边坡,而且可以预判边坡未来开挖过程的稳定性.

    信息融合露天矿边坡动态预警数值模拟位移监测

    低温环境瓦斯扩散试验及不同模型契合度分析

    马兴莹王兆丰尉瑞周晓庆...
    123-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有效治理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基于瓦斯扩散系数在煤层瓦斯含量测定中的重要性,采用自主研发的含瓦斯煤冷冻响应装置,测定温度为0、-10、-20、-30℃,吸附平衡压力为0.5、1.0、1.5 MPa下的瓦斯解吸扩散量,并对比经典扩散模型和2种动扩散模型与试验数据的契合度.研究结果表明:低温影响煤体表面自由能升高,瓦斯分子热运动能力降低,表现出低温抑制煤中瓦斯解吸扩散;3种扩散模型模拟数据与试验数据对比,2种动扩散模型优于经典扩散模型,且2种动扩散模型中指数函数模型更优于幂函数模型;瓦斯扩散系数受温度影响均经历急速下降和缓慢下降2个阶段.

    低温环境瓦斯解吸扩散扩散模型契合度扩散系数

    基于混合气体黏度的可燃气体浓度测量方法

    杨淞成王纪哲王丽华张洪铭...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定量分析可燃气体组分,测量待测气体流经特制黏度传感部件后产生的压差响应信号,根据泊肃叶定律及混合气体黏度理论模型定量关系反演获得可燃气体体积分数,并利用不同体积分数H 2开展测量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混合气体黏度理论关系,可利用测量压差拟合计算待测气体浓度值,且理论计算浓度与基准值之间绝对偏差不超过±1.0%;在气体样品体积分数大于15%时,整体测量相对误差不超过±3%;定量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准确分析可燃气体浓度.

    混合气体黏度可燃气体浓度测量方法泊肃叶定律气体压差

    辐射热流下定向刨花板热解自燃试验及数值模拟

    冯全张明锐龚俊辉
    137-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估工程板材定向刨花板(OSB)在辐射热流下的自燃着火时间,首先,针对对OSB,开展毫克级的热重分析(TGA)试验,通过模型拟合法得到所建热解机制模型的动力学参数;然后,在锥形加热装置上进行7组恒定辐射热流下的克级自燃试验;其次,将改进的数值模型与测得的表面温度和质量损失率相结合,建立OSB的热力学参数反演模型,得到OSB的导热系数和比热容.最后,采用临界温度和临界质量损失速率参数预测暴露在6组恒定辐射热流下(28、30、35、40、45和50 kW/m2).着火时间分别为 194、116、67、47、24、16和 129、103、59、42、27、20 s.

    辐射热流定向刨花板(OSB)自燃着火试验数值模型热力学参数着火时间

    大倾角工作面煤壁稳定性的云模型综合辨识

    熊钰孔德中杨胜利吴桂义...
    144-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障大倾角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带量化等级区间的大倾角煤壁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云理论的煤壁稳定性标准云模型;以3402大倾角工作面为例,生成煤壁稳定性评价云图,通过Dice系数计算评价云图与标准云模型各等级的相似度,辨识煤壁稳定性,验证该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影响大倾角煤层煤壁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一般倾角煤层的煤壁处顶板压力、煤体黏聚力和煤层采高,以及煤层倾角、工作面伪仰斜角等;经云模型辨识,3402工作面煤壁稳定性总指标评价云图与各标准等级相似度分别为0、0.345 3、0.787 2及0,该工作面煤壁稳定性处于Ⅲ级,呈不稳定状态,该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证明文中所建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大倾角工作面煤壁稳定性云模型层次分析法(AHP)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