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伊烈

月刊

1003-3033

csstlp@263.net;cssj@cosha.org.cn

010-64464782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九区甲4号安信大厦A306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Journal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自从1983年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CSSTLP)成立以来,1991年创刊了《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它已经成为促进中国职业安全健康领域不断进步,完善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体系,传播科研成果及制定有关政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载体。它是中国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领域的高层次学术性刊物,具有理论性、创新性、应用性及信息性等特点。 大幅度扩版后,它以崭新的面目出现,进一步拓宽了报道的范围,增加新的栏目及页数(2006年为144页),更广泛的反映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经验和各种见解;增加了社会和行为科学及生活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报道,如灾害预防和减灾,风险评估、职业安全健康体系标准化、产业安全、大众安全、社区安全、安全文化建设等,使原来本刊所报道的传统的职业安全健康所涵盖的内容进一步得到延伸。 在报道研究成果的同时,也报道相关政策的论述,其宗旨是引导公众对安全与健康政策安全科技实践、安全活动技能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为大众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及其活动提供科学可行的依据;并鼓励和指导公众能掌握安全与健康的规律,能过上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和谐的生活。对于能提高对各种安全问题的了解和认识,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研究成果、原著仍将放在报道的重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环境熟悉度与疏散策略的元胞自动机模型

    霍非舟李盈马亚萍涂文豪...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环境熟悉度及疏散策略对行人疏散过程的影响,在静态场域模型中引入行人转化规则,建立考虑环境熟悉度与疏散策略的元胞自动机(CA)模型;该模型将行人分为熟悉环境和不熟悉环境2类,考虑环境熟悉度改变对疏散过程的影响;模拟仿真2种疏散策略和行人转化规则,讨论在不同能见度下,盲目疏散、理性疏散及改变行人转化概率对疏散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熟悉度影响疏散效率,环境熟悉度与疏散效率成正比;行人密度较小时,能见度对疏散影响大,最佳能见度为11(4.4 m),能见度大于11(4.4 m)时应选择理性疏散;环境熟悉度不变时,转化概率增加会使得疏散时间减少,最佳转化参数为0.01.

    环境熟悉度疏散策略行人转化规则元胞自动机(CA)人员疏散

    行人和交通疏散仿真软件研究综述

    林志阳刘正房志明刘家林...
    100-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人和交通疏散仿真软件的发展方向,系统梳理已有主流软件,提出软件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关键技术.首先,介绍行人和交通疏散仿真软件的发展现状,从底层模型、功能和拓展性等方面对比国内外主流软件;然后,分析软件技术水平判断依据和自主知识产权水平,阐释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人和交通疏散仿真软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最后,介绍行人和交通疏散仿真软件的应用及影响,提出软件发展的战略需求、目标和关键前沿技术.结果表明:行人和交通疏散仿真软件应用广泛,国内软件与国外主流商业软件仍存在较大差距;主流商业软件的底层模型不可更改,应用场景受限,自主研发行人疏散仿真软件和交通疏散仿真软件十分必要.

    行人疏散交通疏散仿真软件应急管理公共安全

    考虑恐慌情绪和沿墙引导的行人疏散模型

    王冠宁陈涛郑晖杰姜文宇...
    11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有限视域条件下救援人员对恐慌行人的疏散引导策略,利用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建筑中存在危险源时行人的恐慌疏散行为,以及救援人员沿墙走引导策略对疏散过程的影响.首先,建立考虑救援人员沿墙引导的恐慌疏散动力学模型;然后,模拟存在危险源条件下救援人员沿墙引导时的人群疏散动力学过程;最后,重点分析行人恐慌程度、危险源位置对疏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行人恐慌程度越高,对危险源越敏感,越不能理性地寻找安全出口而出现盲目跟随、角落聚集等现象,救援人员沿墙引导可有效缓释人群的恐慌情绪,提升疏散效率;当危险源距离安全出口较近时,行人恐慌程度较高,疏散时间较长,而救援人员沿墙引导能显著提升疏散效率,且危险源距离安全出口越近,疏散引导效果越显著;在有限视域条件下,行人在恐慌情绪的影响下更倾向于沿墙疏散,并出现盲目跟随、角落聚集等不安全行为,沿墙走引导方式能促进行人人理性疏散,提高人群疏散效率.

    恐慌情绪沿墙引导行人疏散危险源元胞自动机

    城市洪涝风险评估中的软件应用及进展

    郑安娜李建微陈思喜郭伟...
    118-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城市洪涝风险评估相关软件的应用现状及进展,并探究其发展前景,首先,从科学计算与数据处理、城市洪涝模拟及可视化表达3个方面切入,系统梳理Hadoop等软件在科学计算与数据处理中的应用,SWMM、MIKE和InfoWorks等软件在城市洪涝模拟中的使用情况,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在风险可视化表达中的进展;其次,通过对不同软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的分析,探讨软件发展的关键技术;最后,概括城市洪涝风险评估软件集成系统的发展方向,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结果表明:软件的应用和进展扩充了城市洪涝风险评估手段;关键技术融入和软件集成有助于构建更完善的城市洪涝管理系统,为城市安全提供保障;实现软件自主化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城市洪涝风险评估软件应用城市安全软件集成系统

    区域地震分析软件研究综述

    陈永强吴志鹏杨湘娟陈璞...
    126-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加强我国防灾、减灾、抗灾、救灾的能力,研究地震发生后全国地震烈度快速计算和信息速报技术,实现对工程结构的地震响应快速分析,为公共安全抢险救援提供重要依据.首先,介绍地震分析软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系统地梳理国内外的主要商业软件及开源软件;然后,详细介绍自主研发的区域地震数值模拟和灾损分析(EQSDA)平台,包括计算震源还原、地面地震响应分析、社区建筑地震响应分析、建筑结构局部破坏分析4大模块,分别说明各模块使用的理论原理和技术;最后,通过算例展示各模块功能.结果表明:利用先进的地震波数值模拟方法结合机器学习技术,开展地震与强地面运动的数值模拟研究,可以更精确地实现从震源分析到地震模拟计算、建筑结构破坏模拟的全链条分析.

    区域地震分析软件公共安全快速计算机器学习

    城市洪涝灾害防御中的前沿信息技术应用

    李海辰冯文文张少恺王超...
    137-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全面了解我国城市洪涝灾害防御中的前沿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促进城市洪涝灾害防御智慧平台建设,加强前沿信息技术应用,提高城市洪涝灾害防御能力,系统梳理城市洪涝灾害防御系统和各种新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情况,指出新技术应用中存在的监测数据不完善、多源数据融合性差、智能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加强城市洪涝模拟软件国产化、洪涝防御系统智慧化及重视大数据和物联网在基础数据收集方面的优势等建议.结果表明:前沿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城市洪涝灾害防御能力;需要加强城市洪涝灾害防御系统智慧平台建设;大数据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是最为关键的基础技术,对于完善城市洪涝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具有重要作用;软件产品的国产化是下一步研发的重点工作.

    城市洪涝灾害灾害防御前沿信息技术预警系统智慧平台

    中原城市群城市灾害韧性时空演变及障碍因子研究

    李梦杰刘德林
    144-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增强城市灾害韧性,从动态视角出发,研究中原城市群城市灾害韧性.首先,从基础设施韧性、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生态韧性4个方面构建城市灾害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以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应用综合指数法构建城市灾害韧性评价模型;最后,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障碍度模型等方法揭示2003-2019年中原城市群城市灾害韧性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及障碍因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原城市群城市灾害韧性水平呈持续增长态势,呈现出显著的区域不平衡不协调现象,主要表现为中部高四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从整体上看,城市灾害韧性度呈现空间正相关,空间集聚模式主要以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为主;障碍因子主要集中在经济和社会方面.

    中原城市群城市灾害韧性时空演变障碍因子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

    基于机器学习的森林火险预测模型

    朱馨李建微郭伟毕胜...
    152-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减少森林火灾带来的损害,通过文献回顾,对森林火险进行建模和预测预报.归纳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森林火险预测研究现状,并从森林火灾影响因子的选取、选择合适的火险预测模型以及模型检验方法3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阐述.结果表明:森林火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可燃物特征、气象因子、地形、人类活动等;在森林火险预测模型中,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方法需要改进后运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对数据要求高,随机森林(RF)方法通用性强且精度较高,深度学习方法的研究较少,但精度都很高;模型常用的检验方法是准确度、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的面积(AUC)值等.

    机器学习森林火险预测森林火灾气象因子支持向量机(SVM)

    矿井智能通风与灾变应急决策平台

    魏连江周福宝夏同强王凯...
    158-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矿井通风系统按需可靠经济供风,实现矿井通风网络实时解算、异常诊断、灾情研判与风流应急调控,深入剖析矿井智能通风与灾变应急决策平台(MIVDEDP)的原理和软件架构,提出MIVDEDP软件架构,探讨多源数据协同融合的通信方式和数据存储方法,提出矿井通风网络实时解算方法、通风系统异常诊断方法和灾情研判方法,开发三维可视化MIVDEDP,并在宁夏羊场湾煤矿、山东付村煤矿和鄂尔多斯转龙湾煤矿进行测试、完善.结果表明:MIVDEDP的研发,可以实现矿井通风网络实时解算与异常智能诊断、灾情研判与风流应急调控.

    矿井智能通风与应急决策平台(MIVDEDP)矿井通风网络异常诊断实时解算灾情研判

    复杂灾害场景应急救援仿真软件技术发展综述

    陈彬王翔汉杨妹邱晓刚...
    168-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增强社会抵抗复杂灾害的韧性,辅助决策者制定应急管理预案,高效地开展灾后救援工作,基于仿真软件,开展复杂灾害仿真试验和分析.首先,综述面向复杂灾害场景应急救援的仿真软件技术,将复杂灾害场景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4类;然后,分别介绍4类场景中的典型应急救援仿真软件技术,并对比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国外同类软件,国内软件在技术和应用规模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相关从业者可以从核心技术、行业规模和法律政策3个方面来弥补差距,实现我国在该领域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

    复杂灾害应急救援仿真软件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